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出血92例临床分析

2012-08-15袁雪莲曲首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8期
关键词:经产妇产道娩出

袁雪莲 曲首辉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居产妇死亡原因之首[1]。在国内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2]。因此,分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病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降低其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92例产后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孕产妇7802例,其中初产妇5061例,经产妇2741例,剖宫产3126例,阴道分娩4676例。产后出血患者年龄18~41岁(平均28.3岁);孕周29~42周(平均36+3周);初产妇49例,经产妇43例;剖宫产45例,阴道分娩47例。

1.2 诊断标准 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500 ml[2]。

1.3 测量方法 采用称重法和容积法(血液比重换算成容积按血液容积(ml)=血液重量/1.05计算)。

2 结果

7802例孕产妇中共发生产后出血92例,发生率为1.18%。产后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位居首位,占61.11%,经产妇发生率高于初产妇,剖宫产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经综合治疗后90例治愈出院,2例为外院转入延误抢救时机,救治无效死亡。

2.1 产后出血的原因 宫缩乏力为首要原因,占61.11%,胎盘因素占25.56%,软产道裂伤占8.89%,凝血功能障碍占4.44%。初产妇发生率0.97%,经产妇1.50%,剖宫产发生率1.41%,阴道分娩0.98%。

2.2 治疗方法 92例产后出血患者,90例治愈,2例为外院转入失去抢救时机,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其中药物治疗47例,宫腔填塞9例,阴道/宫颈裂伤缝合8例,产后刮宫11例,子宫背带式缝合7例,子宫(次)全切除术8例,介入治疗2例。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均可导致产妇死亡。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是提高产科质量的关键。首先要对产后出血有充分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性,做好孕前、孕期及产时监测,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干预、治疗;其次,一旦发生产后出血,要及时发现、积极处理的同时查找原因,迅速补充血容量、止血、抗感染、纠正失血性休克,并根据产后出血原因进行相应治疗,去除病因。减少产后出血导致的并发症及产妇病死率的发生。

3.1 预防措施

3.1.1 加强孕期管理 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及控制、纠正妊娠合并症,如贫血、低蛋白血症、妊娠高血压等,对前置胎盘、多胎妊娠、巨大胎儿、多次流产、分娩史的孕妇加强监护并积极治疗。

3.1.2 加强产时、产后监护 ①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争取抢救时机。②正确处理产程,防止产程延长、产妇过度疲劳、急产等。③正确掌握会阴侧切指征及方法,正确识别胎盘早剥征象,准确估计出血量。④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剂,胎盘娩出后检查胎盘及软产道,查明出血原因,积极治疗。产后早哺乳,避免膀胱充盈,减少出血量。⑤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孕期做好健康宣教,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对有指征剖宫产手术正确评估手术风险,术前做好充分准备,采取最佳手术方案。

3.2 治疗

3.2.1 宫缩乏力 胎儿娩出后及时应用缩宫药物、按摩子宫、应用钙剂等促进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宫腔填塞压迫止血,对顽固性产后出血,可采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介入、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

2.3.2 胎盘因素 胎儿娩出后除非胎盘粘连,否则不宜手取胎盘,应待其自然剥离、娩出,检查胎盘完整性。正确识别胎盘植入,可根据植入情况采取宫壁部分切除术、介入、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

3.2.3 软产道裂伤 正确处理产程,掌握侧切指征及技巧,避免急产及软产道裂伤,胎盘娩出后检查软产道并予缝合。

3.2.4 凝血功能障碍 对于产前合并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致凝血功能障碍,孕期及时纠正,并在产前做好充分准备,制定预防措施;产时出血、胎盘早剥等致DIC,应积极治疗,解除病因。

[1]段涛,丰有吉,狄文主译.威廉姆斯产科学.第2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61.

[2]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

猜你喜欢

经产妇产道娩出
经产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危险因素研究
观察二胎政策开放后对高龄经产妇妊娠特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高龄经产妇妊娠特点及分娩方式对其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加强经产妇围生期管理及经产妇巨大儿分娩方式的选择
臀位剖宫产改良式臀牵引术的应用
软产道损伤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阴道分娩软产道损伤76例临床分析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