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江西省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课程体系的研究报告

2012-08-15吴学毅江西省体育运动学校江西南昌33000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14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学时职业技能

□ 戴 艳 吴学毅(江西省体育运动学校 江西 南昌 330006)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对运动员保障工作都非常关心且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一直在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先后出台了包括运动员就业安置、文化教育、职业培训以及聘用、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尤其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引导广大运动员根据市场需求,提高再就业能力,顺利实现从在训到退役的过渡和职业转换,为运动员设置了职业转换过渡期。我省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认真按照国家关于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了运动员过渡期的职业辅导和培训工作,为运动员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政策条件。

本课题依托我省退役运动员职业指导的工作基础,在运动员职业转型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大胆探索,开展了《关于我省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课程体系的研究》工作,目的是希望通过研究,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科学、合理的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课程,为退役运动员职业培训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经验,更希望依托有效的理论研究,开展培训实践,为退役运动员顺利实现就业提供现实的帮助。

1 、研究目的和主要任务

帮助运动员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和提高运动员职业技能;帮助运动员将运动技能优势转化为职业技能优势;帮助退役运动员成功社会就业,成功实现职业转换。

2 、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资料法、归纳法、调查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我们搜集大量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以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相关资料作为参考,并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谈话会、运动员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和退役运动员的实际需求,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真实的素材。各种研究方法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并进行详细的分析,文章论题得以逐步拓展、丰富。

3 、研究的主旨方向

3.1 、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3.1.1 、培训课程要以唤醒和增强运动员再就业意识为重要内容。对运动员的职业转型培训首先应当唤醒和激发他们的再就业意识,通过职业测评、职业生涯规划等职业指导手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自我,使他们意识到“自信、自强、自立”的“自主择业观”的重要性,激发和调动运动员自我培训、自我就业意识。

3.1.2 、培训课程要结合和发挥运动员自身优势,注意将运动员经过长期专业训练后拥有良好的专业体育技能、心理素质以及较高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开展职业转型培训将技能优势转化为职业优势。

3.2 、开展课程培训的方式

体育行政部门可以主办各类培训班,也可积极调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多方调动和利用各类高等院校、职业学校丰富的教学、培训资源,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拓宽运动员职业教育、培训的办学途径和运动员接受教育、培训的范围,增强运动员的素质和就业能力。

4 、培训课程设置

培训内容应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能力、掌握职业技能为目的,综合职业指导、通用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培养、体育类专项职业技能、其他工种职业技能、实习实践等课程,并建议采用和引进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课程和教材。

4.1 、通用基础知识与技能

4.1.1 、语言表达,介绍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运动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运动员在日常人际交往的自信心。(6-9学时)

4.1.2 、公文写作,介绍公文的格式、行文规则、写作技巧等,综合提高运动员的写作能力。(6-9学时)

4.1.3 、计算机应用,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软件的基本操作,使运动员掌握在日常工作中所需的基本计算机使用和文字处理能力。(6-12学时)

4.1.4 、商务礼仪,介绍仪表礼仪、举止礼仪、谈吐礼仪、会面礼仪、交际礼仪,培养和提高运动员正确的礼仪习惯。(3-6学时)

4.1.5 、运动基础知识,主要对运动员进行从事体育行业工作应具备的基础通用知识的培训,如运动生理、营养学、伤病防治等。(3-6学时)

4.1.6 、其他,其他运动员求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课程。如法律知识、管理学、文秘、英语等。(6-12学时)

4.2 、职业指导

4.2.1 、就业形势与政策介绍,对目前社会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政策进行具体介绍,使运动员认识社会就业形势,了解国家有关政策。(2-3学时)

4.2.2 、职业测评与职业生涯规划,由体育系统职业指导师对运动员个人求职意愿、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测评,结合社会需求情况帮助其确定职业定位和目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6-9学时)

4.2.3 、面试技巧,介绍简历的写法,面试的着装,面试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提高运动员在面试中表现能力。(3-6学时)

4.2.4 、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使运动员了解在社会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2-3学时)

4.3 、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4.3.1 、体育行业特有工种培训、鉴定、取证,通过体育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标准所要求课程的培训,使运动员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具备从事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的能力和素质。(游泳救生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经纪人和体育场地工)(30-42学时)

4.3.2 、通用工种培训、鉴定、取证,选择社会就业前景好的职业,对运动员进行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而使运动员具备从事有关工作的能力。(30-42学时)

4.4 、社会实践、实习

根据就业推荐岗位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和岗前实习,为运动员的面试、上岗做准备以增强运动员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效果。

5 、结语

构建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的课程内容体系,应当以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应将职业技能教育理念贯穿培训的始终,将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入门、公关礼仪、常用英语列入教学计划,并根据运动员本身的项目,重点针对体育行业涉及的岗位特征,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方向、体育场地与管理方向、游泳指导与救生方向为退役运动员设置专业方向,突出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就业岗位培训,帮助退役运动员成功实现就业。

[1]宋健.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1期.

[2]卢志成等.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困境及对其加强职业教育应对策略分析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3]季勇.论新时期退役运动员在就业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4]姚小林.退役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研究[M].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5]李永刚.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问题的对策[J].体育成人学刊.2008年第3期.

[6]刘琼.湖南省退役运动员职业生涯管理模式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7]王进.职业测评——退役运动员职业培训的缺失及其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8]陈志辉等.我国部分省市退役专业运动员择业过渡期职业培训现状调查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学时职业技能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