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公共选修课的资源建设和管理——建立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一种工作机制

2012-08-15徐坤山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机制人才

徐坤山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江苏泰州225300)

对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及其现实和长远的意义,全社会以及研究者们多有论述和呼唤[1-3]。我院在深化“大爱育人”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适应社会的呼唤,提出了优秀拔尖人才培养这一重大研究课题,鼓励全院教师加强研究、努力实践,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具备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品质、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健康体魄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优秀拔尖人才。

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工作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层面,需要学院在顶层设计上明确其工作目标和实施途径。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学院一般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突出人才的“拔尖”和“特长”,因此,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工作目标必须紧紧盯着这样的要求,寻求工作路径或实施途径,建立相关工作机制。我院已经明确或者正在研究优化实施优秀拔尖人才工作的多条途径,诸如大学生社团的建立和管理、大学生技能竞赛平台的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的实施与管理、设立导师制、加强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与管理等。

一直以来,公共选修课作为全校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具有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的特点。有人认为公共选修课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职业关键能力培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阵地[4]。如果把公共选修课定位成为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途径,那么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明确目标、正确定位、建立规范,才能使得工作落到实处,克服当前公共选修课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病。既然如此,公共选修课资源的建设与管理作为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机制,努力构建、潜心完善、切实运行这一机制就非常必要。而公共选修课资源的建设与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需在明确其对于高职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工作意义的基础上进行。

1 建立开设公共选修课课程的激励机制

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公选课教学资源更是如此。有调查认为,更多的高校里公共选修课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不被师生重视,教师开课是为了满足工作量的要求,学生选课是为了满足学分的要求,由于公选课开设对象是全校学生,公共选修课上课时间只能安排在晚上和双休日。这些情况造成公共选修课离人才培养工作的一般要求相当遥远,更不用说拔尖人才的培养了。这些情况表明,要想公共选修课成为拔尖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加强公共选修课资源的建设与管理,首先必须建立开设公共选修课课程的激励机制。

开设公共选修课课程的激励机制应当照顾两个方面,一是鼓励具备开设条件的教师要积极申请开设公共选修课,我院曾不成文地规定:高级职称人员要开设公共选修课,这一口头激励措施,虽然一定程度上督促了部分高级职称教师,但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教师更多的是怀着应付了事的心态。二是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这几年学院为了鼓励教师开设公选课给予开设公选课的教师50%计划课时的补贴,是基于公选课开设时间和开发新课程考虑的。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需要全院师生认识到公选课在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等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意义,对教学效果好、在拔尖人才培养工作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职称评审、工作量补贴、评优评先方面给予奖励和优先,对于教学效果差、应付了事混课时的教师不但不予补贴和奖励,还应给以警告和处分。

2 建立公共选修课的遴选机制

有部分教师申请开设公选课是为了应付了事或是为了混课时,申请开设的公选课偏离公选课开设的目的和要求。基于此,建立公共选修课的遴选机制很有必要。教务处需要成立动态的公选课课程设置评审小组,对申请开设的公选课进行审核评审。评审指标应关注教师的开设资格和相关专业及业务背景,关注开设课程的教学软、硬件条件是否满足,关注是否面向全院学生开设、满足跨专业、年级的选课要求,更要关注是否在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大有裨益。不少研究者呼吁:那种“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混课时,学生为了尽到听课义务-混学分”的公选课“不如不开的好”,看来公选课的遴选应当“宁缺勿滥”。

3 建立公共选修课的立项建设、精品评价及退出机制

建立优质、丰富的公共选修课资源是拔尖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要做好这一基础性工作,必须建立公共选修课的立项建设、精品评价及退出机制。

鉴于公共选修课的特别定位,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宜列入学校专项建设计划,采取精品公共选修课遴选建设方案,借鉴国家、省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把着眼点放在课程是否具有拔尖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内容和特色,放在公共选修课的应然功能和拔尖人才的特征交汇点上考量,建设完成的精品公共选修课必将成为学校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阵地,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远的效应。教学管理部门必须根据优秀拔尖人才基本特征和培养要求建立切实可行的精品课程公共选修课遴选标准,真正使公共选修课成为优秀拔尖人才培养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途径。

公共选修课的退出机制满足公选课“宁缺勿滥”的要求,如何将那些混课时、教学效果差的公选课从公选课系统中退出、形成怎样的退出机制值得认真研究并付诸实践。不可忽视教师通过自我评价自动退出的机制,由教学管理部门监控形成的退出机制也有必要。教学管理部门对公共选修课的监控会发现一些不合理的课堂情形,如“学生的到课率低得惊人”、“课堂上学生从后排坐起前面的座位却空空如也”等描述的情形[5]。对多次发生这些现象的课程,有些教师会自我觉醒自觉退出,但教学管理部门的警示退出机制对公共选修课的管理才更得力。

加强公共选修课资源建设和管理必须要有机制,建立这样的机制正是为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推力。

[1]张建林,廖文武,樊智强,等.大众化时期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校培养之道[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5):98-103.

[2]国旗,李祖超.美英日三国拔尖创新人才德育内容与途径比较分析[J].理论月刊,2010,(10):153-155.

[3]高东磊,周刚,王强.我国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与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2):8-11.

[4]罗小芳.从课程关系看高职公共选修课的价值定位[J].职教论坛,2011,(8):17-19.

[5]曹云亮.群体动力学视域下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与管理问题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6):103-105.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机制人才
人才云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