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该超脱一些
2012-08-15张良会
张良会
语文教学,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绝大部分教师感到头痛。一方面因为高考压力,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其功利性被发挥到了极致;另一方面,真正想学好语文、立志将来从事语文工作的学生和有理想、有思想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这种快餐式的、急功近利的语文教学倍感厌恶!他们对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审美志趣、情操陶冶、人格魅力的轻视特别失望。谁都知道人文关怀、审美志趣、情操陶冶、人格魅力在语文活动中有多么重要,但究竟怎样才能彰显语文课的这些特性、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多一些个性的、自我的感知、理解和觉悟呢?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应离考试远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超脱一些。
语文考试一般以考查理性评论为主,这是由考试本身决定的。社会只要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答案就必须以理性评论为主。但语文实在太自我了,语文活动除理性评论之外还包括对审美对象的感知、理解和觉悟,且这些活动都是自我的、个性的,那种用一个答案统一口径,与语文本身南辕北辙。语文教材,十有八九选用文学作品,凡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形象大于认识”的问题。常言道:“一千个人看《红楼梦》,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解读”。语文课堂上,学生依据自己的经历、经验对课文进行自我解读,作出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远比学生依照“思考和练习”作出理性评论要有益得多。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决不是应考,而是使学生在参与语文的活动中获得审美感受,获得对自己一生有用的思想和方法,做“真实的、独特的自己”。因此,语文教师应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的,应当以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为目的,而非让他们按照题目要求写出规范的、格式化的、漂亮的答案,更不能依照“参考答案”来衡量学生一节语文课收获的大小、多少。
如果我们把语文课比作一棵大树,它的任务并不像植物学那样分辨这棵树属于什么科什么目,也不像木匠那样去估算这棵树是适合做梁还是做椽子,更不看这棵树哪里长得茂盛,哪里树叶少,究竟是什么原因。语文教学就是语文教学,语文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本质。学生只要眼睛盯着树,心里想着树,大脑里感受她“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生机,也想象她“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萎靡,这颗大树就与人连成一体,与学生心心相印。那一个个符号就能与学生思想相通,那一个个文字就会和学生心灵对话。一节语文课,多么鲜活!倘若教师面对学生,走上讲台就打开架子,先分析文章结构、再探讨什么手法,语言如何,形象怎样,题目怎样设问,应该如何规范作答,让学生跳过审美环节,直接进入评价和评论。表面看起来,这节课学生“鉴赏能力”有了进步,其实,他们只是被培养成了解题的机器,语文教学失去了本身的特点,变成了数学、物理等科目的教学。
语文教学应离考试远一些,语文教师应更超脱一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沉浸在语文美感中,多一些感性觉悟,少一些理性评论,不要时时刻刻眼盯着考试,只顾及学生眼前,而忽视学生终生发展。
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才能超脱一些呢?
首先,语文教师必须切实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观。学生是课文和课堂的主宰,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语文学习,而非代替学生自主学习、个性解读。一节语文课,教师如果在讲台上唱独角戏,手舞足蹈、声情并茂,学生却无动于衷,不知所云。这样的课,只是教师单边活动,不如不上!教师可以把黑板和讲台让给学生,放手学生解读,发表见解,主宰课堂。语文,是彰显学生个性的课堂!语文课归根结底是学生学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思想和方法,获得什么精神上的享受,产生了什么情感上的共鸣,或者完全无法产生共鸣、获得享受。但无论好坏,都必须是学生自己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教师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拿出来和学生一起讨论,但不能以势压人,越俎代庖!
其次,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是体现在“讲”上,而应表现在“引”上。一堂语文课,教师应随时准备和学生探讨有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有益的发现,给学生以鼓励,让学生更加自信。西方文论认为,作品一旦问世就具备了自己独立的生命力,作家的本意并非作品所能表达出的唯一意蕴。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远比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有用得多。学生们对语文作品的理解、感悟可能与作品本身有出入,与教师思考和认识的有差异,与历史名人、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有不同,但是,这并非什么问题!教师希望的就是学生这种求索、求知、独立思考的精神。至于对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通过辩论解决。其实,很多语文问题,本无所谓对错,也不需要对错,完全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语文课堂若是只较真答案对错,有悖语文本身!
第三,语文教师还必须具备个性解读、自我解读的能力。“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求学生对语文课文进行个性解读、自我解读,自己也应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有敢于反叛的精神!“知识越多越反动”,没有知识、没有学识的人只能在行为上起义,有知识、有学识的人才能作“真正的反动派”。个性化解读、自我解读本质上都是“反动的事”,是对前人的反动,对教科书的反动,对教师的反动,也是对自身的反动。一个没有叛逆精神、只会人云亦云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有思想、有学问,也永远成不了真正的学者!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没有理想、没有抱负、没有个性、没有求真务实、坚持真理的勇气,学生也不会有!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品格形成教学,思想成熟教学,意志培养教学,性情陶冶教学,志趣熏陶教学,人格塑造教学。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文学是人学,语文教学若是忽视个性解读、自我解读,有违人性本身。
第四,语文是触及人心灵的事,大凡与人的心灵有关的事都是极具个性、极其独特、独具魅力的事。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作家、作品及学生的心灵,心灵只有与心灵对话,才会碰撞出火花,激荡起波浪,产生感悟和思想,形成个性的、独特的、自我的认识。教师就是引导学生与作家、作品进行心灵对话。这是一项多方参与的集体活动,教师一方,学生一方,作家一方,作品一方,作品中的人物、景物等又是一方或几方,大家聚集在语文课里,各自有独特的思想、精神、情感和心灵,也各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体会,大家在心里争吵,和灵魂对话,与思想碰撞,怎么可能形成完全一致的标准答案呢?如“古诗鉴赏”,教师若是引着学生陷入思考题中,纠缠于正确答案,本身却不进入审美情境,与作者、作品进行心灵对话,也不浸入诗中,洋溢在意中,沐浴在情里,品味古诗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心灵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那么,语文的魅力就会消失殆尽,最终必然毁灭语文教学,摧毁语文本身。
有鉴如此,语文教学应离考试远一些,语文教师应更超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