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社会文学活动要素的变与不变——兼与欧阳友权先生商榷
2012-08-15贺孝恩
贺孝恩
(遵义师范学院 文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2)
论网络社会文学活动要素的变与不变
——兼与欧阳友权先生商榷
贺孝恩
(遵义师范学院 文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2)
欧阳友权先生研究网络时代文学发展特殊性的成果及价值是有目共睹的,但网络时代文学发展到今天的实践证明,欧阳先生的理论还是存在时代的局限性和个人的主观性。网络社会文学活动的文学艺术本质不会发生改变,但文学四要素内涵及其关系会发生变化。
网络社会;文学活动要素;变与不变
中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进入网络时代以来,到2010年,中国网民已接近4亿人口,在线阅读人群和宽带拥有量均占世界第一位。新的电子信息化传播媒介对文学发展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目前,文学网站、个人文学主页、门户网站的文学频道、电子文学期刊以及充斥于各大文学读书频道的原创文学竞赛、论坛写作和博客书写遍布在
网络的各个角落。在网上发表过作品的人数无法确切统计,仅全国文学网站签约作者的人数就已突破百万,5 000万读者通过网络、手机和手持阅读器阅读文学作品。网络时代不仅没有如当初一些人所担心的那样使文学走向消亡,反而由于
网络快捷简便的多媒体传输手段引发了新一轮的文学热潮,网络民众对文学的关注度和兴趣热情,已远远超越上世纪80年代文学黄金时代,他们正在开创当代中国文学的崭新时代。
一、欧阳友权先生深刻论述了网络社会对文学活动产生的影响
研究网络文学的著名学者欧阳友权在其所著《网络文学论纲》[1]里这样阐述网络社会对文学活动的深刻影响。
(一)文学的存在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媒介方式的变化。从远古时代的口头文学到纸质文学,文学被称为“语言的艺术”。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文学活动是文学史上的第三次变革,可以被称为多媒体文学,它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文学是语言艺术的定义,网络时代的文学不再单纯依赖文字语言,还有多媒体的声音语言和图像语言,不仅如此,还能借助一些新的硬件和软件让读者在电脑上直接体验到文学人物形象的心跳、体温、晕眩、过敏等微妙的心理变化,达成真正的审美通感。(2)文本形式的变化。文学作品不仅以书本、杂志、报纸为载体,更多的是以电子符号储存于电脑中,传输在互联网上。(3)文学类型的变化。网络文学的崛起使传统文学的艺术类型悄然发生着变化:文学与非文学,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的“四分法”,都已变得模糊。文学有向综合艺术发展的趋势。
(二)创作模式的变异
(1)创作手段的变异。简言之,网络时代的作家以机换笔,甚至利用电脑程序来辅助人工创作,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受到了挑战。(2)文学构思方式的变异。传统文学的构思主要是个人化的艺术思维,网络文学创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群体性艺术构思。(3)叙述方式的变异。传统文学叙述以文字语言为主,而网络文学则可以把文字语言叙述和声音表达、图片展示、音像画面融为一体,把平面叙述变为立体叙述,把叙述方式从有限变为无限。
(三)文学价值理念的调整
(1)在文学价值取向上由艺术真实向虚拟真实变迁;(2)价值尺度上由社会认同向个人会心转换。
(四)文学研究方法的变化
信息化时代首先大大加强了传统文学研究方法的效率,还直接形成了新的研究方法如定量化研究(这种方法可以使文学理论思维从假设、猜想、推断和模糊认定走向实证、准确、精密和科学化)和定性化研究(这种方法可以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水平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与欧阳友权先生商榷
欧阳友权先生研究网络时代文学发展特殊性的成果及价值是有目共睹的,但网络时代文学发展到今天的实践证明,欧阳先生的理论还是存在时代的局限性和个人的主观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过于注重文学传播的手段而轻视文学的本质。文学的本质是什么呢?文学即“人学”,属于审美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确证,是被视为审美的语言艺术。不管是口头文学、纸质文学还是网络文学,如果失去了上述几个方面的特征和意义,就很难被称为文学。事实上,电影电视存在了近百年,具有更能触动人的声、光、电的多媒体效果,但它们并没有取代传统文学,反而因此产生了一门新的文学学科——影视文学。网络作家们纵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能够让读者直接体验到文学形象的微妙的心理变化和审美通感,但它只是手段而绝不能改变文学的本质。正如著名作家张抗抗发出的疑问:“网络文学会改变文学的载体和传播方式,会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会改变作者的视野、心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但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改变文学本身?比如说,情感、想象、良知、语言等文学要素。”[2]我们不妨大胆设想网络文学作品不再主要依靠文字语言而主要靠声、光、电来表现,那这样的“文学”还能算文学吗?这样的网络“文学”还可能在文学作品类型之内吗?正如电影和电视剧一般意义上我们不把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类型,只有影视剧本我们才划入文学作品一样。欧阳先生此作出版后网络文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不以文字语言为主要媒介的网络文学作品并没有出现。第二,某些观点过于主观,轻视了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欧阳先生讲到网络时代文学的创作模式会发生变异,网络“作家”们会借助电脑程序以机代人来创造文学作品。事实上,即便是电脑技术真正发展到那一天,同样必须首先有作家提供原始创作文本或文学构思才可能产生出优秀的电脑组合作品,没有作家的参与,单纯的文字组合很难想象能创造出文学作品。再如他又认为网络文学在价值取向上会由艺术真实向虚拟真实变迁,其实不管是艺术真实还是虚拟真实,本质上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电脑网络只不过扩大了人类社会的生活空间而已。
