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方略研究
2012-08-15许传宝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610074
□ 许传宝(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74)
1 、群众体育发展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群众体育也被称为“社会体育”、“大众体育”。它与在学校里开展的学校体育、以获得比赛成绩为目的的竞技体育和在军队中开展的军事体育相区别的概念。前人研究表明,在群众体育领域,“缺乏场地、缺乏组织性、缺乏科学指导等问题仍然是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1]因此,要促进中国群众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需要设计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发展组织体系和实施框架。
2 、中国群众体育发展发展方式转变的方针和策略
方略,即做事的方针和策略。它既包含从宏观视角对做事所持有的思想原则和价值观念,也包括从微观方面考量对做事应该采取的具体策略。根据中国社会的特殊情况和目前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基于已有资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需要采取如下方略:一是凝练群众体育发展的共同愿景,二是区分群众体育发展实施框架的固定原则和可变因素;三是设计具体的实施步骤。
2.1 、凝练群众体育发展的共同愿景是转变群众体育发展方式的基石
群众体育的共同愿景是群众对体育未来发展的核心价值的描述,反映群众的体育愿望和要求,具有凝聚力、号召力和代表性。它的主体是群众,不是政府一厢情愿的想法,它的核心价值是在尊重和保障群众体育自由的基础上实现以平等为特征的体育公平。在愿景建构中,政府、学校和非政府组织是非常重要的执行者和推动者,需要它们通力合作,建立伙伴关系,通过认真地征询群众的意见,凝练群众体育发展的共同愿景。
2.2 、明确转变群众体育发展方式实施框架的固定原则和可变因素
原则就是看待事情、处理事情的准则。这里主要包括固定原则和可变因素。固定原则就是在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和不可更改的要素,主要包括七项:(1)各级政府成立群众体育项目工作组;(2)群众体育项目工作组制定一个基本的群众体育发展的实施计划;(3)群众体育项目工作组定义体育社区;(4)体育社区协调管理人的任命;(5)建立跨部门调控网络;(6)策划特别活动组织;(7)成立群众性体育俱乐部。
可变因素主要是指由于各城市、城区、街道和社区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性,存在不同的发展潜力以及问题,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要考虑各个社区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可能性,即在遵照固定原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策略。
2.3 、群众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步骤
步骤即做事的程序。转变群众体育发展方式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实施程序。
步骤1:主要涉及3个主要内容:(1)在各级体育局内部成立一个项目工作组;(2)选举和任命体育社区管理者;(3)定义一个具体的体育社区,在此区域建立全面群众体育发展机制。
步骤2:对所选择的社区做深入的调研和描述,需要了解以下数据和信息:(1)体育社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方面的数据;(2)体育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3)可为体育活动使用的场地设施情况;(4)体育社区参与者的资料统计。调研结果就是该体育社区的特征,这将对以后个步骤地顺利实施和方法选择起很大的作用。
步骤3:在步骤1和2之后,体育社区管理者应该对该区域内有哪些适合运动锻炼的场馆状况充分了解。步骤3强调的是在体育社区管理者总结和分析了步骤2得出的数据和信息后,采取以下的操作方法:(1)与该体育社区的各个参与者建立联系;(2)对该区域的现状作正确、充分的说明和阐述;(3)与区域参加者介绍合作可能性;(4)为该体育社区构建一个跨部门协作网络;(5)构建在该体育社区成功开展体育活动的蓝图,体育是为了促进该区域的健康、促进社会融合、提高生活质量。
步骤4:在调研所得的数据和信息分析以及和区域各参与者的会谈后的基础上,制定一个本地体育社区的群众体育发展计划。
步骤5:体育社区管理者邀请区域内各参与者参与“圆桌会议”,共同商讨如何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目的是彼此之间建立一个网络组织,便于群众体育进一步更系统化的调控。圆桌会议的参与者包括:(1)省体育局;(2)市 / 城区政府代表;(3)社区;(4)中小学或者大学;(5)街道办;(6)居委会;(7)其他企事业单位;(8)体育协会;(9)其他对此感兴趣的协会;(10)妇联;(11)团委;(12)青少年协会。
步骤6:建立一个体育俱乐部,并制定基本的章程,确定操作守则和具体开展下去的体育运动项目。俱乐部经费由会员自愿缴纳、政府资助和捐赠构成。
步骤7: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开展体育活动。
[1]王成兵,张志斌.认同危机:一个现代性问题[J],新视野,2005,(4):54-56,68.
[2]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200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