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中博喻的结构探析
2012-08-15章莉
章 莉
(忻州师范学院 专科部,山西 忻州 034000)
《劝学》篇为《荀子》首篇,主要阐述荀子的教育思想。其上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性,下篇从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分别论述。在具体论述中,妙喻连篇,多是“连续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各个角度说明本体或一个本体的多个侧面”,[1]形成博喻。在《劝学》全篇文字中,涉及比喻的文字达到篇幅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并且,基本没有出现单个比喻,全部前后相连形成博喻。
下面按所要晓喻的本体不同,先对该文的博喻作一下分组考察。
第一组,开篇借“君子曰”表明中心论点后,即连用五个比喻,先借青与蓝、冰与水的物理关系喻“学则才过其本性”[2]2,明确说明学习可以使人的修养不断进步,后以直木经车柔曲为轮暗示事物本性可以改造的道理,比喻的本体没有出现,是推物及人,要说明学习可以增加人的知识修养、改善人的本性的道理,后面顺由前一个事例引出的“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进一步强调后天学习的必要性,自然地引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结论,五个比喻又同时为阐明“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服务。
第二组,“不登高山”以下四句,从现实生活经验中举例为喻,说明通过学习可以改造人,可以融通“大道”。其中“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既作喻体,又可以看作是本组要阐明道理的一个具体的方面。此处引诗,亦有借以为喻的意图[2]8。
第三组,“吾尝终日而思”下二句以己身学习感悟与日常活动经验为例,说明人自身的局限性,本体或结论均未出现。
第四组,“登高而招”以下四句,取生活实践经验为例,两两成对,喻人可借助外力而增加自身才干,得出君子“善假于物”的结论,而统观全文文意,可知此处说明的是“修身在假于学”[2]11。
第五组,用蒙鸠之巢、射干之茎,生于麻中之蓬草、渐于滫之芷,两两形成正反对照,喻人之所处环境不同,结果也不相同,顺上文文意说明选择所假之物的重要性,得出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的修身准则。
第六组,承接上文,说明物类相聚的原则。“肉腐出虫,鱼枯生蠹”二句出于生活常理,喻示君子不能保持自身洁质就会为邪秽所污,即“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第七组,“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进一步说明邪秽之本源于自身。
第八组,“施薪若一”下三句,均以日常生活和自然中的常见事物为喻,说明“物各从其类”的道理。
第九组,“质的张而弓矢至”下四句连发,共喻“有德则慕之者众”[2]17,反之德亏则招来祸患,所谓“言有召祸,行有招辱”,说明人选择立身之所要慎重。
第十组,以“积土成山”两句为喻,推论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结论,说明学习贵在积累。
第十一组,“不积跬步”两句,反面举例,喻不积累不能有进步。
第十二组,以骐骥与驽马对比,锲而不舍与舍之的效果对比,进一步比喻说明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
第十三组,以蚯蚓与蟹的生活习性为喻,正反对比,说明重视积累还要有持之以恒的用心。
第十四组,“行衢道者不至”下六事连喻,反复证明“用心一”的重要性,所引《诗经》诗句中同样是以喻的手法说明君子应“结于一”。
第十五组,举瓠巴与伯牙两位擅琴者的典故,喻“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这个本体同时也是一对比喻;接着以“玉在山”两句加以引申,来喻积善而去邪才能得闻于世。
第十六组,谈到学习礼义的重要性,以“若挈裘领”为喻;而反之,不学习礼义只以《诗》、《书》指导行事,则“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三事连用,喻明这样的行为不可能达到目的,反证前喻。
第十七组,“百发失一”下用两事,喻“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
第十八组,“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三事一同喻指人到了爱好学习的境地就会一心有利于天下。
这十八组比喻中用做喻体的事物及事理或引用的诗文典故共约六十个,在全篇文字中,涉及比喻的文字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篇幅,并且基本没有出现单个比喻,全部前后相连形成博喻。这样多的博喻出现在说理性的文章中,绝不仅是一种修辞行为,而是一种论证方法。博喻成篇现象在《荀子》的文章中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分析它的作用,先从其内外部结构入手。
一、内部结构分析
1.从单个比喻的句式结构来看,《劝学》中的譬喻很少用到喻词,而是直接列出多个物象或事理做喻体。通观全篇,只有“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与“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两处有明确的“若”与“譬之”作为喻词,其余各组各句皆无,且多无本体或相关论点做引导。从修辞的角度而言,多是暗喻,少有明喻,并且在出现喻词的情况下,形成主体在前、喻体在后的完整譬喻结构。作为《荀子》一书的首篇,说理的中心又是荀子最看重的学习问题,可见不用喻词的形式是荀子偏好与习用。
