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心理培树与干预的社会机制研究
2012-08-15冯建辉李俊青
冯建辉,李俊青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 063004)
大学生创业心理培树与干预的社会机制研究
冯建辉,李俊青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 063004)
目前大学生的创业率及创业成功率低,其重要原因是他们缺乏成熟的创业心理。因此,应聚合高校、政府、企业、家庭等社会因素,构建一个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心理培树与干预的社会机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撑。
大学生;创业心理;培树与干预;社会机制
近年来,受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创业作为大学生融入社会,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途径正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各地政府和高校也为此做了一定的工作。在这种环境下,有些大学生勇敢地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率并不高,全国平均比例仅为0.3%[1],而在所有创业者中,创业成功率在1%左右。本课题组在唐山几所高校的调研也印证了这一点。调研表明,尽管大学生创业失利的因素很多,但有一条是共性的,那就是他们普遍拥有较高的创业热情,却缺乏成熟的创业心理[2]。毕竟创业的种种艰辛及喜怒哀乐都是要由创业者的“大心脏”来承担的,而要形成这样的“大心脏”却不是一夕之功,它需要一个完善的社会机制在较长的时期内对有志于创业的主体进行心理培树与干预才能实现。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内涵的界定
大学生创业心理并不仅仅指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具备的生理意义上的心理素质,它应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一)健康的心理素质
这是创业心理的最基础层面,有人说过:“一切成就和财富都来源于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而言,无论选择就业还是自主创业,拥有健康成熟的心理素质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顺利开始自己人生的必备条件。健康的心理素质包括洞悉万物的方法、拼搏进取的处事行为、宠辱不惊的平衡能力,以及坦然面对成败的豁达心态等诸多内容。
(二)创业知识及技能
这是创业心理的第二层面,是具体创业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它包括创业理念、创业条件、创业途径、创业模式、创业管理、创业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只有拥有了这些知识的储备,大学生在筹划人生之路时才能对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如何成功创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保证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在面对众多困难和挫折时有明确的行动导向。
(三)创业意志品质
这是创业心理的第三层面,也是核心层面,对创业者能否成功及取得成就的大小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并不是每个心理健康的人都适合自主创业,创业活动因其复杂和艰辛,需创业者在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创业知识储备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意志品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创业意志品质。武汉科技大学的孔波老师将其归纳为:独立思考选择行动的独立性、设身处地体谅对方的合作性、果敢坚定敢于冒险的敢为性、善于调节克服冲动的克制性、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坚韧性、适当调整灵活转换的适应性这六个方面[3]。他的观点很有见地,为大学生创业意志品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综上所述,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素质、全面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储备及特有的创业意志品质,我们说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才趋于成熟。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培树与干预的社会要素
大学生创业心理不是先天形成的,它是在个性心理状态及品质的基础上,受种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创业目的、创业过程及创业需求的一种综合认识。这种认识的成熟或正确程度,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成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恰是这种创业心理的不成熟成为了今天大学生创业率及创业成功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什么大学生创业心理水平呈现较低的状态呢?这说明在大学生创业心理形成过程中,那些影响和制约它的种种社会因素的积极良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未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成熟起到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因此,在如今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势所趋、探索前行的形势下,构建一个涵盖高校、政府、企业、家庭等社会要素,对大学生从创业准备到创业过程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心理培树和干预,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撑的社会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下面就此社会机制的构成要素及作用发挥说明如下。
(一)高校——大学生创业心理培树与干预的核心
一提到创业教育及创业能力的培养,许多人就把责任归于高校。不可否认,在大学生创业心理的培树与干预过程中,高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集中的创业教育及培训大多在高校进行。但这并不是说大学生创业心理培树与干预是高校的一己之责。创业心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其基本层面的干预,甚至从幼儿、小学就已经开始,如今高校集中进行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业心理的培养,实际上是为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带来的素质教育缺失的后果买单,因而一定程度上带有“恶补”的性质,而“恶补”中潜在的功利性使它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偏激与不足。比如,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创业教育的课程安排不系统、不科学,创业教育的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在重新构建创业心理培树与干预机制的过程中,高校应紧紧抓住这根主线,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要把创业教育工作摆到应有的战略高度,把培养创业型人才明确写进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指导下,从创业教育的文化环境、课程设计、政策推动、社会实践、操作实务等环节,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养成的培树与干预。本课题对高校大学生创业心理培树与干预途径研究已有论述,在此不再多叙。
(二)政府——大学生创业心理培树与干预的保障及支持
