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人格结构理论”解读伍慧明《骨》中安娜之死

2012-08-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人格结构斯瓦尔里昂

韩 琪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用“人格结构理论”解读伍慧明《骨》中安娜之死

韩 琪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处女作《骨》讲述了华裔一家在唐人街生活的故事,二女儿安娜在双重文化的困境下面对亲情和爱情之间的抉择最终崩溃选择自杀。文章用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剖析安娜选择自杀的深层原因。

伍慧明;《骨》;华裔美国人;佛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一、伍慧明及《骨》简介

《骨》 是新生代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处女作。该小说出版后倍受关注,被收录进“手推车奖文选”,还获得了“福克纳小说奖”的提名。《骨》讲述了一个华裔家庭在美国唐人街生活的故事。家中二女儿安娜不顾家人反对,与仇家长子奥斯瓦尔多恋爱而最终选择自杀。小说生动地刻画了华裔移民在美国主流社会试图寻求文化认同的艰辛与不懈努力,具有非凡的文化意义和时代意义。

国内外对伍慧明《骨》 的研究多是对该作品的意象、对小说叙述者蕾拉双重文化身份构建以及对小说独特叙事手法的分析。该文不同于以往研究,以安娜之死作为出发点,用佛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剖析她做出此选择的深层原因。

二、佛洛伊德及“人格结构理论”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学家。他创立了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影响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

人格结构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之一。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心理结构,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无视逻辑、理性和社会风俗习惯,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快乐。“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它遵循“现实原则”,对欲望和本能进行克制。“超我”是理想化和典范化的“自我”,它遵循“道德原则”,代表着道德与良知。

当本我、自我、超我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乱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三、安娜死因的分析

安娜的自杀是一条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用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安娜之死,不难发现安娜的人格心理图景是动荡不安的,正是人格中“本我”与“超我”的不断冲突,加之“自我”的调节不当导致她最终崩溃,选择自杀。

1.“本我”的冲动:安娜对奥斯瓦尔多的爱

“对于安娜来说,能在翁梁洗衣店里见到奥斯瓦尔多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如果奥斯瓦尔多在楼上,她不知怎么总能感觉得到,好像隔着隆隆的洗衣机声,她也可以听见他在她头顶上方的脚步声。然后她会要瓶可乐,或打个电话,或去卫生间,要不就是去告诉妈什么紧急的事情。她在上面和奥斯瓦尔多聊天,一待就是半个小时,有时甚至更长。”

从伍慧明细腻的描写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安娜“本我”的冲动,即那种渴望与奥斯瓦尔多见面的原始冲动。并且随着他们两人感情的不断深入,安娜的“本我”冲动从“想与奥斯瓦尔多见面” 的不可抑制最终升级到“不顾家人的反对与奥斯瓦尔多私奔”。

矛盾激化的那个夜晚是小说的高潮之一。安娜不顾里昂歇斯底里地追赶与喊叫冲出家门,跳上车疯狂地和奥斯瓦尔多冲出巷子消失在夜色中。此刻,安娜的“本我”爆发出无限的驱动力量,使她如脱缰的野马在那个夜晚暂时冲出了亲情的牵绊与唐人街的束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她想要的快乐。

2.“超我”的抑制:安娜对里昂的孝心

在几个女儿中,安娜对里昂的感情最深、付出最多。“安娜小时候里昂每次出海,她都会哭上好几天,然后就开始等他,情绪低落又固执,他一天天地数天数直到里昂回来。每次他丢掉工作的时候,安娜也会跟着一起沮丧。当他为某个计划而情绪高涨时,安娜也同他一起沉醉其中。”安娜从小随父母生长在唐人街,在家中接受的是父母从中国带来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孝”,正所谓“百善孝为先”,所以,从小安娜就是个特别孝顺而懂事的女孩。安娜的孝心就是她人格中“超我”部分的最好体现。“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安娜的孝心是她在生活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和教养中而逐步形成的。正是“超我”的约束力量促使安娜要做一个孝顺的女孩,让她从小依赖里昂、听他的话。

