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合群素质的基本构成

2012-08-15王传礼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合群适应能力品德

王传礼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理论部,河南郑州 450053)

论大学生合群素质的基本构成

王传礼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理论部,河南郑州 450053)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合群是人的本质要求,只有在一定的群体中,只有依靠“合群”,才能确证人的本质、实现人的发展。合群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合群素质就是大学生实现合群所必备的相关品质、特性和能力,具体包括合群意识、合群品德、合群能力三个层面。

合群素质;合群意识;合群品德;合群能力

大学生合群素质就是大学生实现合群必备的技能,主要包括合群意识、合群品德、合群能力。其中,意识是人类区别于动物之所在,人的任何行为无不受到意识的制约和引导,合群意识是大学生合群素质的基础,是合群行为产生的前提;合群品德是大学生合群素质的核心,是大学生实现合群的必备条件,合群能力是大学生合群素质的关键。大学生只有掌握了合群必需的相关技能,才能促进合群行为由观念形态向现实状态转变。

一、合群意识

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人的行为总要受到意识的支配和指导,人的意识总是要转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意识是人类所有实践活动须臾不可相离的驱动力量。培育大学生合群素质、促进大学生向善合群,必须首先确立大学生的合群意识。合群意识是大学生合群素质的最基础的内容,大学生合群意识主要包括主动意识、协作意识、互利意识等。

(一)主动意识

主动意识是生活在群体中的人必不可少的一种意识,是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种积极、自觉、主动的精神状态。“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因此,主动意识是大学生合群意识的首要内容,主要是指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群体活动、融入群体生活,主动乐群善群的意识。

1.主动参与群体活动、融入群体生活。主动参与群体生活是塑造人们思想行为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大学生合群素质中,必须要首先树立主动意识,彼此之间主动沟通、相互协调,在群体生活中培养感情、锤炼品格、锻炼能力。实际上,主动参与本身就是人们合群的基本表现。因此,主动参与既是大学生合群教育的有效途径,又是大学生合群素质的基本内容。

2.主动发展自身素质。即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觉主动地培养合群品德、发展合群能力。大学生合群素质蕴涵大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在实践活动特别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自觉主动地完善合群品德、提高合群能力、促进合群素质的不断发展。

(二)协作意识

协作意识就是群体成员间的分工协调、团结互助的思想意识。协作是大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个人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协作意识主要包括大学生在群体生活中的团结互助意识和分工协作意识。

1.团结互助意识。团结互助意识是大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合作共进的思想意识。团结互助是人类崇高的道德意识,是社会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讲“仁爱”、行“友善”、重“人和”的传统。有无团结互助的道德风尚,是判断一个群体是否健康、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

2.分工协作意识。分工协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如马克思所说,“单个劳动者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一不可分割的操作……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因为“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2]对大学生成长发展而言,分工协作是其必然途径。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正如“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里才不会干涸”一样,一个人也只有在群体中,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分工协作中才能促进自身发展、实现自身价值。

(三)互利意识

互利,即互相有利、彼此收益。只有树立互利意识,才能增强大学生合群的主动意识、持续大学生合群的协调意识,促使大学生合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是因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互利意识包涵着大学生正确认识利益、尊重别人利益、正当获取利益、实现互利共赢等基本方面。

1.正确认识利益。利益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一切社会关系的形成,都是以利益为基础的。正确认识利益不仅要认识到利益的重要性以及人们追求利益的必然性,而且要认识到人们不仅有物质利益需要,更有精神利益需要,而无论是物质利益的实现还是精神需要的满足,都必须在群体中方能实现。

2.尊重别人利益。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利益,是对应于人类社会的整体需求,而不是单单指某个人的个人利益。为了实现每一个人的利益,必须维护人类整体的利益。这就要求人们互相尊重彼此利益,既认识自身利益,又尊重别人利益。在相互尊重中,相互支持与合作,实现合群,促进发展。

