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硬膜外麻醉导管在泪小管修复术中的应用

2012-08-15杨学龙杨建秦海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0期
关键词:泪道小点小管

杨学龙 杨建 秦海燕

硬膜外麻醉导管在泪小管修复术中的应用

杨学龙 杨建 秦海燕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导管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修复术的效果。方法收治15~68岁外伤性泪小管断裂18例(18眼),在手术显微镜下寻找到泪小管断端后置管,然后断端用10-0缝线对接缝合3~4针,1~3月后拔管,随访观察泪道畅通情况。结果18例都在手术显微镜下成功寻找到泪小管的两断端。痊愈15例(83.30%),好转3例(16.70%)。结论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直径0.8 mm(硅胶管)支撑物,可减少睑缘位置改变和泪小点损伤,无刺激性,可较长时间留置。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泪小管断裂;修复术;硬膜外麻醉导管

泪小管断裂是外伤常见的急症之一[1],如未能及时发现而予以手术修复,可能导致患者严重溢泪后遗症,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发育。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进行泪小管断裂手术修复18例(18眼),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共18例(18眼)。年龄15~68岁,平均年龄(46.3±4.5)岁,男12例,女6例。右眼6例,左眼12例。致伤原因:跌倒摔伤2例,拳击伤4例,车祸伤12例。就诊时间2~14 h内就诊,伤后当日进行手术者16例,24 h内2例,均行1期泪小管吻合术。

2 结果

术后1~3月拔管,随访3~18个月,治疗效果判断:①治愈:15例占83.3%,拔管后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泪小点位置正常,眼睑无畸形。②好转:拔管后轻度溢泪,泪道冲洗通而不畅3例,占17.70%,眼睑无明显畸形。随访结束时18例内眦部矫正良好,无外翻、瘢痕畸形。

3 讨论

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重新修复的方法较多,手术时机的选择,断端寻找与缝合方法,置管的选择与固定,术后护理等因素都会影响手术效果。正常的泪小管壁很薄,内衬以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不角化,上皮细胞富有弹性纤维,管径0.3~0.5 mm,伸缩性大,可扩大3倍[2]。泪小管断裂吻合置管在0.8 mm,管径作支撑才能起作用,拔管后引流通畅,这是修复术的关键。

根据泪小管走散行方向,更易找到清晰的粉红色的断裂管口[3]。另外,手术时尽量不要钳夹和反复探通,容易形成假道,增加手术难度[4]。以棉签及无损镊等充分暴露创面,然后细心寻找鼻侧断端。

我们的体会:本组患者16例直视法,2例注液法找到泪小管断端。上泪小管完好,使用生理盐水,注水时宜多加压,这不仅在伤口可见“涌泉”现象[5],而且由于水的冲刷,使断端显得较周围创面苍白。找到泪小管断端。在缝合时尽量避免将缝针插入管腔,也不宜将缝线穿出皮肤而结扎,以免断端对合不严密。缝线在组织内形成的机化包裹并不影响最终效果。Kersten[6]等认为,有硅胶管的支撑,不直接缝合泪管组织,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本组病例报告时间为1~3月。临床观察,留置过久,不仅患者难以接受,而且易使泪小管口裂伤,管内黏膜也会因留置管的刺激产生炎症。拔除留置管后管腔吻合处可能发生粘连,因此,常规以抗生素液灌注泪道是必要的。如发现冲洗不畅,可以加入地塞米松或1∶5000 α糜蛋白酶液,亦可用较粗泪道冲洗针头注入可的松眼膏,或氧氟沙星眼膏。有4例拔管后3~5 d又觉流泪,经用α糜蛋白酶3次后,泪道保持通畅,观察年余有复发。泪小管留置支撑物如何选择泪小管支撑物材料上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如丝线、肠线、静脉留置针管、自体静脉移植搭桥、硬膜外麻醉导管和硅胶管等。这些材料在术中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后植入泪道,起到重塑泪道、支撑泪道的作用。丝线、肠线过于细小且有异物感,容易感染,逐渐被废弃;静脉留置针管不易植入;自体静脉移植搭桥需扩大创伤。认为这些材料都不够理想。作者认为,硬膜外导管作为支撑物有以下优点:①导管粗细、硬度适中,柔软性能适应泪道的生理弯度。②导管管径与扩张后的泪道直径相近,不易发生泪点撕裂,管壁光滑,便于断端吻合。③头端圆顿,不易损伤泪道。④长期存留体内不易引起毒性反应或局部刺激。⑤硬膜外麻醉导管硬,植入后缝线固定泪小点处皮肤,不容易造成切割作用,使下泪小点豁裂或形成下睑外翻,患者无异物感。取材方便,消耗极低。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张效房,杨进献.眼外伤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177-178.

[2]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86.

[3] Loft HJ,Wobig JT,Dailey RA.The bubble test:an atraumatie method for canalicular laceratin repair.ophthal plast Reconstr Surg,1996,12(1):61-64.

[4] 田超伟,闫峰,王雨生,等.儿童外伤性泪小管断裂17例临床分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9,31(1):65-66.

[5] 周振德.临床泪器病.武汉: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242-245.

[6] Kersen RC.Kuiwim DR“one stich”Canalicular repair.A ophehalmology,1996,103(5):785-789.

211300 江苏省建康职业学院附属高淳县人民医院眼科

1.2 手术方法 局部浸润麻醉联合全身镇痛、镇静剂应用下一期手术,清理创面,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手术时根据解剖结构及组织特点,或通过上泪点注入水协助寻找。寻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后,以泪点扩张器扩张泪点后,将泪小管的两断端游离1~2 mm用10-0缝线间断缝合下方1针,将硬膜外麻醉导管直径0.8 mm(硅胶管)的泪小点插入泪小管,由泪小管断端进入鼻侧泪小管,两断端用10-0缝线间断缝合3~4针再缝合皮下组织,皮肤,在泪小点处剪除多出导管齐睑缘,10-0缝线间断缝合硬膜外麻醉导管与皮肤2~3针,固定硬膜外麻醉导管。在使用该管时,切记将该管夹瘪或折伤。当管端达到泪囊盲端时停止进入并固定,泪小管断端周围组织整复用5-0丝线缝合周围组织,8-0可吸收线缝合结膜裂口,5-0丝线对位缝合皮肤创口。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抗炎,预防感染,对症治疗。术后1~3月后拔出支撑管,拔管时先拆除泪小点固定缝线,局部滴抗生素滴眼液。每周冲洗泪道1~2次(必要时用α糜蛋白酶液、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氧氟沙星眼膏),持续2~3周。

猜你喜欢

泪道小点小管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Nd:YAG激光泪道探通术联合改良的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引导队员向完美进发
和你在安详的社区走一走
永远的小点
变成小点
3D打印肾脏近在咫尺
天冷泪道病高发
人工泪液和临时性泪道塞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感谢负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