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黄疸32例临床分析

2012-08-15杨秀梅朱洪梅任维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5期
关键词:肝功足月儿生理性

杨秀梅 朱洪梅 任维丽

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约50~60%的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有暂时性“生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增至一定程度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直接威胁婴儿生命或造成神经后遗症[1]。为探讨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及治疗情况,现将我院收治的32例新生儿黄疸综合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收住我院住院的新生儿黄疸32例。

1.2 方法 收集完整的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家族史、出生史、胆红素、肝功、血培养、肝胆B超、尿巨细胞包涵体等。回顾性研究分析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及治疗情况。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男19例,女13例,入院时日龄2天~28天,中位数14天。诊断:新生儿败血症22例(血培养阳性10例),肝炎综合征2例,胆道闭锁1例,巨细胞病毒感染2例,母乳性黄疸5例。其中并发核黄疸2例。

2.2 临床特点 就诊时临床表现为皮肤黄疸11例,发热4例,咳嗽吐沫2例,脐部有分泌物6例,拒乳、不哭2例,体温不升1例,皮疹3例,排白便1例,抽搐、面色发青2例。

2.3 生化与影像学检查 本组病例均做胆红素检查,确认为高胆红素血症。其中22例诊断败血症中有10例血培养阳性:表皮葡萄球菌生长占4例;1例经B超诊断胆道闭锁;1例经肝功及B超诊断肝炎综合征;2例经尿巨细胞病毒检测为巨细胞病毒感染;5例经停母乳后3~5天胆红素下降情况诊断母乳性黄疸。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为肝脏胆红素负荷大和肝脏清除胆红素能力差。因此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生后第1周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10% ~20%,因此极易出现黄疸,尤其当新生儿处于饥饿、缺氧、胎粪排出延迟、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状态时黄疸加重[2]。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目前对生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尚无统一。暂订:足月儿<205.2 μmol/L,早产儿<256.2 μmol/L,对早产儿和NICU中的高危新生儿,生理范围内的胆红素水平也有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潜在危险性,故主张早期干预,不定生理性黄疸的上限,以免有误导的可能。病理性黄疸:胆红素水平超过生理性黄疸水平,以及生后24 h内出现的黄疸,每天未结合胆红素上升幅度>85.5 μmol/L,结合胆红素>25.6 μmol/L,及黄疸持续不退等。

新生儿黄疸最大的危害性造成胆红素脑病,导致患儿听力丢失,眼球运动障碍和锥体外系运动障碍,亦可发生轻度运动功能障碍或认知功能异常等后遗症。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根据皮肤黄疸头尾规律、血清胆红素测定,有学者主张经皮胆红素监测,因它能更好的预测胆红素脑病的可能,因为胆红素的毒性主要与组织中的胆红素量有关而非血液中的胆红素[3]。诊断后仍及时寻找病因如血培养、C反应蛋白、肝功、肝胆B超及CMV等相关检查。

新生儿黄疸治疗:主要预防核黄疸的发生,包括光疗、换血、药物治疗。有学者认为新生儿黄疸不论任何原因均需抗菌素治疗,直至病因明确[4]。近年来研究发现胆红素有抗自由基的作用,其作用甚至比维生素E还强,很可能新生儿出生时胆红素的生成增多是机体应激反应的一部分,有助于新生儿防御各种氧自由基损伤。因此,对新生儿黄疸的处理应权衡其抗自由基和神经毒性作用的利和弊,并从血清TSB值、胎龄、出生体重、日龄和有无高危因素的几方面综合考虑,既要避免过多的化验检查和治疗措施,又要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1] 魏克伦,刘春峰.儿科诊疗手册.人民军事出版社,2005:172-173.

[2] 王慕逖.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8-119.

[3]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1-442.

[4] 孙梅,罗析.第三届全国新生儿学术回忆纪要.实用儿科杂志,2001,2(1):10-11.

猜你喜欢

肝功足月儿生理性
黄瓜15种生理性病害
4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足月儿和早产儿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氨基酸浓度的比较
壳样钙化子宫肌瘤悬吊式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1例并文献复习
刍议临床检验中血液生理性
不同胎龄足月儿临床转归研究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肝功及血糖、血脂代谢情况分析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生理性缺血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近足月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