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钢针固定治疗胫腓骨长斜形、螺旋形骨折
2012-08-15王华凡
王华凡
胫腓骨骨折临床较常见,在全身长骨骨折中约占10%,治疗不当容易使骨折成角、短缩畸形,影响美观及造成下肢功能障碍。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我们开始根据一年轻女性患者要求,骨折既要对位好,外表又不留瘢痕,采用在C形臂透视下闭合复位钢针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长斜形、螺旋形骨折[1]31 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龄14~35岁,平均27岁,均为闭合长斜形、螺旋形骨折。胫骨骨折7例,胫腓骨骨折24例。交通事故19例,高处坠落伤10例,压砸伤2例。长斜行骨折23例,螺旋形骨折8例。受伤至就诊时间均在12 h之内。
2 治疗方法
采用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仰卧位,消毒铺巾。一助牵引骨折近端膝部,另一助手牵引骨折远端踝部,对抗牵引2~4 min。术者两手持握两断端,施以推转手法纠正两断端或螺旋形骨折的两折面,再施以两断端对挤,使之复位。术者和两名牵引助手复位骨折并维持断端位置。C形臂透视见骨折对位满意后,另一助手用2枚直径3.5 mm的钢针垂直于骨折纵轴固定[2],穿入到对侧皮质,将针尾折弯剪断露于皮外。透视复位固定满意后,消毒针周围,无菌包扎。膝关节屈曲30°左右,用长腿石膏托辅助外固定。术后常规应用活血化瘀、接骨、脱水药物,促进肿胀减轻,麻醉消退后活动足趾、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术后3~4周去石膏活动膝关节,6~8周扶双拐不负重下地活动,复查X线片,有骨痂生长扶双拐负重行走。
3 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解剖复位者27例,功能复位者4例。骨折术后8~12周愈合,3个月后拔除钢针,无钢针眼感染,无骨折再移位,膝、踝关节功能好,肌肉无萎缩现象。
4 讨论
胫骨周围软组织少,血液供应差,因此对该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减少软组织损伤且理想固定[3]。对于胫腓骨长斜形、螺旋形骨折属不稳定骨折。既使在骨折早期X线片对位对线良好,在中后期也有可能会出现骨折再移位和断端成角畸形。采用石膏、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存在石膏、小夹板松动,固定不牢固,过紧有引起筋膜间区综合征等缺点。采用跟骨牵引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早期关节活动不利,这些非手术治疗存在不利于皮肤和软组损伤的观察和护理,骨折固定不牢固,并发症多等不利因素。
现通常选用切开复位钢板、髓内钉[4]治疗胫腓骨骨折,虽然该方法能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但由于切开手术显露广泛,软组织链损伤大,内固定物占据原先的软组织空间,使已有创伤造成的局部血液循环进一步损害,破坏了骨折周围的血供,切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高。骨折愈合后还需再次手术取出钢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经济费用。有瘢痕,影响美观,患者及家属不愿接受,特别是年轻女性更不愿接受。因此,应用一种即可达到骨折复位固定满意,又减少损伤的微创方法,不影响美观,是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愿望。
钢针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方法简单,适合于长斜形、螺旋形骨折,能够满足损伤肢体的力学要求,术中操作时间短,不损伤骨折周围软组织链,术后肿胀轻,有利于骨折愈合,患者并感到舒服,无瘢痕,外表美观,去除方便,易于操作,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费用。
钢针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以下优点:①闭合复位不损伤骨折周围软组织链,避免了手术切开对软组织损伤大的缺点。②不破坏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愈合。③小夹板固定损伤部分软组织,钢针固定治不损伤周围组织。④钢针比钢板、髓内定费用低,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费用。⑤术后无瘢痕,外表美观,特别适合要求外表美观的年轻女性。⑥避免了单独使用石膏或小夹板固定带来的骨折端不稳定。⑦避免了患者使用钢板、髓内钉需二次手术取出带来的痛苦,钢针取出无需麻醉,无痛苦,比较安全。
综上所述,采用闭合复位钢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利于患肢功能恢复,且无须植骨,减少了切口感染,骨不连,皮肤缺血失活等并发症的发生,且有损伤小,固定简单可靠,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切等优点。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92.
[2]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55.
[3]黄加张,陈文钧,汤超亮,等交锁髓内钉和微创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对比研究.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7):656-657.
[4]Im GI,Tae SK.Distal metaphyseal fractures of tibia:a prospective randomizd tral of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ramedullary nail versus open redunion and plate and screws fixation.J Trauma,2005,59(5):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