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税开征的必然性及对环境成本控制的影响
2012-08-15李迎春
李迎春
(池州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环境税也称为生态税和绿色税,是20世纪末国际税收学界兴起的概念。环境税的本质是一种灵活的经济手段,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提出“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选择防治任务繁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逐步扩大征收范围”,这表明环境税的改革开始步入实际操作阶段。
一、环境税开征的必要性
1.正确核算企业生产成本的需要
目前企业成本通常考虑使用原料、设施和物料的成本,而对所在地生态、人体健康等影响却不计算,如果将来因此发生负债成本,这种成本难以准确地包括在现有的产品成本中,造成生产成本的虚化,造成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破坏,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虚增盈利,致使我国境内生态环境严重失调。因此,征收环境税就是要把环境成本内化到经济成本中去,会使产品价值得到更加客观、准确的反映。
2.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据有关专家测算,2011年中国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超2万亿,约占GDP的4.3%。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沉重的经济成本,更是严重的社会成本。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第15届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2],其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作了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 “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环境税的开征,可以矫正纳税人的行为,引导和激励纳税人保护环境,避免将一个被污染的环境留给我们的后代,这也是实施环境税的意义所在。
二、环境税开征的可行性
1.环境税开征的法律依据
我国《环境保护法》于1979年试行,1989年正式实施,到目前实施已达23年,在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又陆续颁布了如 《水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许多治理污染的环境法规和环境标准。另外在《增值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法规中涉及了大量关于环保节能的税收优惠措施,在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为环境税的征收提供了许多依据和参考,也为实施我国环境税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
2.环境税开征的经济学依据
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即给他人带来损失而自己又无需支付代价,这样就导致社会成本大于企业成本,两者之间的差额即为外部成本。比如一个化工厂排放了污水,会导致临近居民饮用水质量下降、鱼类减少等环境问题的发生,但这些成本并未在价格中表现出来,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化工厂却并不承担这部分成本。环境税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其立法宗旨就是运用税收手段纠正市场失效、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护改善环境[3]。2011年财政部已同意适时开征环境税,并展开论证评估工作。
三、环境税的开征对环境成本控制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税制没有单独设立环境税,治理环境污染主要是排污费方式,缺乏税收的强制性,针对资源与环境的税收主要有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多种,但各税种的征收目的主要是调节级差收入或增加收益,未能与保护资源环境很好地结合起来,缺少针对污染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而征收的环境税。因此,征收环境税将是促进环境污染成本内部化,保护环境的有效举措。企业如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1.企业必须重视环境成本控制
目前,“污染者付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企业对环保的认识还是花钱、能应付就应付的错误认识,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主要是降低污染排放量,或者与被污染区域群体做好良好的沟通工作,达成污染排放协议,就觉得万事大吉了,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成本控制。环境税一旦开征,企业必然增加大量的环境成本,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利润,企业如果不重视节能、减排、降耗,不重视环境成本控制,切实有效的减少企业环境成本支出,企业可能面临业绩下滑甚至破产的风险[4]。
2.企业可以进行环境决策,有效地防范环境风险
在目前环境意识日益增强和环保法律日益完善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也正不断增加,环境风险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一旦因产品或劳务而污染环境,就有可能陷入环境债务困境中。企业对一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评价时,不仅要考虑到技术、市场、资本等因素,还要考虑到环境的影响,只有考虑到环境因素,才能有效地防范环境风险。
3.有效评价环境管理的绩效
随着环境税的开征,企业更加关注环境成本开支的合理性,关注环保措施的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对环保支出的投入与产出的分析,从而可以制订更为具体的环保措施。我国于1992年开始了产品环境认证标志工作,一定程度上把对环境有害的产品排斥在市场之外。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推广更是一个国际通行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以此来验证企业对环境因素的管理是否达到改善环境绩效的目的,满足相关利益者要求的同时,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4.可以加强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规范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设立了环境管理部门,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通常并不能提供明确的环境成本分析数据给财务会计部门。企业不仅要反映环境成本信息,还要包括原材料消耗、水资源消耗、CO2排放量等有关环境信息;同时反映企业环境投入和环境收益,为企业发展与环保提供一个有效的数据平台[5],这将有助于企业向市场传达生态环保信号,树立“讲信誉,负责任”企业形象,力求环境成本效益最优化,同时也满足企业的相关利益者了解企业的可持续能力和环境保护责任的履行能力。
四、基于内部化的环境成本控制
1.环境成本的内涵
根据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对环境成本的定义,认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6]。从ISAR对环境成本的定义可以看出,环境成本应包括环境管理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环境损失赔偿或修复成本等,即一切与破坏环境与保护环境有关的成本都是环境成本。根据空间范围的分类,环境成本分为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内部环境成本已经成为企业成本核算范围之内,但外部环境成本则是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真空。
2.基于内部化的环境成本控制
随着环境税开征的呼声,环境成本内部化成为解决环境危机的有效途径,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7]。基于内部化的环境成本控制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将环境成本控制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投资决策中,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1)企业是环境成本内部化实施的主力军。从企业的角度,企业主动参与环境经营,主动实施环境内部化,识别出环境风险,可以更好地控制环境成本,实现环境收益内部化。环境成本控制要从原材料的投入开始、到产品的生产与使用,直到废品的回收和利用的全过程都要考虑环境影响,寻求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技术创新;要推行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等资源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尽最大能力循环利用资源和节约资源,切实有效的减少企业环境成本支出,走上经济与环境良性循环的道路。
(2)政府需要扮演环境成本内部化主导的角色[8]。环境成本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仍然缺乏自觉承担环境成本的动力,政府要通过各种可行的途径和手段控制环境成本。政府要增强和培育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体现各行业的环境公平;各职能部门如环保、税务、银行、工商等机构要多部门联动进行综合治理、整体把关;同时要尽快完善环境税法体系、环境标准以及环境成本相关法规等,对企业产生的环境破坏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明确环境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加强处罚力度。
五、结语
企业是环境税的主要承担者,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企业不承担环境污染责任,而由社会买单的时代已经过去。政府迫于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开征环境税已是必然的选择。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将受到冲击,企业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速度加快,企业要想立足谋求发展,必须要进行环保升级,提升产业结构层次;企业必须在长期投资决策中未雨绸缪,预先考虑环境成本控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自身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能力,才能有效地避免环境风险,也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0/27/c_12708501.htm,2010-10-18.
[2]15th session of the UNEP Governing Council .Declarat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Z].1989.
[3]刘 炜.对我国环境税立法的探讨[J].湘电培训与教学,2008,(5):107-116.
[4]肖序.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5]许家林,孟凡利.环境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83-284.
[6]联合国贸易与会议制定.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环境成本和负债的会计与财务报告[Z].刘刚译,陈毓圭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8.
[7]陈宇学.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J].学习时报,2007,(6).
[8]马自俊.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探究[J].北方经贸,2012,(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