2.喻体与本体的结构关系,有下面这样几种情况:
(1)作为喻体的事物或事理直接出现,没有本体的出现,作为本体的结论不言自明,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这三句就是这种情况,前两句用青与蓝、冰与水的关系,喻示人可以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超越自我,后以直木加车柔以为轮的变化,说明人的本性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而改变,但本体都没有出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这几句都是这样,没有相应的本体。也有以进一步的推理结论作结的,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这两句结在“君子结于一也”,已经是推论出的事理,而不是诸多比喻的共同主体。
(2)本体出现在系列比喻之后以结论的形式出现,与前边的喻体形成并列关系,在句式结构外观上,喻体与本体整齐划一,形成排比或骈偶句式,如在“心利之有天下”既是“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三事的本体,也是要得出的结论。
(3)本体的局部或本体事理的某一个方面出现在与喻体并列的结构中,并且其本身又成为喻体之一,如“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句,既是由前两个比喻推演出的结论,又是这组博喻要说明的通过学习可以改造人的道理中的一个方面。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句,“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的效果与“积善成德”形成喻体与本体的关系,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通于神明,也是对不断学习积累知识的结果的一个象喻式的表达。
(4)本体或要用来比喻的观点在前,喻体在后,呈解说形容式罗列,对前面的观点或事理加以描述。这样的格式是譬喻的常见格式,往往是“主体+喻词+喻体”的完整样式,如“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3.从每组博喻内部喻体之间文意关系来分析,有如下几种类型:
(1)并列关系
这是《劝学》一文中最常见也最基本的关系类型,几乎每组博喻中都存在同类事物或事理的成对并列关系,两句成对,三句鼎足成对以至四句以上成排比。在四句甚至四句以上进行连比时,更有两两分小组成对现象,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句中“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为同类事理成对,下面“假舆马”与“假舟辑”又为同类事理成对出现,两对四句,同样得出善假於物的结论。“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鼯鼠五技而穷”这一组六个喻体连用,构成三组对句,分属三种喻体选材类型。这种成对或句式排比现象在《劝学》篇的博喻中几乎没有例外,只有前文提到的“木直中绳”句、“干越夷貉之子”句、“若挈裘领”句没有相对句子出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句,王念孙引其它古籍以为下缺“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句,王海天认为从上下文句式考虑,这句下脱文不止两句,而应该与前后三个比喻的句式同,结句应该有“所……者然也”的格式[2]12。从刚才得出的比喻成对的规律来分析,笔者认为有理由认可后者的说法,所以这里也将它视为与本组其它三例并列而形成四句排比来考察。
(2)正反对比关系
成对的比喻中,多出现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如“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这一组比喻中,蒙鸠之巢与射干之茎的比喻,都具有寓言性质,而前者为反面设喻,比喻不选择好所假之物带来的恶果,后者则是正面例证,是选择了好的立足点凭借处得到的与前者相反的效果。两者句式成对,意思相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这两例亦是,即使“蓬生麻中”句下无脱文,也已形成一正一反的对比。“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等句的后两喻,均如此。
(3)顺承关系
指同组中前后两句中用作喻体的事理稍有变化,后句的喻体由前一喻体发展而来。如“木直中绳”下又有“木受绳则直”,喻体事理略有变化,而所要说明的改变本性的道理没有变。
二、外部联系分析
从各组博喻间的关系来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四种关系类型:
1.前后层递式
