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肝主疏泄

2012-08-15王玉华邹艳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9期
关键词:肝主肝气情志

王玉华,邹艳玲

(郑州市卫生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5)

浅谈肝主疏泄

王玉华,邹艳玲

(郑州市卫生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5)

从源流、生理作用等方面认识肝主疏泄,并总结近年肝主疏泄的一些现代研究,对进一步探讨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及指导临床疾病诊治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肝;主疏泄;源流;生理作用;现代研究

肝的生理功能是主藏血和主疏泄,其中尤以肝主疏泄为要。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调畅全身的气,使之通而不滞及散而不郁的作用,对协调整个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 肝主疏泄的源流

“疏泄”一词最早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发生之纪,是谓启陈,土疏泄,苍气达,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张介宾注:“木气动,生气达,故土体疏泄而通也。苍气,木气也。”这里的“土疏泄”意指木气条达,土得木制化而疏通[1]。元代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明确指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清代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曰:“肝主疏泄水液,如癃非癃,而小便频数不利者,厥阴之气不化也。”晚清唐容川在理论上对“疏泄”进一步作了阐发,扩大了肝主疏泄生理作用的范畴。他在《医精精义·上卷·五脏所主》中说:“肝属木,能疏泄水谷。脾土得木之疏泄,则饮食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症,在所不免。”他又在《血证论·脏腑病机》中云:“肝主藏血,……其所以能藏之故,则以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可见,古代医家经过反复实践、长期探索,认识到肝对全身气机,乃至整个机体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 肝主疏泄的生理作用

2.1 疏通气血津液

2.1.1 通畅气机 通畅气机是肝主疏泄最基本的生理功能。肝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就能保持协调。如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中所说:“故一阳发生之气,起于厥阴,而一身上下,其气无所不乘。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若肝疏泄功能失常,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疏泄不及,称为“肝气郁结”,表现为情志抑郁,胸胁、两乳、少腹等处胀痛不舒,脘腹痞满等症;二是肝郁化火,升泄太过,称为“肝气上逆”或“肝火上炎”,症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胁肋胀满、烦躁易怒等;也可横逆犯脾胃,而见嗳气、呕吐、腹痛腹泻等症。如清代林琴在《类证治裁·肝气肝火肝风》中曰:“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为嗳,为胀,为呕吐,为暴怒胁痛,为胸满不食,为飧泄,为疝,皆肝气横逆也。”

2.1.2 运行血液 肝为藏血之脏,具有调节血量的功能。王冰注释《内经》说:“……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气行则血流”,指出肝能调节血量、保持血液正常运行。肝疏泄功能失常,对血行的影响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肝失疏泄导致血液瘀滞,可表现为妇女月经不调或痛经,或形成癥积肿块等;二是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导致血液妄行,发生吐衄血、女子月经先期或崩中漏下等证,又可因血随气逆,发生暴厥之证,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2.1.3 输布津液 肝的疏泄作用对津液的输布至关重要。肝的疏泄既可调畅肺脾肾三脏气机,使气化有权,又可通利三焦,使津液运行无阻;同时肝经绕阴器,以助膀胱之开合,从而维持水液代谢的相对平衡。若肝失疏泄,三焦气机不利,水液潴留,可发为水肿,如《金匮·水气病篇》云:“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巢氏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十水候》云:“青水者,先从面目肿遍一身,其根在肝。”肝失疏泄还可导致水停膀胱,发为癃闭之证,如《素问·大奇论》曰:“肝壅两满……不得小便”。肝之疏泄太过,则可发为遗溺之证,如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经脉》说:“肝主疏泄,肝气盛而热,故遗溺也。”

2.2 调畅精神情志

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由心主管,但与肝也密切相关。疏泄功能正常则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如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常表现为情志抑郁、多疑善虑、胸闷、喜叹息等;如气郁化火,肝升泄太过,常表现为性情急躁易怒、失眠、眩晕等。故《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反之,情志异常也常常使肝疏泄功能失常,引起肝的病变,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

