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细胞意外抗体鉴定在输血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2012-08-15马宏伟谢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2期
关键词:血型凝胶特异性

马宏伟 谢辉

红细胞意外抗体鉴定在输血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马宏伟 谢辉

目的检测分析患者血清中红细胞意外抗体的特异性和分布。方法使用盐水介质法、聚乙二醇间接抗球蛋白法和微柱凝胶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意外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149例患者标本中,57例仅存在自身抗体,88例仅存在同种抗体,4例同时存在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同种抗体包括5个血型系统,分别为Rh系统(77.1%)、MNS系统(16.3%)、Lewis系统(3.3%)、P系统(2.2%)和Duffy系统(1.1%)。Rh系统抗体分布为:抗-E(39.4%)、抗-cE(29.7%)、抗-D(12.7%)、抗-Ce(5.6%)、抗-DC(4.2%)、抗-C(4.2%)、抗-e(2.8%)和抗-c(1.4%)。结论意外抗体的鉴定有助于患者获得相容性血液,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血型;意外抗体;抗体鉴定;输血安全

输血前检测的目的是选择与患者相配合的血液,避免发 生溶血性输血反应,达到输血治疗的效果。意外抗体是指除天然发生的抗A、抗B以外的其他红细胞抗体,主要包括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两大类[1]。意外抗体鉴定是输血前检测的重要内容,通过检出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对解决疑难交叉配血、确保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输血前149例抗体筛选阳性的标本进行了抗体特异性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送检的抗体筛选阳性和疑难交叉配血标本149例,其中男44例,女105例。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抗-A、抗-B、ABO标准细胞、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细胞(Ⅰ、Ⅱ、Ⅲ)、抗-M、抗P1、2-巯基乙醇(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抗-D、抗-C、抗-c、抗-E、抗-e、抗-Lea、抗-Fya、试剂谱细胞、聚乙二醇(PEG)、抗球蛋白试剂(美国Immucor公司);微柱凝胶检测卡、免疫微柱孵育器、卡式离心机(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日本Kubota公司);电热恒温水温箱(上海医疗器械厂)。

1.3 方法

1.3.1 标本的处理 输血前3 d内采集的患者静脉血液5 ml,EDTA充分抗凝避免纤维蛋白干扰,离心分离血浆和红细胞,用生理盐水制备3%的红细胞悬液。

1.3.2 抗体鉴定 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采用盐水介质试验进行患者IgM抗体的鉴定,采用PEG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微柱凝胶试验进行IgG抗体的鉴定,根据16个谱细胞和患者自身细胞的反应格局确定抗体特异性,同时检测患者红细胞上相应抗原,证实意外抗体的特异性。

2 结果

2.1 意外抗体分布 149例患者标本中,仅存在自身抗体的标本57例,占38.2%;仅存在同种抗体的标本88例,占59.1%;同时存在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的标本均为Rh系统特异性抗体,共4例,占2.7%。57例仅存在自身抗体的标本中,有抗体特异性的标本3例,占5.3%,其余抗体未检出特异性。存在同种抗体的92例标本中,抗体包括5个血型系统,Rh系统71例,占77.1%;MNS系统15例,占16.3%; Lewis系统3例,占3.3%;P系统2例,占2.2%;Duffy系统1例,占1.1%。存在同种抗体的患者中,79例存在输血史和/或妊娠史,占85.9%。

2.2 Rh血型系统抗体分布 71例Rh系统同种抗体中,抗-E 28例,占39.4%;抗-cE 21例,占29.7%;抗-D 9例,占12.7%;抗-Ce 4例,占5.6%;抗-DC 3例,占4.2%;抗-C 3例,占4.2%;抗-e 2例,占2.8%;抗-c 1例,占1.4%。