3.正当获取利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4]但利益的获取一定要使用正当的手段,不能为了眼前一己私利,而损害别人利益、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要自觉做到个人利益获取的同时不危害别人利益、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4.实现互利共赢。互利共赢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剧,使人们之间已经联系成一个不可分割、荣辱与共的集合体。互利意识要求大学生树立互利共赢的意识,并积极践行这种观念,在相互沟通交流中做到既促进自身发展、又有利于别人进步;既提高个人素质,又增强集体力量。

二、合群品德

合群品德是人们合群过程中必备的思想道德。大学生合群品德是大学生合群的必备条件,其意义不仅在于保证大学生合群的正确方向和正确方式,如果不具备合群品德,那么任何合群行为便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也不会持久。大学生合群品德主要包括诚信、宽容、奉献等。

(一)诚信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人们对诚信推崇之至。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际和睦、社会和谐的基础因素。没有诚信,则会相互猜疑、彼此欺诈,影响到朋友之交、群体之睦、国家之稳。所以诚信是人们与人交往、实现合群的前提,是大学生合群必须具有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合群素质中,诚信首先要求大学生求真不欺,即真诚,待人以诚、不欺人、不自欺,与人为善。以善良的愿望、真诚的态度与人交往。与人相处共事应坦诚相见、脚踏实地、尽力而为,不敷衍塞责、自欺欺人。其次,要求大学生言行一致。言行一致是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人是否有诚意、是否守信用,只从语言本身是无法判定的,必须将语言与行动相联系,“听其言而观其行”。最后,诚信要求大学生相互信任。人总是一定群体中的人、一定关系中的人、一定社会中的人,离开了他人,任何人将无法生存,而没有彼此的信任,人与人就无法建立任何联系。诚信素质最终是使大学生既要信任他人,又要赢得他人信任,形成彼此互信,促进和睦合群。

(二)宽容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宽容是一种优秀品德,它体现了人的一种心境和态度;宽容也是一种行为方式,它是人们为人处事的绝妙策略。在合群素质中,宽容素质包含着大学生相互理解、彼此悦纳的良好品格,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生活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方式。

1.相互理解、彼此悦纳的良好品格。宽容要求把理解放在首位,使大学生能够做到“将心比心”,乐于理解,善于理解,以一颗包容接纳之心对待他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仅仅看到别人的短处和不足,更不能为了一己之私故意诋毁别人,而应该以一颗宽容悦纳之心加强理解。

2.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生活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宽广豁达;对自己精益求精,对别人万毋苛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方式。宽容不仅是对他人的包容,更体现为“推己及人”。这就要求大学生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别人的利益;关心自己发展的同时,也要关心别人的发展;自己不想做的、不愿承受的,也不要强迫要求他人。要学会推己及人,把他人和自己同等看待。

(三)奉献

奉献,其实质就是人们在处理个人、集体、社会之间关系时体现的一种优秀品质。它旨在维护社会利益、群体利益、他人利益,并在维护社会利益、群体利益、他人利益时,自觉让渡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奉献是共产党人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自然也是大学生基本的合群品德。在大学生合群素质中,奉献就是指大学生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乐于奉献的精神和自觉奉献的精神。

1.无私奉献的精神。奉献与无私相连而生,心底无私,才能全心奉献。奉献本身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和道德行为,不含有任何功利的思想,所以,不能“把奉献当作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和手段,而是把它看成是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5]

2.乐于奉献的精神。奉献不是一种工具和手段,而是一种道德品质、道德追求。但不能因此把奉献看作沉重的负担。而应该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成为人们精神愉悦的满足方式,做到以奉献为乐。

3.自觉奉献的精神。自觉奉献,就是指大学生心甘情愿地去奉献,而不是受了强迫、为了面子等各种原因违心地奉献。只有确实树立了无私奉献、乐于奉献、自觉奉献的精神境界和高尚品德,才能更好地处理个人、集体、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合群能力

合群能力就是大学生合群所必备的能力。实现大学生合群需要大学生具有合群必需的能力技能。大学生合群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适应能力、沟通能力、选择能力等。如果大学生不具备这些合群必需的能力,那么任何合群行为都不可能发生。因而可以说合群能力是大学生合群素质的关键内容。

