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中山的农业观
2012-08-15胡联洋
胡联洋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北京 100091)
论孙中山的农业观
胡联洋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北京 100091)
孙中山先生的农业思想生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定的历史语境之中。他不仅提出农业发展对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功用,而且针对当时中国农业存在的核心问题,提出了系统全面的解决方案,涉及到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及农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内在关联等四个层面,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
孙中山;农业观;农业发展
历史上,农业在中国的国计民生中一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近代的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亦对中国的农业发展这一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而有意义的思考。
一、孙中山农业思想生成的历史背景
孙中山先生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一个传统的农民家庭,其童年生活和中国数千万农家孩童的经历相仿。幼年时代,为了缓和家中的经济压力,孙中山就曾随其姐姐到山上打柴,拾取猪菜,帮别人放牛。童年时期的乡村生活使孙中山先生能够对中国农民的疾苦和中国农村的弊端有较深的体会,正如孙中山先生自己所说:“某也,农家子也,生于畎亩,早知稼穑之艰难。”[1]251879年,孙中山从家乡来到檀香山,在读书之余,帮助其兄打理农场。早年在中国乡下农村的经历以及在檀香山农场的生活,使孙中山先生很容易将中国落后的农业和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农业相比较,形成其关于中国农业发展的科学认识。纵观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他始终在为谋求一个独立富强的中国而四处奔走,其广阔的视野和宏大的理想使他对农业的认识往往能够突破农业本身的概念,与同时代的人相比,其农业思想显得更为深刻。
二、孙中山对农业地位的认识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孙中山充分肯定了农业在我国经济近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农业的发展是民生问题得以解决的基础。中国传统社会重农抑商,而步入近代后,不少人认识到了发展近代工商业的重要作用,但却忽略了中国本身仍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这一客观现实。在《拟创立农学会书》中孙中山先生明确指出:“诚以中华自古养民之政,首重农桑,非如边外游牧及西欧商贾强国可比。且国中户口甲于五洲,倘不于农务大加整顿,举行新法,必至民食日艰,哀鸿遍野,其弊可预决也。”[1]25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式,孙中山先生认为商业的作用虽然重要,但农业的发展亦不能忽视,即“以农为经,以商为维,本末具备,巨细毕赅,是即强国富兵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纽也”[2]6。同时,孙中山还认为,农业问题是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前提和关键,他说:“吃饭问题就是顶重要的民生问题。如果吃饭问题不能够解决,民生主义便没有办法解决。所以民生主义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吃饭问题。”[3]394
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认为农业的发展还关乎到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充分肯定了农业对稳定国家政权的重要作用。1912年3月在孙中山任临时政府大总统期间,其就曾强烈要求各地政府重视农业的发展,以维持社会的稳定,他说:“夫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若全国耕者释耒,则虽四时不害,而饥馑之数,已不可免。国本所关,非细故也。”[4]1924年8月17日,在作《民生主义第三讲》时,孙中山又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为例,说明了一个国家的农业生产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孙中山认为“德国之所以失败,就是为吃饭问题。因为德国的海口都被联军封锁,国内粮食逐渐缺乏,全国人民和兵士都没有饭吃,甚至于饿死,不能支持到底,所以终归失败。可见吃饭问题,是关系国家之生死存亡的”。[3]394-395
三、中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孙中山先生看来,虽然农业在中国当时和未来的国家建设和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中国的农业却面临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地不能尽其利,早在1890年孙中山就以自己的家乡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论述,“远者无论矣,试观吾邑东南一带之山,秃然不毛,本可植果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而无人兴之”[5]。其次是封建官府的腐败统治对农业发展带来的阻碍,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所有一切的灾难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官吏普遍的贪污,这种贪污是产生饥荒、水灾、疫病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武装盗匪常年猖獗的主要原因。”[6]此外,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亦认识到要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就必须改变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1899年孙中山先生在与梁启超谈及中国面临的问题时就曾提出,“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7]针对当时中国农业面临的严峻问题,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应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共同解决。总的来看,在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问题上,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主要包括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建设一个善治的政府,以及注意农、工、商业相互协调发展这四个方面。