三、网络社会文学活动要素及其关系的变与不变
因此,我们要讨论网络时代对文学的深刻影响就必须围绕文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否则很可能会得出极其错误的结论。其实,通过对网络时代文学活动四大要素及其关系的讨论,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网络时代对文学活动的深刻影响。美国著名当代文艺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3]一书中提出了文学活动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文学活动是这四个要素构成的整体活动及其流动过程和反馈过程。网络时代也并没有衍生出文学活动的第五要素,文学活动的流动过程和反馈过程也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这就为下文的论证提供了依据。
首先来看四大要素在网络时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作品”要素产生了深刻变化。纸质文学书籍和报刊杂志将会大幅度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电子书刊和文学网站、论坛、博客等形式。文学作品的媒介虽然仍以文字语言为主,但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会大大加深读者对文学形象的感知、认识和理解。当然,纸质文学书刊也并不会消失,一方面因为读者不可能在强光下阅读过长的时间,另一方面电子文档毕竟也有它不如书刊方便的地方。作品的数量会呈几何级数增加,作品质量差距会很大。有很多研究网络文学的学者认为网络文学语言整体倾向日常口语化、平庸化、世俗化、肉身化等特点,一些非文字的网络符号直接进入文本,成为文学文本的语言构成,文学向综合艺术发展。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其实早已出现的武侠小说、言情文学等通俗文学体裁的语言就有明显的平庸化、世俗化、肉身化的特点,这些特点显然不是由于电脑网络造成的,而是由作者和读者的阅读趣味和审美品味造成的。非文字的网络表意符号进入文本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只要人类交流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媒介仍以文字语言为主,我们就根本不用担心文学作品的文字语言会被网络表意符号所取代,正如古时候诗人写了诗还配图一样,只会增加文学作品的意味,绝不可能改变文学是文字语言艺术的本质。
第二,“作家”要素发生了深刻变化。作家的产生范围比过去更广泛,产生过程比过去更民主,作家的水平也会得到很大提高;群体作家大幅度增多,在网络空间里,作家们完全有可能组成团队创作优秀作品;有可能出现专门以服务电脑程序创作文学作品的职业作家,即这种作家并不是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者,只是为创作文学作品的电脑程序事先提供文字语言、思想精神、情绪情感、艺术手法、故事情节、文学构思等方面的潜后作家。
第三,“世界”要素的变化。文学作品反映的世界仍然是以人类社会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主体,但网络虚拟社会(仍是真实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时间、空间和人们的认知、情感)会扩大文学作品的反映范围,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文学本质的理解和思考。
第四,读者要素的变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趣味会发生很大改变。
其次,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主要表现在作家与作品及作家与读者两对关系。
网络时代之前的文学作品产生过程受到文学出版发行管理系统的限制,文学权威、编辑、出版商、书刊管理审查机构对文学作品的命运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就使得文学作品的评价机制过于狭隘,主观随意性很强,为平庸之作盛行于世提供了很多机会,而真正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作品由于评价机制的非文学因素影响会被埋没。这我们可以从当代一些文学现象来证明,比如某些著名文学刊物喜欢刊载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其实有不少数量的作品味同嚼蜡,读者多半看了一眼就不会再看下去了,这样的没有多少读者欣赏的作品反而被文学批评家们吹嘘为杰作,这种现象正是文学专制体制造成的恶果。网络为作家的自由平等竞争提供了一个平台,任何一个在网络上发表文学作品的作者都只能靠文学作品本身来说话,靠众多读者客观公正的评价来说话,网络对文学活动的巨大影响正是体现在它使文学活动向民主性、自由性和开放性发展,文学天才在网络时代更能脱颖而出,而欺世盗名的作家将无立足之地。
