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机电类优秀拔尖人才培养途径探析

2012-08-15李曙生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机电类竞赛学院

李曙生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泰州江苏225300)

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目前已在本科院校全面展开,并形成了诸多宝贵的经验,但针对高职院校的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可以借鉴的培养模式和途径相对较少[1]。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支撑着国家创新体系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为保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优秀高技能型拔尖人才,迫切需要对高职院校的优秀拔尖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实践探索,形成有益的经验。

对于机电类专业来说,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途径已成为机电类高职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因此,本文根据机电类专业优秀拔尖人才的特点,提出机电类优秀拔尖人才的三种培养途径,探索一条具较强可操作性的机电类专业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之路。

1 优秀拔尖人才的能力特征

欧美等国外大学一直以来有着自由教育的传统,一贯重视培养对象的创新性。20世纪初,弗莱克斯纳就提出大学教育应培养社会的精英,使其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探究问题的兴趣、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推进各种具体事务的能力[2]。通过参阅相关文献,笔者暂将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的能力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3,4]:第一,具有较好的身心素质;第二,具有较好的科学人文素质;第三,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第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第五,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第六,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为此,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在培养优秀拔尖人才过程中,须注重为学生创设开放共享的创新环境,引导学生探索自主式学习,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 基于专业优势,以特长生培养工作室为单位培养优秀拔尖人才

为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机电类优秀拔尖人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近三年来开始基于专业优势成立不同类型的特长生培养工作室,例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CAD/CAM、机器人技术、机电控制等工作室。工作室的培养目标为增加学生的学习途径,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帮助他们养成“做中学”的学习习惯,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促进其个性发展和特长发挥[5]。

各特长生培养工作室在由低向高的培养过程中,根据培养计划对培养过程统筹优化,提前进行跨阶段综合训练,使得优秀拔尖人才及早创新,争取达到更高的专业实践水准。特长生培养中讲授的相关课程既强调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工程实践要求;既注重基本概念,又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近三年来,学院机电类专业在特长生培养过程中通过积极引导,共申请成功9项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逐步形成了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系统训练基础平台。

3 基于技能竞赛,以创新基地为依托培养优秀拔尖人才

学院的机电类专业已开办了机器人技术、PLC、CAD/CAM、单片机、自动控制、数控技术等创新基地。这些基地为学院优秀拔尖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衡量一所高职院校的优秀拔尖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不同类型的大型技能竞赛加以检验。因此,打造一支优秀的技能竞赛队伍成为科技创新基地的重要使命。机电类专业以“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全面提高优秀拔尖人才的科技人文素质”为宗旨,集中师资、实训条件和科技项目等资源,着力打造一支备战各类高水平技能竞赛队伍[6]。

不同类型的创新基地选择不同内容作为创新教育的实训内容,同时,在培养方式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同阶段学习不同的工程知识和开展相应的能力训练。整个创新培训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工程实践基础培训阶段;第二阶段是工程实践应用阶段。第二阶段中具体内容和形式有:组织学生结合专业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创新技术应用开发;安排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组织学生申报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推荐学生到科技项目组参与各类纵、横向项目。

机电类专业创新基地通过多年的实践,已成为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的实践基地;成为支持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及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的实践基地;成为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教育的实践平台。基地采用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方式,初步建立了机电类优秀拔尖人才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取得了多项成果。近3年,机电类专业学生获得省竞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其中:指导学生参加省级机器人大赛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指导学生参加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二等奖3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自动线安装与调试大赛,获三等奖1项。

4 基于项目,以导师制培养优秀拔尖人才

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只有在相关项目的参与过程中,融入相关高水平导师的团队中,才能真正将团队协作精神、现代职教与工程学习理论融于实践中[7]。团队的组建可以学生为主体,高水平导师为主导,以综合素质开发、兴趣培养以及情商教育等为目标,系统制定团队学习及项目研发计划等,构建一种充满互动、探究等健康向上的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方式。

在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以导师制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的活动在不同专业有着不同形式的推进。例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杨六顺老师创办的“PLC教师工作室”、张斌老师创办的“CAD/CAM教师工作室”等。培养实践证明,相关的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活动为优秀拔尖人才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一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这些优秀学生不仅在所在院系,而且在全国及省级技能竞赛,以及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均取得了佳绩。例如,杨六顺老师基于其开展的横向项目“汽车发动机转子生产线的自动控制”,组建了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团队,组织学生以该横向项目的相关技术申报成功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并指导学生参与了该项目开发的全过程,锻炼了多名不同年级的优秀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工程实践开发能力、装备安装与调试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导师制下的优秀拔尖人才团队基于不同年级优秀学生的梯队形成新老队员的优势互补,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团队锻炼的优秀学生,由于具备了较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且具有一定的项目经验,从而具备了较强的职业竞争力,深受企业欢迎。

5 结语

本文选取了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优秀拔尖人才的三种培养途径进行研究,并对三种培养途径的培养目标与效果进行了阐述,初步形成了机电类专业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体系。

[1]张晓倩.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2011,(7):11-12.

[2]衡翠,李丹,移峥峰.论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商贸工业,2011,(17):118.

[3]林崇德.从创新拔尖人才的特征看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J].北京教育·德育,2011,(1):9-11.

[4]秦书生,韩雪冰.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探析[J].党史文苑,2010,(6):22-23.

[5]金祥雷,姚岚,付景川.推进三个创新、构筑四个平台致力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1,(Z2):51-52.

[6]王迎军.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9-11.

[7]张新科,王斌.高职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设计[J].职教论坛,2012,(5):80-82.

猜你喜欢

机电类竞赛学院
基于Spring Boot的机电类特种设备风险防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更正启事
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工作中的沟通探讨
接地技术在机电类特种设备中的应用及检验
创新思维竞赛(3)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创新思维竞赛(6)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