在提高农业生产力方面,孙中山先生认为,只有做到耕耨有器、农务有学才能地尽其利。针对中国人多地少的状况,孙中山先生指出必须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农业耕作技术,才能更好地提高农业产量,最大程度地扩大农业种植面积。孙中山举例说:“如犁田,则一器能作数百牛马之工;起水,则一器能溉千顷之稻;收获,则一器能当数百人之刈。他如凿井滩河,非机列以液济其事;垦荒伐木,有器易收其功。机器之于农,其用亦大矣哉。”[8]11在《民生主义第三讲》中,他说:“中国几千年来耕田都是用人工,没有用过机器。如果用机器来耕田,生产上至少可以加多一倍,费用可减轻十倍或百倍。同时,用人工生产,可以养四万万人,若是用机器生产,便可以养八万万人。所以我们对于粮食生产的方法,若用机器来代人工,则中国现在有许多荒田不能耕种,因为地势太高,没有人灌溉,用机器抽水,把低地的水抽到高地,高地有水灌溉,便可以开辟来耕种。”[3]400而对于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孙中山早在1894年就对此进行了清晰的阐述,他说:“夫土地,草也,固取不尽而用不竭也,是在人能考土性之所宜,别土质之美劣而已。倘若明其理法,则能反硗土为沃壤,化瘠土为良田,此农家之地学、化学也。别种类之生机,分结实之厚薄,察草本之性质,明六畜之生理,则繁衍可期而人事得操其权,此农家之植物学、动物学也。日光能助物之生长,电力能速物之成熟,此农家之格物学也。蠹蚀宜防,疫疠宜避,此又农家之医学也。农学既明,则能使同等之田产数倍之物,是无异将一亩之田变为数亩之用,即无异将一国之地广为数国之大也。”[8]11然而,由于近代的农业机器、农业耕作技术的使用与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息息相关,孙中山先生认为要想更好地推动农业的不断发展,发挥农业机器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就必须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而在这一问题上,结合欧洲国家的经验,孙中山先生认为可以通过兴办农学堂、建立农艺博览会等途径进行解决。在《上李鸿章书》中,孙中山提出在农业发展上可以“先设农师学堂一所,选好学博物之士课之,三年有成,然后派往各省分设学堂,以课农家聪颖子弟。又每省设农艺博览会一所,与学堂相表里,广集各方之物产,时与老农互相考证”[8]18。同时孙中山先生亦强调农会在提升农民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在1895年的《拟创立农学会书》中孙中山先生又以欧洲例指出:“盖中华以士为四民之首,外此则不列为儒林矣。而泰西诸国则不然,以士类而贯四民。农夫也,有讲求耕植之会;工匠也,有讲求制器之会;商贾也,有讲求贸易之会。皆能阐明新法,著书立说,各擅专门,则称之为农士、工士、商士,亦非溢美之词。以视我国之农仅为农、工仅为工、商仅为商者,相去奚霄壤哉?故欲我国转弱为强,反衰为盛,必俟学校振兴,家弦户诵,无民非士,无士非民,而后可与泰西诸国并驾齐驱,驰骋于地球之上。”[1]24-25
在生产关系上,孙中山先生认为必须改变中国农村封建土地关系,做到耕者有其田。在中国传统封建制度下,土地占有情况极不平衡,往往是富者连田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对此孙中山先生早在1899年就与梁启超谈论过这一问题,随后在1902年在与章太炎探讨中国的革命道路时亦指出,“夫不稼者,不得有尺寸耕土,故贡彻不设,不劳收授而田自均”[9]。1903年孙中山正式将自己关于土地的思想概括为“平均地权”。在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平均地权作为同盟会的宗旨写入会章。关于平均地权的含义,《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这样解释道:“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10]虽然,孙中山先生平均地权的思想并不仅仅针对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但是,耕者有其田却是平均地权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上世纪20年代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孙中山先生更为重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经过孙中山先生审阅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这样写道:“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农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植荒檄,以均地力。农民之缺乏资本至于高利贷以负债终身者,国家为之筹设调剂机关,如农民银行等,供其匮乏,然后农民得享人生应有之乐。”[11]而在《民生主义第三讲》中孙中山先生则进一步指出:“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3]399总体上看,孙中山先生的耕者有其田思想是其平均地权思想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土地国有思想的反映,虽然在实现途径上,其要求通过赎买和民主政府统一分配土地的实现方式,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难以实现,但是孙中山先生的土地分配思想已经触及到了中国农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在其革命生涯的后期,孙中山先生已经开始注意到在革命过程中贯彻其耕者有其田的思想以取得农民对革命的支持,这是十分可贵的。
在政府的作用方面,孙中山先生认为由于农业自身投资大、周期长等特点,农业的发展往往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援助和引导,特别是在近代工业社会,政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就更为明显。孙中山先生对中国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在农业生产上无作为态度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认为“夫地利者,生民之命脉。自后稷教民稼穑,我中国之农政古有专官。乃后世之为民牧者,以为三代以上养生之事未备,故能生民能养民者为善政;三代以下,民间养生之事已备,听民自生自养而不在扰之,便为善政——此中国今日农政之所以日就废弛也”[8]10。因此孙中山认为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为此他指出应在政府中设立专门的农业机构。他说:“泰西农政,皆设农部,总揽大纲。”[8]10其作用在于“凡有利于农田者无不兴,有害于农田者无不除。如印度之恒河,美国之密士,其昔泛滥之患亦不亚于黄河,而卒能平治之者,人事未始不能补天工也”[8]10。他认为,“我国似宜专派户部待郎一员,综理农事,参仿西法,以复古初。”[2]5此外,孙中山还认为政府应当对农业生产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他说:“我们要用国家的大力量,仿美国的办法来消除害虫,然后全国农业的灾害才可以减少,全国的生产才可以增加。”[3]403-404