作家和读者的关系在网络时代产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家和读者能更方便地进行零距离互动式交流,大大促进了作家写作能力和读者阅读能力的提高。(2)作家和读者的关系会变得非常民主,改变过去基本单向的审美体验。过去作家通过书刊报纸发表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审美反馈很难真实把握,对作品的自我评价主观性很大,而在网络上发表文学作品,读者会迅速地反馈阅读后的审美感受,有利于作家更正确地反思自己作品的得与失;相反,读者通过书刊杂志阅读文学作品,除了作家对作品的介绍外,只能凭自己的审美能力进行品读,而在网络上阅读文学作品就不同了,读者可以就文学作品的诸方面直接向作者请教,大大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3)作家可以绕开出版商等中间机构直接实现自己文学作品的价值。作家的文学作品直接通过网民获得人气,因此作家创作时就会首先考虑网络读者的审美趣味而非出版商和当政者的利益,这样就为优秀文学作品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4)作家与读者严格意义上的界限变得模糊。网络时代的文学如果真能实现自由、平等和民主,任何一个有名气的作家都无法保证自己的作品篇篇优秀,而数量众多的读者随时都有可能创作出超过传统意义作家质量很好的作品来。这一点从近几年诗坛的发展情况可以得到印证,诗歌是最适应网络时代文学的一种文体,下面是《光明日报》所载的资料: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沉寂一时的诗歌再次活跃起来,迄今为止,诗歌网站、论坛、专栏和博客超过1万家。中华诗词协会成立之初会员只有1.6万人,2009年会员已达200万人。总体来讲,网络诗歌的写作特点是大众化、即时性和非商业性。网络诗歌(包括古体诗词)的写作人群分布最广、年龄差距最大、作者数量最多,每年产生约20万首作品。
上述资料有力地说明了网络时代传统意义的诗人地位受到了挑战,每一个诗歌爱好者都有可能写出非常好的诗歌来,决定是否是诗人不再靠几首好作品得来的名气而是凭作品本身说话,任何一个才华出众的诗人都无法保证自己的每一首诗都是杰作,任何时候在读者群中都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甚至是传世之作来。著名诗人于坚认为,“网络是非常好的东西,发表可以自由,直接面对读者,同时对诗人也是最大的考验。网络的活跃,也使得传统的诗坛日益被抛弃,当代诗歌最有活力的核心已经转移到网上。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编辑们的发表的特权受到严重的威胁,也使被编辑制度保护着的平庸作品的命运受到了威胁。”①于坚于2009年10月15日在成都芳邻旧事诗歌节“网络诗歌十年讨论会”上的发言。于坚的认识道出了网络时代传统文学体制正在被打破,作家和读者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作家如果不能持续地创作出优秀作品,便很难得到网民的认可。反之,过去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文学爱好者可能因为数篇(部)杰作而成为当红作家,这种现象已经初见端倪。韩寒、郭敬明等年轻人如果不是生活在网络时代,在中国前网络时代文学体制下,很难想象他们会成为知名作家。
总之,我觉得网络文学只应是新时代伴随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文学现象,把网络文学单独列为一种文学类型是没有意义的,正如前网络时代文学就有传统文学、通俗文学的区分一样,网络空间里同样存在各种不同的文学类型。把网络文学称作网络文学活动,能全面地反映这种新文学现象的本质,能够有效避免对网络文学概念无休无止的争论和辨析。因此,下文我用网络文学活动来取代网络文学这个概念,以期能更全面更本质地揭示网络时代文学发展的特殊性。
[1]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1-50.
[2] 张抗抗.网络文学杂感[J].作家,2000(5):11.
[3] 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郦稚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5.
Variability and Invariability of Literary Factors in Network Society——Consulting with Mr.Ouyang Youquan
HE Xiao-en
(School of Literature,Zunyi Teachers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Mr.Ouyang Youquan’s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literary development particularities in network era and their values are obvious yet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his theory ha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ime and individual subjectivity.The essence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network society literar-y activities will not change but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four literary factors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four will change.
network society;literary factor;variability and invariability
I206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349X(2012)04-0039-03
2011-11-15
贺孝恩(1971-),男,贵州遵义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责任编校:白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