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池刘三姐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

2012-08-15河池学院舒锡慧

中国商论 2012年9期
关键词:河池刘三姐山歌

河池学院 舒锡慧

1 刘三姐文化的形成

最初,刘三姐用传唱民歌的方式与地主恶霸斗智斗勇的故事广为流传,不仅在广东、广西家喻户晓,甚至在贵州、湖南、云南、江西等地也是为人所熟知,被壮族、汉族、瑶族、毛南族和仫佬族等多个民族尊为歌仙、歌神。在这些民族聚居的地方,经常可以看到以刘三姐为名的碑、庙、山、洞。

自宋代起,就有许多文人学士通过诗词歌赋等多种文化形式来传诵刘三姐,这些广泛传播的文学形式使得刘三姐的人物形象越来越丰满,逐渐形成了造歌、唱歌、传歌、最后化石成仙或骑鲤鱼上青天这一主题文化。尤其是广西壮族将歌圩文化与刘三姐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文化风俗活动。可以说,刘三姐文化充分的表现出了民族性、包容性、地域性、开放性等多种民族文化特征,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积淀。

新中国成立以来,刘三姐文化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一是在上世纪50年代,由刘三姐传说的口传形式和歌圩形式转变成为刘三姐戏曲创作及演出的形式。二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刘三姐》电影的公映使得刘三姐传说走向全国,迈向世界。三是上世纪90年代,广西在旅游产业开发中兴起的刘三姐文化热。

2 刘三姐文化的内涵

刘三姐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既有物质文化也有精神文化,同时又是多个民族文化的综合体。其中,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壮族作为广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已经被社会公认为是承载刘三姐文化的主体民族。而如果追溯至唐代,与壮族具有极深渊源的仫佬族、瑶族、毛南族实际上都是属于壮侗语系这一个民族共同体,也就是僚族。直至宋代以后,僚族才逐渐分化成各个民族,正是因为这些民族的文化在刘三姐文化形成的初期同属一个母文化,至今还有许多共同的文化特征,故而这些民族所流传的刘三姐故事也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相应的,刘三姐文化也就自然而然的融入了这些民族的文化特征。

刘三姐文化的构成元素也极为丰富,既具有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也有着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既有大到“以歌择偶、以歌会友”的习俗;也有小到绣球、服饰、饮食、建筑等日常用具。这些文化元素所体现出的审美观、道德观、恋爱观甚至礼乐制度不但折射出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不公的抗争精神,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

3 河池刘三姐文化旅游资源

按照本文中对刘三姐文化内涵的定义,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T18972-2003)》可将与河池刘三姐文化相关的旅游资源进行以下系统分类:

3.1 民间演艺

刘三姐的故乡河池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人们能歌善舞,特别是山歌,更是世代流传。在宜州市,仅享有“广西歌王”称号的山歌手就有16人。人们用山歌传递感情,开展社交活动。凡婚丧喜事,谈情说爱,结交朋友,农事活动都唱山歌。河池山歌以赋比兴为基础,主题随意性强,歌词信手拈来,曲调优雅,甜美动听,朗朗上口,易学易唱,易记易传。可以说,山歌是壮族的一种主要的文化娱乐形式。由于喜欢山歌的人非常多,就诞生了歌圩这种古老的风俗习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悠久的历史。

3.2 人事记录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人物,“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到了清代,对刘三姐的文字记录,逐渐多了起来,如张尔翮的《刘三妹歌仙传》;王士祯的《粤风续九》(唱刘三姐的歌);闵叙的《刘三妹》;褚人获的《峒歌谣》;陆次云的《声歌原始》;屈大均的《刘三妹》;钱载的《刘三妹词》;黎耀宗的《题罗定刘三妹祠》;谭敬昭的《游通真岩并序》等。”[1]此外,两广的一些县志对于刘三姐(妹)的传说与歌谣都有记载,后来的文献资料记载逐渐形成共识,将刘三姐(妹)统一称呼为刘三姐。

民间口耳相传有更丰富的故事与歌谣,传说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刘三姐生于宜州,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名扬壮乡,常到附近各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然而她的才华却遭到流氓恶霸的嫉恨,后被害死于柳州,死后骑鲤鱼上天成了仙。