其次,孙中山先生认为农民的利益必须得到政府的有效保护,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国家。他说:“中国的粮食生产既然是靠农工(民),中国的农民又是很辛苦勤劳的,所以中国增加粮食的生产,便要在政治、法律上制出种种规定来保护农民。”“我们要增加粮食生产,便要规定法律,对农民的权利有一种鼓励、有一种保障,让农民自己可以多得收成。”[3]399
在农业发展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关系上,孙中山先生认为应当使农业的发展和其他产业相互促进,所谓“实业范围甚广,农工商矿,繁然待举而不能偏废者,指不胜屈”[12]。孙中山先生充分肯定了工业对农业的推动作用,他曾以浙江为例,认为“即就浙江而论,为产丝最富区域,如能联合邻省,若江苏,若安徽,自办工厂,以所产之丝制成绸缎,以供全国之用,则挽回利权,实非浅鲜”[13]。而对于中国由于交通不畅对边疆农业开发带来的限制,孙中山先生甚为遗憾,他说:“中国地大物博,如满洲、蒙古、西藏、新疆等处,皆是殷富之区,徒以无铁道,故全国不能受其利益。如美国新旧金山,昔及亦属荒凉,自筑铁道后,一变为繁盛之区。”[14]因此,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在于中国实业的整体进步,只有做到农、工、商、矿共同发展才能使得中国农业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即“欲谋实业之发达者,非谋一端可成效也;必也万般齐发,实能收效”[15]。
总的来看,孙中山先生的农业思想是对中国农业的地位、中国农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进行的全面思考,既结合了中国自身的国情,又反映了中国当时所处的时代特点。在如何解决当时中国农业发展这一问题上,孙中山先生将农业的发展和中国当时社会的整体进步相结合,充分反映了其作为一个伟大政治家的宏大视野,其当时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深入思考对于今天中国的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1]区凤墀.拟创立农学会书[G]//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2]孙中山.农功[G]//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3]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三讲[G]//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
[4]孙中山.令内务部通饬各省慎重农事文[G]//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233.
[5]孙中山.致郑藻如书[G]//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1-2.
[6]孙中山.中国的现在和未来——革新党呼吁英国保持善意的中产[G]//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89.
[7]梁启超.杂答某报[N].新民丛报,1906年第14号.
[8]孙中山.上李鸿章书[G]//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9]章炳麟.訄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206.
[10]孙中山,黄兴,章太炎,等.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G]//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297.
[1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G]//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120-121.
[12]孙中山.在上海与《民立报》记者的谈话[G]//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383.
[13]孙中山.在杭州督军署宴会上的演说[G]//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342.
[14]孙中山.出席中华民国铁道协会欢迎会发表演说[G]//王耿雄.孙中山史事详录(1911-191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332.
[15]孙中山.复李村农函[G]//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122.
(责任编校:李秀荣)
The Analysis of Sun Yat-sen’s Thoughts on Agriculture
HU Lian-yang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The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Beijing,100091)
Sun Yat-sen’s thought on agriculture came in be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emi-feudal and semi-colonial society of China.In Sun Yat-sen’s thought system,he thought that agriculture had an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livelihood and national security.To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in China,Sun Yat-sen proposed a comprehensive solution system including four aspects of pro-ductivity forces,relations of production,superstructure and the connection of agriculture to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which embodied his deep thoughts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semi-feudal and semi-colonial China.
Sun Yat-sen;view on agriculture;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K826.3
A
1672-349X(2012)04-0054-04
2012-05-08
胡联洋(1982-),男,河南信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农业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