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人教版)教材人物选取的偏失及矫正

2012-08-15梁发祥韩兴儒

关键词:社会公众思想品德农民

梁发祥,韩兴儒

(甘肃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甘肃定西743000)

教材是学生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影响源,“由于教材的权威性以及为考试而进行的重复学习,使得教材成为学生印象最为深刻的文本”[1],学生对于世界、社会以及人的认识往往始于教材。教材中的人物作为学生的参照群体,其职业身份、性别角色、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都对学生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形成人格特征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社会角色的形成。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人物选取总体体现了教材编写规律和要求,但在人物的职业身份、性别、民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偏向,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存在的偏向

人物选取存在“去农化”倾向。一是教材选取的农民身份(职业)人物数量偏少。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选取的人物中,农民身份(职业)的人物很少,所选取的个别农民形象也带有农民落后等社会刻板印象。二是教材中人物活动的农村场所偏少。在教材中,绝大部分人物具有明确而具体的活动场所指向,但这些场所基本没有农村。

社会公众人物选取存在性别失衡倾向。“社会公众人物就是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或社会知名度的人物,包括公共官员和非政治性领域各行业的知名人士(如歌星、影星、院士、劳动模范)等。”[2]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社会公众人物,但存在着性别失衡倾向。一是教材选取的社会公众人物男性多于女性。在初中《思想品德》(人教版)的整个五册教材中共涉及社会公众人物152人,211人次,其中男性145人,201人次,仅仅有居里夫人、邓颖超、张海迪、任长霞、邓亚萍、赵雪芳、韩素云7位女性出现10次,在七年级(上)和八年级(上)两册教材中没有一位社会公众女性。二是教材选取的男性社会公众人物的职业范围宽于女性。维基百科将人物按职业可分为政治军事、宗教信仰、经济实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程技术、文化创意、运动休闲和特殊人物等一级类[3]。初中思想品德选取的男性社会公众人物涉及所有一级类,但由于女性数量所限,明显难以涉及所有一级类别。

少数民族人物偏少且没有标示民族成份。初中《思想品德》(人教版)教材中共有中国籍社会公众人物99名,其中少数民族只有向警予(土家族)和邓恩铭(水族)两位,但都没有明确标明其民族。

二、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而人物选取中存在的偏失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一)不利于学生平等职业观的形成

真正和谐而充满生机的社会应该是平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同个体的发展不会因为身份(职业)的缘故而受到阻碍。教材人物选取方面的“去农化”倾向,会导致学生对农民和农村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不利于学生平等职业观的养成。一方面,城市学生形成农村落后及农民愚昧的认识,产生对农民的歧视,忽视甚至漠视农村及农民的现状,不利于其平等职业观的确立,从而使其最终也成为职业不平等的受害者。另一方面,农村学生会形成一种自我排斥农村、渴望过上城市生活的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榜样对学生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在学校情境中,学生获得榜样的途径主要来自教材,但由于教材中农民出现的频度低于其他职业,使得农村学生很难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找到榜样来效仿并激励自己,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步履迟疑,不愿生活在农村并为农村服务。“根据零点调查公司对辽宁、河南等十一个省市的农村进行的农民生活形态研究,60.7%的被调查农民希望下辈子是个城里人。”[4]调研数据显示:“愿意回农村定居的农民工只占8.8%。只有7.7%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回农村定居,而老一代农民工的比例为13.3%。”[5]这种现状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批评旧教育时所说的:“中国向来所办的教育,完全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繁华,看不起务农。”[6]

(二)不利于学生平等性别观的形成

性别平等的观念并非天生,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思想性较强的《思想品德》教材是学生形成性别特征认识的重要渠道,弥漫在教材中的社会性别观念无时不在塑造着受教育者的性别文化和性别特征。中学时期又是青少年性别特征认识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所接受的性别文化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刻影响。教材中社会公众人物选取存在的性别失衡现象,不利于学生平等性别观的养成。

首先,对女生产生不良影响。一方面,导致女生缺乏可资效仿的偶像性榜样。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榜样对学生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因为他们的许多态度都是通过模仿榜样的行为产生替代性强化而获得的。由于教材所选取的社会公众人物中女性出场频度低于男性,致使女生很难找到偶像性榜样来激励自己。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女生产生性别自卑感。如果单独审视某一篇课文,似乎没有哪一篇的性别倾向严重到足以导致女生的低自尊,但整套教材内容作为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元素,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长期耳濡目染于性别失衡的教材体系里,会导致女生产生内化的性别自卑感。

其次,对男生产生不良影响。一方面,如果过分强调男性地位,男生一味接受男性优越观,往往会给男生造成心理压力,并造成一些心理问题,以致通过某些非正常途径去排解压力。另一方面,教材过多地把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进行性别划分,潜在地影响了男生参与家庭生活的积极性。

