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职音乐教育体系刍议
2012-08-15张教华
张教华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漯河 462000)
创新高职音乐教育体系刍议
张教华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漯河 462000)
高职音乐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音乐人才,处在起步阶段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仍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对传统音乐的关注不够及音乐教育资源的匮乏等问题。文章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促进高职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
高职音乐教育;问题;途径
艺术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建构人的审美心理,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的目的。教育家苏霍林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种教育思想无疑是科学的真知灼见。回归到高职音乐教育这个范畴。不难发现,我们整体性落后、观念落后的当代教育,及一些积淀甚深的心理心性,已严重地左右了高职音乐教育改革的突破。它的某些模式、某些功利主义、某些带着对优秀中华文化蔑视的观念和行为,如重视艺术尖子人才,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艺术比赛的结果和成绩,而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要求;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这些都偏离了高职音乐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艺术教育。
一、当今中国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杂乱无章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优化了课程结构,但现行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课程的设计者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认真考虑与研究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性与课程本身的系统性。尽管也设计了音乐基础理论类、欣赏类、器乐类等课程,但实际上成散点状分布使课程之间毫无系统可言,以致整个课程内容缺少合理性、实用性、创新性,涵盖面不全,层次不分明,内容空洞老套,不能在循序渐进中逐步深入学习,使实际教学无章可循,严重脱离了培养目标。
对于大多数普通高职院校而言,现行开设的有关音乐教育课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是真正的音乐教学课程,只能说是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学科在内的简单意义的“艺术欣赏课”。这种课程的设置,既不能清晰地体现课程价值,也达不到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教育效果和教学目的。
(二)对传统音乐教育关注不够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沿用的是欧洲音乐教育体系,传统音乐教育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尽管近年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传统音乐课程的分量,但整体来说,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从属的地位,这就是问题的主要症结。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复调、曲式、配器、演唱、演奏等基本上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本。由于传统音乐不在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从审美态度、价值取向、音感、乐感、音乐思维等方面自然习惯于欧洲音乐,很难产生对传统音乐的热爱之情和兴趣爱好。在通过对一些当今中国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调查中发现,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学习不是太热衷,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的冷漠,讲课热情也大大减少,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得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萎缩不前,这种情况早在几年前就引起了专家们的普遍关注。1996年10月4日在北京召开的题为“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学术座谈会上,乔建中先生就指出,民间社会中的音乐教育,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没有受到干扰,“文革”后、改革开放后、今天都处于萎缩之状,比我们担心的更为严重,几十年来,情况越来越不好。今天是学习过滤的书面的知识化的传统,与活性动态的传统差之甚远。
(三)对音乐教学的投资严重不足
音乐教学资源的匮乏、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师资队伍严重不足。音乐教育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中不属于主要课程,更没有列为必修课程中,这就使音乐教育在众多主干课程的学习中得不到重视。有不少高职高专院校因为对音乐教育认识不够,只把音乐教育课程当成一种“摆设”,认为音乐课程可有可无,而不愿意配备专业的音乐教师。例如,某高职院校全院大一年级3000多名学生,但专职的音乐教师只有2名,师生比例1500∶1,师资配备严重不足。其次,没有专门的教学场地和充足的教学设备。笔者通过实地了解,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没有配备专门的音乐教室,很多音乐课都是借助多媒体教室或者干脆就在普通教室里简单地传授一些音乐知识。教学设备更是无从谈起,一些理工科高职高专院校连最基本的唱歌课所用的键盘乐器都没有,音乐器材、音响设备更谈不上。甚而有些学校的音乐器材已经相当陈旧,一些音乐设备根本不能使用,而学院又不能及时地更换或置之不理。最后,缺乏合理的音乐教学教材。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为学生配发专业的音乐教材,上课一般都是教师自备讲义,教学内容也为教师自主选用,没有教学大纲和合理的教学计划。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培养也起不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创新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音乐教育课程建设
众所周知,高职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外语水平和信息管理能力,较强的音乐表演技能,能够胜任专业文艺团体、群众化艺术机构、企事业单位的音乐表演、研究、教育以及艺术策划与指导工作的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可见,高职音乐教育培养的学生更倾向于是实践型的,而非学术型的。所以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中,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素质应作为总体培养目标,以学生为培养、塑造、发展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及创造性。我们应以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确定其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和统一规范的教案,选编适合目标培养的教材。并在课程的横向分布上,涵盖音乐的基础知识、声乐、器乐、音乐鉴赏等主要课程门类。同时,在纵向结构方面,要兼顾理论传授、音乐赏析和声乐、器乐实践等多个层次。
(二)重视加强传统音乐教育
随着国际音乐对传统音乐教育的保护和推行,我国高职音乐教育也要在顺应国际教育新理念的同时,着眼于自身传统音乐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缺失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加强传统音乐教育,这在现行社会来看显得非常重要。
在高职院校中应当设立传统音乐教育课程,使学生切身实际地感受到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只有学校重视传统音乐并为学生创造学习传统音乐的实际条件,学生才能去感受、去运用、去发扬。否则,发扬传统音乐教育不过是纸上谈兵。
在传统音乐的教学中,应保持传统音乐的“正宗性”。传统音乐的魅力之处就在于其自身的独特性。教师在传统音乐的教学中应尊重传统音乐自身的独特性,不应当用“进化论”或“科学主义”的观点来解释音乐文化的现象。传统音乐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传统音乐“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传统音乐的自身魅力。
(三)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
音乐教育设施落后是制约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想促进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大对音乐的教育投入。首先,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要建立专门的音乐教室,配置录音机、电视、多媒体、钢琴、手风琴、电子琴等现代化的音乐教学器材和音乐图书、唱片、光盘等教学资料。其次,在师资建设方面,要根据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音乐教师,并对老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不断提升老师的专业能力。
[1]关新.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学术座谈会纪要[R].中国音乐,1997,( 2) .
[2]张茵.浅议高职音乐教育之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9).
G718.5
A
1673-0046( 2012)1-0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