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用能力现状调查

2012-08-15顾军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言语跨文化

顾军霞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用能力现状调查

顾军霞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文章是一项关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语用能力现状和存在的语用失误的调查,根据托马斯(1983)提出的“语用失误”的理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受试者的语用能力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然后提出一些对策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用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语用能力;语用失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频繁接触,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在这一背景之下,跨文化交际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主要的交际语言,英语被广泛使用进行跨文化交际。当前,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必要的组成部分,在外语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发展他们的语用能力。

为了了解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语用能力现状和存在的语用失误,笔者对洛阳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语用能力现状和存在的语用失误进行了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受试者的语用能力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然后提出一些对策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理论基础

“语用失误”由英国语言学家托马斯于1983年在“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中首次提出。她认为只要听话人所感知的话语意义与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或认为应该为听话人所感知的意义不同,就产生了语用失误。其危害性在于会引起操本族语者与外语学习者之间的误会,破坏人们之间的交际,使和谐的人际关系变得紧张。

托马斯把语用失误划分为两类: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前者涉及语言本身,与外语学习者的母语干扰有关,这类语用失误停留在语言层面,因而可以通过教学加以纠正和避免。而社交语用失误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引起的,涉及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人际关系的远近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它属于深层次的语用失误,一般很难通过教学直接改正。

托马斯对语用失误的分类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因此被多数学者采纳。尽管托马斯的二分法很实用,但它只能涵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而对于非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却无法解释。在托马斯之后,另外有一些学者对语用失误的分类更全面。陈治安把语用失误划分为三类:语言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和语用行为失误。语用行为失误是在托马斯二分法的基础上又增加的一种新的语用失误,指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一些非言语交际方面的语用失误 (陈治安, 2005)。把语用失误划分为三类,即语言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和语用行为失误,前两类从言语角度考虑,后一种从非言语角度考虑。这种分类更全面,更具有概括性。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失败的重要根源,可以反映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强弱。学生在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越少,他们的语用能力就越强。

二、语用能力测试

(一)研究内容

通过调查,我们试图解决如下问题:(1)洛阳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语用能力现状如何?(2)问卷中的那些语用问题学生能较好地回答?原因是什么?(3)对学生所犯语用失误的成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将对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语用能力提出建议。

(二)研究对象

为了了解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语用能力现状和存在的语用失误,本研究以洛阳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洛阳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共有220人参与了本次调查。在随机抽取的四个班级中,包括101名大一学生,A班共53人,来自政法系,B班共48人,来自数学系。在119名大三学生中,C班来自中文系,共62人,D班来自计算机系,共57人。

(三)研究方法

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测试内容包括30道选择题,10道判断题,每一小题2.5分,总分100分。选择题每题开头是一段简单的情景描写,注明谈话双方的社会地位和谈话的地点、环境等,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判断题要求受试者判断划线的部分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合适。

问卷中的问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何自然、阎庄,1986);《语用学概论》(何自然,1988);《语言与文化》(邓炎昌、刘润清,1989);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收集的语用失误。

问卷中的问题是根据以下原则选择的:首先,测试内容应该包括语言语用、社交语用和语用行为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问卷中是随机安排的;其次,问卷涉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容易被外语学习者误用的言语行为,包括问候语、称呼语、称赞语、禁忌语、祝福语、致谢语、道别语等。

(四)结果与分析

我们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分析。尽管仅仅通过这样的书面测试难以全面展示受试者的语用能力,但调查结果还是向我们揭示了很多信息。

1.受试者总体的语用能力情况

220名受试者中最高分是87.5分,最低分是32.5分。一般情况下,只有当一名受试者正确地回答了60%的问题,得到60分,他才被认为通过了测试。在参加测试的220名受试者中,78.5%的受试者(164人)的成绩超过了60分。也就是说,在这次测试中,超过2/3的受试者通过了测试。此外,A班、B班、C班和D班的平均分分别是65.896、65.885、71.169和63.860。这些数据表明:洛阳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大多数人能够正确地回答一些基本的语用问题,他们的语用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调查结果同时表明,英语教学还有很大的空间把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到更高水平。此外,在220名受试者中,有21.5%的受试者的成绩介于32.5分和60分之间。这就表明测试对这些学生来说很难,他们的语用能力较低。因此,在培养他们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