3.3 饮食习俗

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河池的壮、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喜欢将大米制作成糯米,节日食品,如粽子、糍粑、米糕、五色饭、汤圆、油团等节日食品。其中,最具壮族民族特色的当属粽子和五色饭。每逢节日,亲朋之间都要相互赠送粽子和五色糯米饭,以表示盛情和敬意,祝福吉祥如意,愉快幸福。他们还将玉米晒干去皮甚至磨成粉,用来熬粥,玉米粥是当地少数民族喜欢吃的一种主食,现在玉米粥已经成为一种天然的养生食品,成为游客购买的土特产品。当地少数民族在饮食方面还喜欢吃腌制的食物,将萝卜、生姜、竹笋等腌成酸菜、酸笋,吃起来酸、甜、香、辣味味俱到,脆爽可口,生津开胃。

3.4 传统与乡土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壮族先民生活的地方炎热多雨、地面潮湿、瘴气浓重,为适应这种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他们发明构建了干栏式建筑。房屋分为上层、下层和阁楼三部分,以粗长的圆木为立柱,下垫石柱。木柱上凿榫连接中横木条,中层铺垫木板,屋顶作悬山式,过去多以瓦、草或树皮覆盖,房子下层用作牛栏、猪圈、鸡舍、厕所和贮藏室,楼上住人。 “干栏式”建筑主要应为防潮湿而建,长脊短檐式的屋顶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为适应南方山区湿热多雨、防虫避兽的需要,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也就地取材,因材施用。

3.5 特色服饰

河池当地壮族、瑶族等民族妇女都擅长纺织和刺绣,基本都会作自己的民族衣服,体现了她们的心灵手巧和勤劳善良,服饰色彩的变化、图案的变化,分别表达出人们对美的追求以及人们不同的愿望。当有节庆和集会的时候,人们还会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男子上穿对襟唐装,下穿长裤,妇女圆领对襟,衣服一般是黑色,视黑衣黑裙为礼服。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下穿宽肥黑裤,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

3.6 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

河池市民俗丰富多样,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河池就有“刘三姐歌谣”、“壮族蚂拐节”、“壮族铜鼓习俗”、“毛南族肥套”、“南丹瑶族服饰”、“仫佬族依饭节”等6个项目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刘三姐故乡宜州,有“对山歌”、“背新娘”,各种舞蹈“板鞋舞”、“竹扛舞”、“扁担舞”等;毛南族有“姑娘糍粑会”、“师公舞”、“花竹帽舞”;在“东巴凤”地区,有“洞房饭”、“铜鼓舞”、“打蓝靛”、“过花桥”、“踩花灯”等民俗活动。

3.7 民间节庆

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三月三”定为壮族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以纪念刘三姐作为节日的核心内容,在传统歌圩活动的基础上相继推出各种新的活动内容,如:抢花炮、抛绣球、舞彩龙、武术杂技、擂台赛歌等等,通过这些文体娱乐活动和民族活动,使得“三月三”歌节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这样一个本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时代也起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伴随着“三月三”歌节的深入发展,各种商业贸易、投资洽谈等活动亦逐渐增加,形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风尚。届时,岭南壮乡四海宾朋云集,真可谓“歌如海,人如潮”。

作为与壮族文化同源的仫佬族和毛南族也具有特色节庆活动。如仫佬族的“依饭节”就是祭祖、祭神及庆祝丰收、保护人畜平安的隆重节日,其中祭神仪式考究隆重,现在又增加了演新戏、唱新歌、进行体育比赛和经贸活动内容等。而毛南族的“分龙节”则是祈求神保佑丰收的传统节日,节前杀一头公牛,用以祭龙,祭时有法师喃经、跳神,牛肉则分给各户。