3.安娜的艰难选择——“本我”与“超我”的激烈争斗

伍慧明把奥斯瓦尔多来找安娜那个夜晚的矛盾激化至爆发的场景刻画得非常生动,仿佛奥斯瓦尔多和里昂同时拽着安娜并拼命把她向自己方向拉的画面清晰可见。同时,安娜的“本我”和“超我”也在激烈地争斗。一方面,“本我” 的力量驱动着安娜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她和奥斯瓦尔多在一起的快乐感。另一方面,“超我”不断地以道德标准约束安娜要听从父亲的命令。可随着双方家庭矛盾的激化,安娜逐渐无法平衡人格中的“本我”与“超我”。尽情地释放“本我”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孝道”的背叛,而克制“本我”追求“超我”意味着她对爱情的背叛,对美国主流社会崇尚的个性、独立、自由等思想的背叛。

安娜的“本我”与“超我”激烈地争斗着,这个过程是痛苦而折磨的。安娜曾向蕾拉倾诉过自己的心情。如果选择尽孝道,意味着她要放弃奥斯瓦尔多,像以前一样与里昂和妈在唐人街生活。可她受够了唐人街的一切,她讨厌这种被父母困住、被唐人街困住、无法做出属于自己选择的感觉。如果选择爱情,她就要远离父母,和奥斯瓦尔多一起到唐人街以外的美国主流社会生活。可她又感觉自己无法真正地融入到唐人街外的这个“新世界”中,她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奇怪的“局外人”,甚至在与奥斯瓦尔多的那帮朋友在一起时都没有真正舒服过。也就是说,如果尽情地释放“自我”追求快乐,安娜会饱受在“超我”力量驱动下而产生的自责愧疚感,并且“超我”还会不断提醒她释放过后的现实又是残酷而没有未来的。可如果追求“超我”,生活又会深陷于压抑与一成不变之中。于是,安娜一直在美国主流社会和唐人街的边缘痛苦地徘徊着,她的人格也在“本我”和“超我”的不断争斗中逐渐崩溃。

最终,安娜在“孝道”和“爱情”的抉择中迷失。她人格中的“本我”与“超我”互不相让,“自我”又调节失败,三者产生了乱对关系,安娜彻底崩溃了。她选择了在代表“和平”之意的南园,与老家方言“去生活”相近发音的13楼,跳楼自杀。无法调节的“本我”、“超我”与“自我”最终走向共同毁灭。

四、结论

亲情与爱情之间的选择实际上是安娜人格中“自我”与“超我”之间的争斗。正像丹·勒布朗斯(DianeC.LeBlanc)所说的,“因为安娜不能不尊重父亲要她与奥斯瓦尔多分手的意愿,她只能退而成为一个孝顺的华人女儿。然而,她无法在那种让步中活下去。安娜的“本我”、“超我”与“自我”无法协调,最终导致人格崩溃。但不得不说,安娜的选择是比较消极的。姐姐蕾拉也同时面对这样艰难的抉择——搬出唐人街还是留下。同样,她也要在男友梅森和妈之间选一个。可不同于安娜,蕾拉最后的选择是:勇敢地面对过去,带着对唐人街的所有回忆离开,开始一份新的生活。“带着记忆和历史拥抱未来”使蕾拉在“超我”的监督下适当地满足“本我”,人格中的“本我”、“超我”与“自我”达到一个和谐状态,蕾拉也找到作为华裔在美国主流社会快乐生存的一个平衡点。生活在美国主流社会的华裔要学会化解双重文化的冲突,带着记忆和历史拥抱未来,像蕾拉一样努力地协调个性中的“本我”、“超我”与“自我”,在冲突选择中寻求一个平衡点。这也是伍慧明小说的意义之所在。

[1]伍慧明.骨[M].陆薇,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4.

[2]王一川.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陆薇.超越二元对立的话语:读美籍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 骨》 [J].外国文学研究,2002,( 2) .

[4]金学品.试论华裔美国文学中“孝”的空间维度:以伍慧明小说《骨》为中心[J].世界文学评论,2010,(1).

I106

A

1673-0046( 2012)1-0198-02

猜你喜欢

人格结构斯瓦尔里昂
魔术师里昂
挪威“末日种子库”所在地气温创新高
关于斯瓦尔岛全球种子库
文学作品中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初探
以精神分析批评方法解读施蛰存《将军底头》
斯瓦尔巴群岛与中国的不解缘分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