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开启学生心灵的语文教育工作者
2012-08-15张鸿文
张鸿文
德国学者雅斯贝斯在《做一个精神贵族》中有一段话说:“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对此,我极其认同。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开启心灵的教育!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灵的火焰。”语文学科以其深厚的人文关怀,经典的语言文字形式,蕴藏的广博的思想以及与生活的密切关联而成为开启学生心灵的灯盏。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借助语文启发学生智能,开启学生心灵的责任。
以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它以专题的形式,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的学习方式开展对学生关于青春、教养、故乡、精神、和平、历史、祖国、文明、梦想、人性、科学、追忆、人生、世相等层面的思考和探究,极大地开掘了学生的心灵空间。然而真正做到绝非易事。本文试着就此作一浅层的探讨。
心灵是一个比较玄虚的词语,它是人类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被开启的心灵必将是一颗有追求的广博心,一颗能约束自己感受自我的心,一颗充满责任去关爱众生的心,一颗自律、圆融和自由的心。
如何培养开启如此心灵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所谓教育就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因此要学生拥有那样的心灵,则教师一定是正在追求或已经成长、拥有那样的心灵。
语文老师应该有这样的感召力,因为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一个追求个性解放、心灵自由的人。他凭借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所学,已经发酵成甘醇的美酒,吸引着那些年轻的充满疑惑的脑袋。教师要成长为学生心灵的导师和引路人。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因此必须培育教师自己的心灵。
一、培育并葆有教师自己教学的勇气
因为教师面对的是繁重的工作、升学的压力以及工作的无成就感,它们正在吞噬着教师自己的心灵。外界的“教学要求”常常使得我们心灵失落,激情消隐,以致于失去了教学的勇气。帕克·帕尔默在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有许多精辟的勉励和对教师心灵的洗礼。教学都是发自内心的。帕克·帕尔默写道:“我把我的灵魂状态、我的学科,以及我们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学生心灵上,我在教室里体验到的纠缠不清只不过是折射了我内心生活的交错盘绕。”因此,一个教师认识自我和认识学生、认识学科同样重要。教师要追求教学中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二、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只有去了解接纳外面陌生的世界,才能让自己内心敞亮,才能提供学生可以点亮自己的火种
怀特在《永恒的王国》一诗中说:“只有学习能令你的思维永不枯竭,永不孤立,永不受折磨,永不恐惧或怀疑,也永不会起后悔的念头。”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教师才能在课堂提供给学生源头活水,才能欣赏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空灵之景致。就笔者成长历程来说,我深切地感受到学习改变命运这一警句的真切和朴实。正是学习让我从一个农村的土孩子成长为进入重点学府,能享受现代文明和科技的人。并因为一如既往地热爱读书而成为一个内心充实,坚强,有自己明确目标的问心无愧的人。这一历程对学生的分享也将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最直观的教材。
三、教师要掌握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正是对这一目的的认同,对于国内纷繁多样的教学流派与论争中,我认同了张文质先生倡导的“生命化教育”。具有诗人气质的教育家张文质先生所描绘的生命化教育“就是个性化、个人化教育,以成全每一个健全和富有个性的人为自己最根本的目的。生命化教育对所有的生命都表现出一种真正的善意,它顺从天命,敬畏自然,并把人看作是所有生命体中的一员。它努力培植对生命的敏感,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有同情目光、慈悲心肠和大爱境界。生命化教育维护与尊重人的尊严,以宽容和欣赏的态度对待文化与信仰的差异,维护与倡导人的自由选择、自主成全的权利。生命化教育始终相信人,始终相信生命的意义,始终相信教育能不断战胜愚昧、粗暴、狭隘、卑俗,走向光明、慈祥、辽阔、和谐,教育以人性的方式,使人最终赢得解放。生命化教育把每一个人都视为一个运思和创意的原点,把每个人都视为一个智识和灵感的凝视中心。”哲学家黄克剑和教育家张文质倡导的生命化就是“知识的授受,智慧的开启,点化或润泽生命。”
四、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达成自己的教育目标
这一点就直接关乎学生的“学”。这一点将可以过渡到开启学生的心灵的“学”。
1.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的理想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 人总有一种生命的创造冲动,人都具有内在自我发展的动因,并表现为不满足于已有的定论,不屈从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还表现为对自己现时自我发展状况的不满足,致力于追求更高水平、更完善的生命发展。教育应该呵护、关怀人的这种心灵的冲动,使学生在现实中勇敢地去追寻自我,展现自我,在追寻和展现中,张扬人的潜力。
