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课程标准》(2011)对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
2012-08-15王志庆
王志庆
(天津市红桥区职业教育中心,天津 300131)
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重新颁布了《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对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作用,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等多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对历史课程性质的叙述,《新课标》强调了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等具体内容。按照《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为祖国的建设和人类的和平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生理想”。
《新课标》还制定了学习内容编制的标准、特点。为了倡导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积极性,设计了“教学活动建议”。为了增强课程的开放性,《新课标》为课程内容留有了一定的余地。历史课程“中国古代史”等六个学习板块在内容的设计上呈现了“点”“线”结合的方式,为教师留有充足的教学活动空间。
对《新课标》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是今后教学工作的关键。只有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中的教育目标要求和教学能力要求作出原则性的布署和具体的实施安排。对此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1)对历史教科书的全部内容要有整体性的观念和系统性的理解,强调本科的教育功效。(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实施知识传输。(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调动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培养探究意识。
一、要具有分析理解教科书全部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能力
遵循《新课标》教学标准的要求,对课程内容我们要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分析。对教科书全部内容和基本结构的了解,是我们对教科书全部内容整体性和系统性理解的重要前提。
首先,我们要了解教科书内容的基本结构。以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为例,其内容包括:正文(教学基本要求)、导入框、阅读部分、动脑筋、文献资料、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和活动课共九个部分。
其次,我们要对教科书的内容做整体的全面分析,了解它的系统性。仍以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为例。其内容自隋朝建立至清朝“鸦片战争”前,全册共分3个单元,22节课,另外还设置了4节活动课。从隋唐“繁荣开放的社会”,辽、宋、夏、金、元“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关系的发展”到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到封建社会末期的危机。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看到教学内容上下衔接,浑然一体,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相对的整体性。切忌只看一点——孤立地只看一课的具体内容,必须在备课的过程中承上启下,纵观历史的进步发展,让“点”“线”之间融合为一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进程。
另外,我们应该学会利用简洁的表述方式,例如,知识树、括号连接法、箭头连接法等标出一个单元或全册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和知识点的框架结构(如:教学目标、过程方法、重点、难点等),运用这些方法,会使我们更易于掌握教科书全部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要具有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
历史教学工作者是否能够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是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
为了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新课标》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首先在建议中提出了充分开发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其中包括:历史教科书、图书馆、校外资源、(可利用的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网络资源以及包括我们历史教师在内的人力资源。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四项原则。即目标性原则、思想性原则、精选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在目标性原则中,强调所选资源,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的需要,也就是不能脱离我们教学的需要;绝不能随心所欲,以趣味性取代原则。在思想性原则中强调的是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对于偏离原则的资源,一定要舍去。精选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强调的是资源的真实性和可行性,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
《新课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不仅为我们指出了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四项原则,更为我们历史教师有效地达成教育目标和提高教学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现仍以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为例,谈一谈我是怎样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的。
针对《新课标》“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课程基本理念,在讲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时,我选用了教材的“动脑筋”部分。内容是: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一个调动学生思考讨论的话题)持肯定态度的学生认为:考诗赋在客观上促进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对我国优秀文化的繁荣起了促进作用。另外,对考生来讲也可以培养其文化素质,提高自身的修养。持否定观点的同学则认为:考诗赋与当官毫无关系,根本没用。学生们观点异同,各执一词;表述得虽然稚嫩,但其中一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及知识的丰富程度,超出了我们原有的想像。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讨论了知识,活跃了思维。既能够体现出“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
再举一例,是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我选用的是“活动与探究”部分的“看图分析与调查”和“自由阅读卡”。其中“看图分析与调查”,选用了北京颐和园玉带桥、苏州宝带桥、云南丽江黑龙潭桥三张照片。为了增强视觉效果,我将上述照片和赵州桥的照片放映在屏幕上。要求学生们:“与赵州桥相比,各有什么特点?调查一下,你的家乡有些什么样式的桥?它们与赵州桥有何不同?”(当学生们谈到每个桥的拱数不同的时候,我及时引导,让同学们分析原因。)有的说是水面宽度决定的,有的说是为了美观。其中有一个学生明确指出,“拱数不同,水面宽度仅是其中一个原因;主要原因是水流对桥面的冲击力度决定的,你看座落于河上的桥都是多拱,而湖面玉带桥因为水流的冲击力度小,所以是单拱”。虽然这个学生的回答不完整,忽略了桥的美学效果,但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这个学生在观察图片时的发散思维与知识的扩展(值得鼓励)。在阅读“自由阅读卡”部分的“赵州桥的拱石是如何联接的?”一文中,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赵州桥的印象,还能使学生从文中了解相关的力学知识。
我们要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才能够达到使学生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等课程目标。
三、要具有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历史课兴趣的能力
学生对某种课程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的条件下,决定了他的学习态度,甚至影响到学习效果。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新课标》在第四部分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并具体地提出了实施原则和方式:要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换句话说,《新课标》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切忌成人化,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有的放矢”,要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要尽力落实上述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讲课要有激情,教学语言必须生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们该知道,教材内容的相当一部分,是需要教师以语言的形式表述的。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表情呆板、语言僵化,那么再丰富的教学内容,也会显得沉闷单调、枯燥无味。试想,这样的课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吗?讲课的激情可以感染学生,生动的语言可以打动学生。想要使自己的语言生动,课前就得有充分的准备,就得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教学语言准确、生动、风趣、通俗易懂,是一堂好课的必要元素。语言生动、满怀激情,是调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程兴趣的重要因素。
2.知识范围的广泛性
广博的知识面有助于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基本条件。我们现行的教科书,除史学知识之外,还有很广的知识范畴。其中包括:文学、艺术、建筑、天文、地理、政治、医学、冶铁、农业、水利、制瓷业、纺织业……可谓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知识范围的广泛性。如果不具备这一点,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新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要使自己的知识广泛,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涉猎庞杂、博览群书。作为最基本的学习材料,我们首选的仍然是我们使用的“教参”。认真研读“教参”非常有利于我们知识面的拓展。我们不可忽视它的作用。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知识的补充要恰当,要在目标性和思想性的原则前提下,运用精选的原则,配合教育的主题和教学的内容进行补充。不要搞得偏离主题、喧宾夺主,冲淡课堂的核心内容。
3.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新课标》在“建议”中提出了教学形式多样性的要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会使学习氛围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活动课”——“话说清明上河图”。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逼真,力争做到“声情并茂”,再现历史。反之,如果我们不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向学生提供教具和演示,只是照本宣科,可以想像,简单的讲解不仅效果不好,还丢掉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更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指出的另一点是:有的教学内容,就必须以教师的讲述为主,不可乱用其他教学手段。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只会适得其反。
应该明确强调的是,无论我们选择哪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都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来安排实施,更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条件作出不同的安排。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我们历史教师是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史学知识和教育素养的体现,更是构成教学能力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