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2-08-15河南吕晔林

职业技术 2012年1期
关键词:理念中职语言

河南 吕晔林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河南 吕晔林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中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作为中职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和综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喜好,把学生培养成语文学习的“乐之者”。

中职;语文;教学

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教学似乎被逼到了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因学生厌学、畏学,致使教师的千辛万苦变成了抵消甚至是无效劳动。面对这种困境,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如何改变教学理念,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有效组织教学,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去,成为一新的课题。笔者试从教学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两方面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知识的储存库”。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于让学生听、记教师的繁琐讲析和现成的答案,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

1.学生发展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思想和行动口号。同样适用于中职语文教学,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崇高目的和中心,并以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标准,重新审视教育教学策略,重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育要求,创建有利于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机制。这种发展观的主要涵义是:

(1)学生的发展是指适应社会需要的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

(2)是指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其智力的片面发展;

(3)是指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体学生同一个“模式”的发展;

(4)是指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终生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在学校的当前发展。

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内涵的核心,是语文教师急需树立的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可以落实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内心需求,开发学生多元智能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传授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内心的需求,以及他们的文化基础、生活态度等,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依据学习的知识和既有的知识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健康地发展。

(2)强调语言积累,提高表达能力

作为工具,语文教育必须要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促使学生积累一定量的语言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的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掌握与运用规范的语言,逐步地由口头语过渡到书面语,并由掌握的书面语提高自己已有的口语质量,使语言积累内化为语言能力。

(3)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中职生通过对国学精粹的学习和领悟,铺垫一生的道德基础,厚积人文底蕴,激发民族精神。现在不少人没有精神支柱,其实我们完全在语文教学中从传统经典文化引导学生找到人生目标和做人的道德准则。

(4)注重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回归生活理念

“生活即课程”,“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回归生活理念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回归生活的课程在目标上意味着要培养现实世界中回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语文课程的教学,要确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运用知识,并积极地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思考人生,充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由于应试因素的影响,过去我们的教学十分重视教本,生怕学生没把教本知识学过手。岂不知语文教本对学生来说,仅是一种极有限的教育资源,生活才是语文教学永远的内容。语文教本也是生活内容的载体,但是其受内容局限,反映生活的面太窄。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把生活的内容尽可能地引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教材内容,以生活内容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和素材。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呢?

1.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使无声文字与有声的口头语言完美结合,使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与第一信号系统的实物相连接和映照,使学生左、右脑的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大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无声的语言文字就变成了有声的音像,并能超越时空领域,起到见所难见,闻所难闻的作用,达到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境界,从而加强了语言教学的完整性,同时提高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素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靠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在现阶段很难满足学生强烈的自主意愿。在教学中引进对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则可改善教学条件,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有人认为,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的是语言、文字,需要语文教师大量的写和说,如果引入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是否就变的简单化、机械化了。其实这是看似简单,实则庞大的工程。首先,需要教师准备大量可供参阅的音像资料;其次,教师在课前的备课过程中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最重要的是,它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师在此时已经不单纯是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播者,还需要其他各方面的常识。对每一篇课文,教师都要反复琢磨,对于作者的生平、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时代意义、艺术特色等等,都应了然于胸,做到心中有数。

3.精选材料,寻找最佳切入点,使课件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统一

精选的电教材料和文章虽有共同之处,但二者也可能会有相脱离的时候,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把握好这个度,引文而宜,因时而宜。譬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赏电视录像片《伟大的诗人——白居易》,了解白居易的生平以及本事的写作背景,而后聆听著名配音演员乔榛的朗诵,使学生阅读书面语言与聆听有声语言相互配合,从而加强语言教学的完整性。但是,依据本文的授课重点和难点,还需要学生欣赏诗人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的稍纵即逝的音乐。这时,可以在段落简析之后播放极端风格迥异的琵琶曲如《十面埋伏》、《雨打琵琶》等。不仅使学生在单调的文字学习之后放松了心情,陶冶了性情,更主要的是,学生从流畅婉转的音乐声中,了解了轻拢慢捻抹复挑的弹奏指法,领会了“大弦嘈嘈”、“小弦切切”的琵琶演奏效果,更能透过此勾勒出一位身世凄凉悲惨的琵琶女的形象,从而完成本文的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只有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主体,自主地探究,自由地质疑,持续第思维,并被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他们才能激情满怀地投入到语文的大海洋,享受学语文的愉悦。如此,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课堂也就会成为学生们一个个的“欢乐谷”。

[1]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2]济南市教学研究室.高中新课程教学启示录.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8.

(作者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李艳华)

猜你喜欢

理念中职语言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语言是刀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我有我语言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