美国教育家加涅教授认为,学生无论天分如何,他在学校的学习结果最终可以分为五种:(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动作技能,(5)态度。 态度不是实际行为,而是人对周围环境的一种选择倾向。对一个学生来说,态度的学习应该占到全部学习内容的一半,其他四种成分占一半。一个生命潜能得到开发,心灵丰富的人必然具有以下态度:确定了自己明确的目标;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有坚定的自制力;面对考验时心态平稳。而首要的是目标、理想教育。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理想,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斗志和能量。
2.在课堂教学中采用 “导学习疑探创”模式
导——导向目标问题。作为教师不需要把新知识灌输给学生多么清楚,而是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并告知学生,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吸收知识,巩固知识。学习——围绕目标学而习。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从学习对象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疑探——勇于质疑、探究扩展。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创——模仿创新、表现自我。听说读写中,写作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阅读教学的成果需要通过写作来提炼、巩固、成型、深入。每一篇文章都可以成为写作的资源,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探讨成为文章,每一个主题都可以以另一种形式来表现,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表现一个读者的理解和感悟。这一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学习气氛日渐浓厚。在课堂教学的智育中不断穿插情感教育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心灵与教师的心灵相碰撞,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相碰撞,课堂将成为培育心灵的主阵地。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倡导一种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也正是我在努力追寻并试图实践的。
3.心灵的滋养: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限于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常常成为一句空话。笔者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本书策略”,即一个学期至少阅读一本中外名著。在开学初给大家一周的时间确定自己的书目并由课代表登记。教师不时督促学生的阅读进度和交流阅读感受,并要求在学期末写一篇读后感式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开展阅读名著分享交流课。课外阅读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知识结构的建立,道德情操的形成,意志品质的锻炼,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灵的开启没有一样是能离得开阅读的。
4.心灵的交流:要求学生写日记 写日记既能让学生学会作文,更能学会做人。通过日记可以探索、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日记能开启学生的心灵,找到了慰藉的港湾,给予了学生梦想腾飞的空间。一部分同学爱上写日记,作文水平和上课积极性也得到提高,愿意和我交流心得的也越来越多。笔者常鼓励学生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写反思性的日记,写自励日记、写感悟日记。在青春成长的的路途,自己与自己对话才能发掘出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它是道德的长跑,是灵魂的栖息,通过展示自己的心路历程,来靠近真善美,净化自己的心灵,磨炼自己的意志,使自己成为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充盈幸福、乐观向上、自信自强的人!
这样的心灵交流是有意义的。在无知轻狂的青少年时代,一个小小的石子在成年人眼里只是荡起小小的涟漪就平息了,可在他们心里就会成为风暴的中心。在他们感受到成长过程中的制约、烦恼与痛苦时给予他们一个倾诉的突破口去了解自己,开启自己的心灵,坚定自己的信念、开发自己的潜能。在他们无助的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
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一书中说:教育若沦为职业性的训练,那人无疑成了接受训练的动物和奴隶,因为他们将被迫被塑造为工业机器中的齿轮。教育应该是开启心灵、塑造生命的艺术。教师只有展现自己的内心,葆有教学的勇气和智慧,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召学生的心灵,才能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获得学生的信赖。只有激情飞扬,或者浅吟低唱,或者心有灵犀,或者抒怀理想,或者妙想联翩的语文生活才是真正的触及心灵的充盈、自信、快乐的生活。语文应该是享受生活、感悟生活、开创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语文应该为人生奠基并相伴人的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