(一)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是大学生重要合群素质。所谓适应能力,就是作为个体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能力。适应能力一方面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是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社会环境瞬息万变,社会信息浩如烟海,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作为社会储备人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必须具备适应能力,才能在困难面前从容应对,在成绩面前淡泊名利;才能有效缓解精神压力,防止心理失衡,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游刃有余。另一方面,适应能力也是大学生实现合群的基本能力。合群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与群体相一致、相协调、相适合等。只有具有强烈的适应能力,大学生才能更好地与人共处、与环境共生、与社会共进步。对于大学生合群素质而言,适应能力包括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思想行为适应能力等等。

1.心理适应能力是适应能力的基础内容。心理适应能力要求大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处于何种环境之中,面对何事都能做到处变不惊、宠辱无意、从容镇定的心态。

2.环境适应能力是适应能力的主要内容。所谓适应,主要是指对环境的适应,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氛围、规章制度等等。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就是大学生根据环境的现实要求及其发展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出相应的行为选择的能力。

3.大学生思想行为适应能力是大学生适应能力的重要内容和最终指向。思想行为适应能力就是指自觉按照社会要求,改善自己的思想行为,将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价值规范等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是大学生重要的合群能力。所谓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息交流。沟通能力就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彼此增进理解,深化友谊与情感,携手共同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沟通是人们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人们只有通过相互沟通,才能从对方那里获取自身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精神资源和情感支持。沟通需要借助必备的技巧和能力。首先,在沟通过程注重第一印象,但又不先入为主。在与人初次沟通中,要尽力展示自己积极、健康、活泼的一面,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以有助于双方沟通的持续进行。但同时又不能先入为主地对别人妄下结论,要看到对方的发展变化。其次,在沟通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倾听是最好的沟通策略,要想实现良好的沟通,不能仅仅关注自己,而要更多关注别人,多听听别人说些什么、多了解别人想些什么,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另外,在沟通过程中要善于求同存异。与人沟通是为了彼此交流、取长补短,而不是为了唇枪舌剑、相互诘难。所以在沟通中要善于控制情绪、求同存异,要善于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所以沟通不仅是一项意愿、一种心态,更是一项技术、一种艺术,是关系到大学生顺利交往、有效合群的必备素质。

(三)选择能力

大学生选择能力就是大学生明辨是非、有效选择的能力,不仅包括外在于人的客观物质及他人他群的选择能力,而且包括内在于心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政治态度的选择能力。大学生选择能力包括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确确立选择标准的能力、进行有效选择的能力。

1.明辨是非的能力。辨别选择能力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正确合群的必备能力。在开放、多元而又善变的社会环境下,对不同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比较、鉴别,从而作出正确选择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合群具有选择性,大学生合群也不能不加区分,而要进行正确的选择,首先需要分清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合适与不合适等问题。故而,大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真伪的能力是合群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基本的合群素质。

2.正确确立选择标准的能力。任何选择活动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标准确立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选择活动是否恰当。对于大学生合群素质,选择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所合之群的选择上,因而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群体的状况,总的说来,要选择先进的、积极的、适合自己性格、合乎自身理想、促进自己成长的群体。

3.有效选择的能力。大学生有效选择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所选之物对自身发展的积极效应上。合群重在选择。选择正确,则合群有效;选择错误,则合群无效,甚至对人的发展还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大学生有效选择能力,对于大学生选择具有先进思想、乐观心态、积极进取的他人,选择具有先进性质、组织规范、有助于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群体具有重要意义。先择能力是最重要的合群能力,也是最关键的合群素质。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78—3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44.

[5]方爱东.奉献精神刍议[J].高校理论战线,2002,(4).

责任编辑:魏瑞霞

D631

A

1009-3192(2012)04-0111-04

2012-06-15

王传礼,男,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理论部助教。

本文为我校2012年教研项目“大学生合群素质培养研究”(项目编号:JY2012014)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合群适应能力品德
谈合群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坚持做自己就是不合群?
漫画
沙漠里的精灵
品德
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
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谈对孩子进行“合群”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