3.8 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

河池的少数民族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间工艺品。壮族的壮锦颇有名气,宜州的刘三姐花伞、壮包、壮锦袋等颇具盛名;铜鼓体现出壮、瑶等少数民族的手工技艺和生产生活文化,,当地同胞在节日庆典和喜丧祭祀等日子击打铜鼓来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平时珍藏保护。河池铜鼓众多,被誉为铜鼓之乡,仅东兰县就有传世铜鼓612面,占世界馆藏铜鼓量的四分之一,壮族铜鼓习俗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9 与刘三姐文化相关的自然资源

传说刘三姐出生在宜州刘三姐乡(原流河乡)的下枧村,乡政府距市城区4公里,辖14个村委会,居住着壮、汉、仫佬、瑶、水族2.3万多群众。[2]刘三姐故乡所在的下枧河流域的青山绿水中镶嵌着一个个民族村落,村民还保留和修缮刘三姐故居遗址;下枧河口有“望妹石”,酷似刘三姐之兄刘二凝视东方;下枧河的峭壁上有传说是当年刘三姐的木扁担斜插石隙间,历经千百年而不朽;沿河还有刘三姐当年的对歌台、传歌台、定情树、铜盆山、手巾岩等。下枧村古老的民俗、淳朴的民风、转动的大水车、悠扬的山歌、牧归的老牛,生长着凤尾竹的河岸,清澈见底的河流,划动的竹排等要素组合,构成了一幅和谐宜人的田园画卷,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观光活动地。[3]

4 旅游开发思路

4.1 全力打造山歌文化氛围

作为刘三姐的故乡,河池刘三姐文化的旅游开发尚未成熟,与游客期盼和需求的刘三姐文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造成丰富的旅游资源处于被动地位。河池是山歌的故乡,刘三姐是歌仙,山歌是刘三姐歌文化的特征与真实体现。历代史载、典籍、志书、民间石碑等创作,尤其是民间流传的山歌,都是对刘三姐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的根据。

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应该主打山歌文化。宜州的旅游口号是“唱着山歌请你来”,设想打造一座“歌城”,这是对刘三姐文化资源的突出展示,是弘扬刘三姐旅游文化品牌的体现,广西区人民政府于2004年批复流河乡更名为刘三姐乡,同时启动了下枧河刘三姐歌谣文化生态保护区,这都为歌城的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刘三姐文化旅游在于它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体现,应该让游客来到宜州,就感受到进入歌的海洋,歌的世界。

4.2 多角度展示地域文化元素

河池有关刘三姐文化的资源非常丰富,应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示地域文化元素。建议在河池的青山绿水间挑选一些历史悠久的民族村落进行旅游开发,将优美的山水风光,古老的干栏式建筑,原生态的山歌,淳朴的民风民俗和独特的美食作为旅游产品,让游客体验到原生态的刘三姐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刘三姐文化具体化、形象化、乡土化,达到有体验、能感触、可参与,回味无穷,让游客觉得不虚此行。

4.3 加大旅游商品研发力度

河池旅游方兴未艾,旅游产业链中最重要的购物环节却严重缺失,大多数游客只能购买当地土特产品,有纪念性、特色突出且方便携带的工艺品非常少。河池的传统手工艺品非常多,壮锦、绣球、铜鼓等声名远扬,但是在现代旅游发展中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河池市面上能找到的旅游工艺品要不粗制滥造,要不缺乏特色,和国内其他旅游景点的商品区别不大,无法引起游客的购买欲望。

河池旅游的开发,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刘三姐文化相关的手工艺品或特色商品的研发,政府主导,利用民间资本设计、制作出具有文化特色和市场前景的旅游商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拓展旅游产业发展空间。

[1]农冠品.钟敬文与刘三姐研究[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2).

[2]http://www.gx12301.com/Public/Article/ShowArt.asp?Art_ID=15773“刘三姐乡”挂牌启动刘三姐歌谣文化生态保护区.

[3]舒锡慧.基于刘三姐文化的宜州旅游业开发构想[J].河池学院学报,2006(2).

猜你喜欢

河池刘三姐山歌
河池学院办学特色推介·音乐与舞蹈学院
山歌还要妹起头
向往刘三姐的故乡
山歌
梦幻老君山
山路颂歌
河池娃问鼎世界级机器人大赛 等
苗山歌
浅谈刘三姐文化档案
注目“刘三姐”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