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护理体会
2012-08-15王丽娟冯彩霞
王丽娟 冯彩霞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留置的肢体活动方便,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儿的痛苦,深受患儿家长的喜爱,在儿科病房使用很广泛。我科自2006年来广泛将静脉留置针应用于间歇性静脉内给药,适合那些需要紧急静脉内给药的患者,在对其进行诊断或治疗前,为其建立一稳固的预防性静脉通路。从根本上解决了患儿易躁动、体位改变、慢速输液、随时用药的难题,从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有利于保持静脉给药途径的畅通,保证了及时给药,提高抢救效率,降低液体外渗,避免反复穿刺,减轻患者痛苦。
1 方法
1.1 穿刺针的选择 根据患儿不同年龄和血管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和留置部位。我科通常选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24G静脉留置针[1],使用前对留置针的质量进行检查,针头有无倒钩,套管有无破裂、开叉及起毛边现象。
1.2 血管的选择 对使用留置针的患者,操作前应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机体的营养、病情、静脉、所用药物等先进行评估,然后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注射部位及血管,一般宜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宜于固定的血管。通常选取颞浅静脉、额正中静脉、手背静脉以及下肢的大隐静脉、足背静脉。
1.3 护理人员手的准备 在操作前用洗手液清洗双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正确的洗手预防外源性感染,减少感染机会。
1.4 穿刺 按常规消毒注射部位后,右手持针座,左手去除针套,旋转松动外套管,调整针头斜面,绷紧皮肤固定静脉,右手持留置针针座,针头斜面向上,在血管上方使针头与皮肤呈10°~20°角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顺静脉方向再将穿刺针推进0.2 cm,持针座将套管送入静脉内,同时撤出针芯。
1.5 固定 如果留置在头部时可在留置针的棱角处用少量棉花铺垫后用3M膜固定,留置在手背静脉时用自制小纸板固定患儿手掌效果也很好。
1.6 封管 我科对应用留置针的住院患儿选用生理盐水5 ml封管,将针头斜面插入肝素帽内均匀脉冲式推注,保留时间相对延长,留置效果好。
2 护理
根据患儿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嘱咐婴幼儿患儿家长在喂哺和睡眠时避免触碰留置针,学龄组患儿给予正确引导家长、患儿共同参与留置针的维护,延长留置时间。
2.1 置管前
2.1.1 在行留置针前先对患者及家属说明置管的目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翻身活动、喂哺、更换衣物时要注意保护好留置针,避免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这样可消除患者顾虑,积极配合。
2.1.2 选择合适的静脉,尽量避免选择下肢,如特殊情况或病情需要在下肢静脉穿刺,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30°,加快血液回流,缩短药物和液体在下肢静脉的滞留时间,减轻其对下肢静脉的刺激。
2.1.3 穿刺前备好输液装置,检查有无接头连接不紧,漏气,空气未排尽等。
2.2 置管时
2.2.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
2.2.2 正确掌握操作技术,穿刺动作应轻、稳、准,防止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伤。穿刺针与皮肤以10°~20°角进针,若角度太小,套管易反折,不宜进针;角度太大,则易刺破血管后壁而损伤血管。
2.3 置管后
2.3.1 为避免液体渗漏,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
2.3.2 观察局部反应,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一旦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痛苦。
2.3.3 置管期间,应常巡视留置针是否在静脉内,避免留置针脱落给患儿造成痛苦。
2.3.4 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正确使用封管液的剂量及封管液推注方法是决定留置时间和减少堵管的关键[2],应每隔6~8 h封管1次。
2.3.5 留置时间最好不超过3 d,以防药液长期刺激血管造成静脉炎。
2.3.6 凡放置留置针管的患者应进行床头交接班,每班应检查肝素帽与接头是否连接好,以防血液外渗。
3 小结
综上所述,儿科患者往往病情紧急,时间就是生命,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是抢救生命的措施之一,静脉留置针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独特的弹性功能,因为小儿好动,血管细、血管壁薄,可以大大减少药液外渗的机会,减轻患儿的痛苦,同时又减少了穿刺次数,提高输液速度,为临床治疗和抢救提供便利节省了时间,减少了护士工作量,便于管理,提高了抢救质量,对于保证救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使小儿静脉留置针能安全有效的留置,应根据患儿年龄、病情、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及留置部位,熟练的穿刺技巧,妥善固定,有效的封管,适时的宣教。
[1]王敬铭,高秀珍,赵玺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体会.河北医药,2001,23(8):638.
[2]张家荣,李翠芳,吕义荣.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方法.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38-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