2.受试者语用能力的优势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一些问题的正确率超过了90%,这些问题涉及到称赞语、问候语、禁忌语和拒绝邀请等方面。这就表明受试者已经积累了一些语用知识,能够按照西方人的习惯,根据具体的语境做出合适的应答。

为什么受试者能够较好地回答这些语用问题?首先,在关于语用失误的文章中,与这些方面(问候语、称赞语、禁忌语等)相关的语用失误经常被提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了重视,学生对这些语境很熟悉。其次,东西方文化有一些类似之处,比如礼貌。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任何一种文化里,人们都普遍认为应该对别人有礼貌,尊重别人,要给对方留点面子。因此,当学生遇到涉及到东西方文化相似点的问题,他们一般也能较好地回答。最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交流的加强,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同西方人交流,有了更多的渠道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因此也就能够按照西方人的习惯去说话和行事。

这就表明日常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帮助他们避免语用失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3.语用失误及其主要来源

尽管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受试者能够较好地处理一些语用问题,但同时也反映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语言能力不足。受试者不能很好地回答语言语用能力方面的一些问题,这就表明:如果英语学习者语言知识缺乏,一方面他们不能得体地表达自己,另一方面他们也不能正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并最终导致交际的失败。因此,英语学习者一定要注意不断积累语言知识,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第二,缺乏基本的语用知识。语用原则能够指引我们进行合适、恰当的跨文化交际。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能够帮助人们准确地表达语用含义,从而使言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使谈话双方互相了解、共同配合的愿望得以实现。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受试者缺乏基本的语用知识。

第三,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调查结果表明:对于教学中教师经常强调的一些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例如称呼语、恭维语、问候语、禁忌语和拒绝邀请,受试者能够按照西方的文化去行事可以避免从母语向目标语的负迁移。而对于一些不熟悉的话题,受试者容易出现语用失误。中西方文化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只有通过更多的接触真实可信的英语语言环境和学习材料,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才能更多地了解西方的文化,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才能按照西方的方式去说话、行事。

第四,缺少非言语交际知识。人们不仅仅通过有声语言进行交际,也通过表情、手势和其他的身体语言向周围的人传达信息。身势语和有声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与本民族的文化紧密相连。缺少非言语交际知识,意识不到中西方身势语的差异同样会导致语用失误。在问卷中,有六个小题是非言语交际方面的,这几个问题的正确率较低,这表明大多数受试者缺乏非言语交际知识。

4.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为了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差异的敏感程度。要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学生就要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在我们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做到“知己知彼”。在课外,学生也应有意识地进行大量相关的课外阅读来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以弥补有限的课堂教学的不足。

第二,教授学生文化知识。首先,要让学生从宏观上去了解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信仰、价值观等;其次,要向学生介绍中西方日常言语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包括问候语、致谢语、恭维语、称谓语、祝福语、禁忌语、道别语等方面;此外,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也应该被重视。对比法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教授文化的重要方法。通过对比本族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学生能够更容易地了解两者之间的异同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不同之处。

第三,教授学生语用知识。教授语用知识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一些基本的语用原则和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都可以介绍给学生,这些原则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合适、恰当的跨文化交际。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把一些具体的言语行为模式,例如:如何恭维、如何致歉、如何开始和结束谈话介绍给学生。通过介绍这些具体的、真实可信的例子,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1]Thomas,Jenny.“Cross-culture Pragmatic Failure.”Selected Reading for Pragmatic.[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3:677-714.

[2]陈治安,李力,刘承宇.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汉英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6):52-57.

[5]何自然.语用学概论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G642

A

1673-0046(2012)4-0130-02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言语跨文化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