3 讨论

临床输血工作中,获得相容性血液是保证输血治疗效果的关键。输血前实验室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ABO及RhD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及意外抗体检测,通过输血前检测避免不相容血液的输注,使输入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存活期符合预期,从而达到输血治疗的目的[3]。由于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使用检测方法的不同,意外抗体在人群中的比例为0.17% ~9.48%不等[4,5]。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已经有很多检测技术应用于意外抗体鉴定。聚乙二醇能够促使抗原抗体分子更加接近,从而增强意外抗体的检出。微柱凝胶方法通过应用分子筛作用的凝胶介质,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我们同时采用PEG间接抗球蛋白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抗体鉴定,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我们对149例抗体筛选阳性的患者标本进行了抗体鉴定,检测结果发现92例标本中存在同种抗体,同种抗体分布的血型系统依次为Rh系统>MNS系统>Lewis系统>P系统>Duffy系统。Rh血型系统抗体比例高达77.1%,其次为MNS系统,比例达16.3%,其他系统抗体比例较低。在Rh血型系统的抗体中,各抗体的频率依次为抗-E>抗-cE>抗-D>抗-Ce>抗-DC>抗-C>抗-e>抗-c,其中抗-E和抗-cE的比例分别达到39.4%和29.7%,均高于抗-D 12.7%的比例。研究表明,我国同种意外抗体的发生主要集中在Rh血型系统,该系统中又以抗-E、抗-cE以及抗-D为主,目前RhD抗原检测已经作为输血前血型检测的常规内容,建议对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进行E抗原检测,降低抗-E产生的比例。同种抗体主要是由于妊娠或输血等免疫刺激而产生,本研究中92例存在同种抗体的患者中有79例存在输血史和/或妊娠史,占85.9%,因此对育龄女性要加强宣传,尽量减少流产等引起的红细胞同种免疫,同时对多次输血的患者应积极开展Rh表型的检测,尽可能输注表型配合的血液,减少同种抗体的发生。

患者血清中意外抗体的存在往往会对交叉配血造成影响,导致配血困难,影响患者治疗。我们通过意外抗体鉴定尽可能检出患者血清中存在的有临床意义的抗体,进一步检查患者红细胞表面相应的抗原,证实意外同种抗体的特异性,根据抗体鉴定结果提前进行备血,在供血者中筛选出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给患者提供相容性血液,解决疑难交叉配血问题,保障了患者的血液供应和用血安全。

[1] Pahuja S,Pujani M,Gupta SK,et al.Alloimmunization andred cellautoimmunization in multitransfused thalassemics of Indian origin.Hematology,2010,15(3):174-177.

[2]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66-271.

[3] Downes KA,Shulman IA.Pretransfusiontestingpractices in North America,2005-2010:an analysis of the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 Program J-survey data,2005-2010.Arch Pathol Lab Med,2012,136(3):294-300.

[4] 吴擘颋,姚顶根,戎瑞明.住院患者红细胞血型同种不规则抗体特征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4):1691-1693.

[5] Gupta R,Singh DK,Singh B,et al.Alloimmunization to red cells in thalassemics:emerging problem and future strategies.Transfus Apher Sci,2011,45(2):167-170.

Im portanceof unexpected red cell antibody identification in clinicaltransfusion safety

MAHong-Wei,XIE Hui.Henan Red Cross Blood Center,Zhengzhou 450012,China;Zhengzhou people's hospital,Zhengzhou 450003,China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specificityanddistributionofunexpected antibodies in patients serum.MethodsUnexpected antibodies were identified using saline tube test,PEG 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and microcolumn gelagglutination assay.Results57 cases were found only with autoantibody,88 cases were found only with alloantibody,4 cases were found with autoantibody and alloantibody.The alloantibodies were found in 5 blood group systems including Rh(77.1%)、MNS(16.3%)、Lewis(3.3%)、P(2.2%)and Duffy (1.1%).Antibodies to Rh system included anti-E(39.4%),anti-Ce(29.7%),anti-D(12.7%),anti-Ce (5.6%),anti-DC(4.2%),anti-C(4.2%),anti-e(2.8%)and anti-c(1.4%).ConclusionIdentification of unexpected antibodies was help for obtaining compatible blood and improving transfusion safety.

Blood group;Unexpected antibody;Antibody identification;Transfusion safety

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人才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编号:2109901)

450012郑州,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血型研究室(马宏伟);郑州人民医院检验科(谢辉)

猜你喜欢

血型凝胶特异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超轻航天材料——气凝胶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保暖神器——气凝胶外套
“冻结的烟”——气凝胶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