第三,强化了传统的性别偏见。性别偏见作为社会偏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政治、经济、历史和心理等各种因素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并深深地扎根于社会生活之中,进而对社会、政治、经济和人们心理带来许多消极影响。教材中存在的性别偏见不但巩固和加深了学生的性别偏见,并对青少年学生性别文化观念的形成会产生不良影响,使学生无形中形成关注男性的思维定势,它不但使女生在成就动机等方面受到自我期待因素的限制,而且使所有学生在男女两性关系的看法上停滞于传统观念,忽视女性在历史上的客观存在,无形中藐视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强化了社会对两性的定型看法,引起社会意识不平衡,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和支配下,男女之间的原有不平等不断加剧,由此进而强化社会的性别偏见。

(三)不利于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构建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国所有民族(即中华民族)的文化总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指出:“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不仅包括中原汉民族的文化,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由于教材中少数民族人物数量偏少,一方面,无法满足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人物及历史知识的渴求。“当有些少数民族学生在通过社会其他途径接触到本族的历史文化信息时,有时会产生‘教科书歪曲了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和信仰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等想法。”[7]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形成正确认识。这样,不利于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意识的建立,也不利于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构建。

三、矫正措施

首先,加强中小学教材理论研究,为教材人物选取提供理论指导

近些年,中小学教材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界关注的范畴之一,且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教材研究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主要侧重于宏观层面研究,微观层面的探讨比较缺乏;中小学教材研究大多偏向于语文、数学等大科目,其它小学科的研究比较缺乏。”[8]特别是《思想品德》教材研究更加微乎其微。因此,理论工作者要积极开展中小学教材研究,特别要加强对各学科教材的全方位研究,为教材人物选取等工作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其次,完善中小学教材的编、审、选制度,通过制度规范教材人物选取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中小学教材的编审选制度,但为了更好地解决教材选取人物职业身份、性别角色、民族构成方面不平等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具体来看,出版社在制订教材编写方案时,应该把人物选取原则明确地规定为选文标准之一,并列出人物职业、性别、民族及出现场所等方面的量化清单,还应邀请相关专家参加统稿,以保证编写方案得以完全落实。在教材审查过程中,既要有意识地审查每本教材选取人物的职业身份、性别、民族等方面的倾向,更要从整套教材的高度审查,以防止整套教材中可能产生的“累积效应。”[9]还应建立特约审稿制度,邀请出版社外的相关专家审稿。从教材选用方面看,教材的最终使用者是学生,但中小学生没有能力来评判教材的优劣,在教材选用方面应尽可能倾听家长的意见。

第三,教材编写者应树立平等的职业、民族、性别观,保持教材选取人物的均衡

在我国,教材编写者以具有城市生活背景的男性和汉族居多,在他们的观念中自觉不自觉地积淀了城市文化、男性中心及汉族中心的“陈见”,编写教材时会有意无意地受其影响。因此,教材编写者要力图摒弃陈见,树立平等的职业、性别及民族观念,将优秀的农民、女性及少数民族人物选入教材。只要认真而理性地分析就会发现,在我国,可选入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农民、女性及少数民族形象是丰富的。如创立“海选”这种基层民主形式的吉林省梨树县梨树乡北老壕村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率先搞起生产责任制的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等等,以及三次跳入海中抢救与自己素不相识的落水者而不幸遇难的农民工魏青刚、面对轻生女孩第一个跳入水中救援却再也没有上来的农民工朱柱等等,他们身上体现出了改革创新和舍生取义等崇高精神。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11个部委联合组织开展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中就有李四光(蒙古族)、向警予(土家族)、关向应(满族)等16位少数民族人物和刘胡兰、江姐、张海迪等34位女杰。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坚持理想,艰苦奋斗、敢于胜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这些农民、女性及少数民族群体或个体完全有资格入选《思想品德》教材,让他们成为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和成长道路上的路标。因此,教材编写者要树立平等的职业观、性别观及民族观,抛弃“陈见”,有意识地去观照农民、女性及少数民族人物,把他们中的优秀代表选入教材。

[1]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

[2] 蔡恒.网络信息隐私权保护中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3] 维基百科.人物分类方法[EB/OL].2009-08-09.

[4] 肖万春.农民“去农村化”现象的正面意义[EB/OL].农网快讯,2004-02-03.

[5] 郭少峰.数据显示9成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回乡[N].新京报(北京),2011-10-31.

[6] 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在上海青年会的演讲[C].陶行知全集(第二卷)[A].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7] 马戎.如何开展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建设[N].中国民族报,2010-09-17.

[8] 张三花.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研究,2005(5).

[9] 陈雨亭.我国中小学教科书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3(3).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思想品德农民
选择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符合课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