2.3 促进脾胃消化

肝的疏泄对促进脾胃消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的消化功能是靠脾气升、胃气降、胆汁助消化等协调作用完成的。肝主疏泄能够促进脾气上升,又能协助胃气下降,正如唐容川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所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若肝失疏泄,影响到脾之升清,可表现为胁肋胀痛、食少腹胀、腹泻等,称为“肝脾不和”;若影响到胃之和降,症见胃脘胀痛、嗳气、吞酸嘈杂或呕吐等,称为“肝气犯胃”。如清代李冠仙在《知医必辨·论肝气》中曰:“肝气一动,即乘脾土,作痛作胀,甚则作泻;又或上犯胃土,气逆作呕,两胁痛胀。”此外,肝能促进胆汁分泌、排泄。《东医宝鉴》谓:“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可见胆汁来源于肝,为肝之余气所化。肝疏泄功能失常,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排泄,可见口苦、黄疸等;不能下助小肠消化,则见厌食、腹胀等。

2.4 调节男子排精与女子月经

在男子,肝的疏泄功能调节着精液的溢泻。若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则表现为阳痿不能射,如《杂病广要》曰:“阳痿皆耗散过度,伤于肝筋所致。经云足厥阴之经,其病伤于内,则不起是也。”若肝郁日久化热,疏泄太过,又可发生遗精、早泄,如《曹仁伯医案·遗精》说:“肾之封藏不固,由肝主疏泄太过耳。”

女子月经与冲任二脉的充盛通利有关。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与足厥阴肝经相通,隶属于肝。肝主藏血,血液充盈则冲脉盛满;肝主疏泄,肝气条达则任脉通利,从而经事正常而胎孕有期。若肝血亏虚或肝失疏泄,可导致冲任充盈不足或失于通利,表现为月经失调。故叶天士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

2.5 其他功能

张安玲等[2]提出肝主疏泄能够鼓舞脏腑气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并指出肝主疏泄能够充调肾精,肝疏泄功能正常,气机畅达,则五脏六腑精气充盈,下归于肾。潘会等[3]认为肝主疏泄具有清内御邪的作用,肝疏泄正常则人体内环境条达、健康,防止内邪孽生。

3 肝主疏泄功能的现代研究

陈家旭等[4]认为肝主疏泄的生理病理与神经内分泌活动密切相关。闫智勇[5]提出肝主疏泄功能对脂质代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可用于治疗脂肪肝。凌江红[6]认为中医“肝主疏泄”的功能在脑肠肽理论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医的肝是机体调节脑肠肽的核心。严灿等[7]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存在着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可能与调节慢性心理应激反应过程中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及其合成酶、神经肽、激素、环核苷酸系统以及早期基因fos蛋白表达等的变化有关。段敏[8]认为肝的疏泄功能与心律失常有关。更有医家认为肝主疏泄与高血压、失眠、消渴、便秘、哮喘等疾病有关。

总之,肝主疏泄功能正常与否影响到五脏六腑的机能、情志的调畅、生殖功能等。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探讨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进而指导临床疾病诊治,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于峥,张婉瑜,邢晓彤,等.肝之藏血与疏泄[J].现代中医药,2010,30(4):59~61.

[2]张安玲.肝主疏泄琐谈[J].中医函授通讯,1996(6):9.

[3]潘会,高昌,刘斌,等.肝主疏泄拾遗[J].职业与健康,2005,2l(6):883.

[4]陈家旭,杨维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研究概况及其与中医肝脏关系的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4):7.

[5]闫智勇.肝主疏泄与脂质代谢理论和实践探讨[J].中医药导报,2009,15(2):13~15.

[6]凌江红.肝主疏泄与脑肠肽的相关性[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3,11(4):233~234.

[7]严灿,徐志伟.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5):459~462.

[8]段敏.肝的疏泄功能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J].光明中医,2010,2(l2):2190.

R223.1

A

1671-1246(2012)09-0158-02

猜你喜欢

肝主肝气情志
从肝主疏泄论治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合并甲状腺结节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春季养肝食何“味”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68例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腹腔镜术后中医护理的分析研究
肝主疏泄源流研究*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