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培树主要应从创业环境的营造、创业政策的出台、创业活动的具体服务三个层面实施。第一,政府可应用掌握的舆论媒体工具,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给予高度关注,通过及时报道国家及本地在促进创业方面的政策与措施、宣传创业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举办创业工作论坛等形式,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第二,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大学生创业帮扶政策。比如,大学生创业的税费部分减免政策、创业基金的设立、创业贷款的发放、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区建设、创业奖励机制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保证。第三,是对大学生创业活动进行一些具体的帮扶,努力搭建大学生创业的政府服务平台。比如,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创意咨询机构,通过建立创业指导网站、开通创业咨询热线等方式,对大学生创业活动进行具体指导;为大学生创业方案进行免费风险评估、举办创业政策及创业程序的免费培训、简化审批手续、提供创业信息、提供创业项目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和手段,使大学生创业活动得到真正的帮扶,为大学生勇敢的走上创业之路吃下一颗定心丸。
(三)企业——大学生创业心理成熟的重要支撑
创业无论其规模大小,都是一种企业行为,因此在大学生创业心理逐渐成熟,创业活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企业的介入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全社会都在关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企业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对大学生创业心理成熟产生作用的途径可以有以下几种:第一,与高校联合,通过共同参与创业课程开发、创业实训基地建设,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战性与针对性;第二,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技术层面的具体指导;第三,依据自身产业特征,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外围产品或相关领域的创业项目,通过合作达到双赢;第四,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由企业出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施展平台。据《新民晚报》报道,2011年7月,一家空气净化器品牌专营店在上海徐家汇悄然开张,这是国内第一家大学生创业开办的专营店,老板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学生。而专营店的租赁、装修、产品、品牌宣传都由西安某民营企业投入。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说,开办大学生创业专营店,主要是想探索搭建大学生创业零风险平台,通过这一方式让缺少资金和经验的大学生获得创业实践的经历[4]。如果社会上的企业都能够像这家企业一样,以各种方式助力大学生创业,那么大学生创业的那颗忐忑的心就能变得更加坚定而理智,创业的成功率也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家庭——大学生创业意志最坚定的守护
家庭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最温暖的心理支持。有的家长存在孩子大学毕业后就业的惯性思维,对孩子提出创业的要求加以阻拦。其实大学生已经成年,能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理智的思考,再加上大学生视野开阔、信息丰富、又经过系统的创业教育与培训,能够提出创业的想法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作为家长应该为孩子不依赖家庭做出创业的决定而感到高兴,应给予大力支持,帮其分析、设计创业环节,提供相关的创业信息,寻找人力资源,提供资金支持,为他们创业成功的自信增加厚重的筹码,成为他们创业的坚强后盾。
综上所述,高校、政府、企业、家庭四大主导因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互相联系,互相推动,形成完善的社会机制后,就会产生对大学生创业心理走向成熟提供全方位恒久的支持,确保他们创业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大学生创业心理培树与干预社会机制的形成路径
弄清了大学生创业心理培树与干预社会机制的形成要素后,如何使它们相互联结,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产生合力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在这一机制的形成过程中,主导因素为高校,其他因素作用的发挥都与高校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的创业思想与行为绝大多数产生于在校期间及毕业前后,此时高校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和培训以及创业的跟踪服务正当其时,且作用明显,其主导作用不言而喻。政府作用的发挥一定程度上靠高校的推动。高校应主动将大学生创业形势现状及诉求向政府反映,加强沟通,寻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支持,否则政府作用的发挥就会失去方向性、实效性。企业作用的发挥同样如此,高校与企业需建立深度联合,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点,在大学生创业工作中才能真正得到企业系统对口、规模的支持与帮助。否则,单凭学生创业个体去寻找企业的帮助,其难度可想而知。家庭因素作用的发挥同样不可小视,家庭成员对创业者的个性品质比较熟悉,而高校对创业者创业心理素质高低、专业知识水平及创业创意是否合理等有更清醒的认识,对大学生能否进行创业更有发言权。因此,高校与家庭的联系,能为家庭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所持态度提供理性的依据。
由上可见,在对大学生创业心理培树与干预机制中,高校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在机制形成过程中,高校要主动作为,内引外联,上下沟通,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而其他社会因素也要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关心、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与高校紧密结合,为大学生创业搭建服务平台。
四、结语
创业是目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涉及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真诚地希望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撑,帮助他们在人生之路上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1]吴晶.大学生“创业热”亟待专业培训[N].中国青年报,2010-03-22(1).
[2]冯建辉.大学生创业现状与创业心理关系探究——以唐山市为例[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4):33-35.
[3]孔波.创业心理品质的特征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8(5):134-135.
[4]张炯强.民企出资让大学生“练摊”[N].新民晚报,2011-07-19(6).
(责任编校:夏玉玲)
Social Mechanism for Cultiva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Mentality
FENG Jian-hui,LI Jun-qing
(Tang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Tangshan 063004,China)
The lack of mature entrepreneurial mentality is a key reason for the failure of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In order to provide entrepreneurial mentality support for college students,colleges,government,enterprises and families should combine their efforts to con-struct a diversified social mechanism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mentality.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mentality;cultivation and intervention;social mechanism
B849;G64
A
1672-349X(2012)04-0100-03
20121-01-20
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Z2011410)
冯建辉(1967-),男,河北玉田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