指几组博喻要说明的本体或者要推得的结论有意义上的先后或者层递关系。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是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车柔使之然也。”这组所论证“知明而行无过”的结论出发,列多个喻体说明不学的后果,反面论证学习的重要性。在列举喻体前有“故”字做引领,也可以看作是对与前文推演关系的提示。又如“积土成山,……圣心备焉”组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说明“积善”要达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接下来的句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又喻示了两层意思:先说不“积”的结果为不能成,“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这两组对比的比喻,则着重表明,“积”与“不积”必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接着以“蚯蚓”和“螃蟹”的对比为喻,指出能够“用心一也”是“积”的关键,将论述进一步引向深入,得出“君子结于一”的结论。前后几组博喻间形成层递关系。“肉腐出虫,鱼枯生蠹。”“强自取柱,柔自取束。”“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酼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等一系列比喻情况也是如此,各组有各自的推论结果作为博喻的本体,先通过博喻得出“怠慢忘身”给人招来祸患,接着便说明忘身后不知自持,“邪秽在身,怨之所构”,继而举例阐发自身特点行为或性质招来与之相应的后果,得出“物各从其类”,然后再举四例,有正有反,说明君子要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得出的处世之道。四组博喻全是在段首“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这个论点的统摄下,由远及近得出“君子慎其所立”的结论,产生层递的关系,推理过程因为有了众多生活常理做喻,尤显细腻完备。
2.引申蝉联式
指由喻体所用事物或事理本身做引申推演,继而组成新的联类成对形成博喻。如“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举登高山的生活经验做喻体,引发了下面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博喻,两组仍借登山之事为喻,却换角度阐发,先以自身经验着手说明“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说明增长知识要有所凭借;又以“登高而招”联类“顺风而呼”成对,已经得出凭借他物可以超越自我的道理,再举“假舆马”与“假舟楫”并行说明善借助他物的效果。又如“木直中绳”句先讲“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以直木改变本性变曲为喻,而下面又引出“木受绳则直”联类“金就砺则利”,反过来说如何使木变直,也同样是一种引申蝉联。不止前后相接的文字有这样的现象,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句,说明“积”的道理,又有言“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同样讲千里与跬步的关系,喻示的是要坚守的道理。这样,由一个喻体,换角度做喻,产生一喻多意的丰富内涵,也更好地结构行文,形成某种照应。
3.正反相形式
指一组以正面设喻,下一组从反面匹之,所喻示的主体是正反对立的差别。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句谈“积”的效果,而“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句谈“不积”所以不能成功。这一式,是对博喻内部正反相对形式的扩展使用,往往以“对”反“对”。
4.以后证前式
指以后一组喻来进一步深入阐释前一组要说明的道理,喻体的使用,或者前后两组有关联,或者无关联。《劝学》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两句兼具有此种关系。举蚯蚓与螃蟹的例子正反对举,说明用心是否“一”的结果,随后得出“是故无冥冥之志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并连举六喻进行深入说明,都是喻示用心不一则不能成功。此例中前后两组用作喻体事物或事理并不同类,在其它篇目中有同类阐释的例子:
人贤而不敬,则是禽兽也;人不肖而不敬,则是狎虎也。禽兽则乱,狎虎则危,灾及其身矣。(《臣道》)
把对贤人不敬的人比作禽兽,而对不贤的人不尊敬,比作戏弄老虎,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形成博喻,接下来“禽兽则乱,狎虎则危”,则是对前边“不敬”行为后果的进一步阐发性描绘,由前边用到的喻体承接而来。又如《致士》篇中论述要想士民归顺国家,必须做到政治公平,运用了一系列比喻:
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川渊者,鱼龙之居也;山林者,鸟兽之居也;国家者,士民之居也。川渊枯则鱼龙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致士》)
这里先从正面设喻,用鱼鳖与深渊的关系、禽兽与密林的关系来比百姓之心与政治公平的关系,由“深”、“平”比“平”、“备”,得出“归”的必然条件。而后又进一步阐释喻体与本体的关系,落在一个“居”字上,士民与鱼龙鸟兽一样,具备生存的条件才会安居。接着从反面比喻,以渊之“枯”、林之“险”来比“失政”,得出刑政不平则士民“去之”的结论。
以上所谈各组博喻间的关系类型,并不是孤立存在于各组博喻间,而往往是几种关系同时出现在几组博喻间,在《荀子》说理的过程中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关系。可以说《荀子》的每一处譬喻、每一组博喻都是为其说理服务的,但是在运用的形式与实际功能上,各组博喻的作用有不同的侧重,对于论证说理的参与程度也有不同。在《荀子》论说文中,博喻的具体应用灵活多变,异彩纷呈,成为其文最大的特色。
[1]陈伟均,唐仲扬,向宏业.修辞通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384.
[2]王天海.荀子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