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光潜美学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2-08-15河南林晓华

职业技术 2012年1期
关键词:寒鸦朱光潜杨柳

河南 林晓华

朱光潜美学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河南 林晓华

语文之美在于文字所渲染出的朗读美、欣赏美、想象美。一直以来,语文始终追求着一种诗意的教学效果,希望在这诗意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领略自然,感悟人生,剖解生命。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对语文教学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朱光潜;美学;语文;应用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史研究室编写的《老子·庄子精译》上说:“真正的教育在于人的精神生活的陶冶。教育应首先是本真的教育,肩负着伟大的使命,它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的文化艺术精神之中,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自身能动性的开发,并使之参与到人类每一时代都具有的创新内容的历史传承之中”。“教育使世界接近了人,也使人接近了世界,正是由于教育,一切才卷入自由而真实的交往与对话。人从小不假思索学到的东西将影响他的整个一生,教育使人达到了人生的一个新的境界,体验到人类的高贵,教育并获取做人的标准”。这两段话精辟的阐述了教育的文化熏陶对人精神的影响。朱光潜认为欣赏即是美。而语文所具备的生活、自然、人文、诗意之美也恰恰能完成教育的提升人格、品味、精神的使命,也一定会完成将人培养成人之为人的教育使命。从客观事实来看,语文确实有它独特的魅力。

一、语文的朗读之美

“美读”就是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诵读,就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语)。通过美读,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以及想象等感觉经验,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进而感悟作品美的意境。朱光潜先生在讲到节奏时说:“节奏就是长短、高低、急缓相继承的关系。这些关系前后不同,听着所费的心力和所用的心的活动也不一致。因此听着心中自起一种节奏和音乐的节奏相平行。听一曲高而缓的调子,心力也随之作一种高而缓的活动;听一曲低而急的调子,心力也随之作一种低而急的活动。这种高而缓或低而急的心力活动,常常浸润到全部心境,使它变成和高而缓的活动和低而急的活动相同调,于是听者心中遂感觉一种欢欣鼓舞或是抑郁凄恻的情调”。对于格律,朱光潜先生是这样阐述的:“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是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朗读就应该像鲁迅先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的寿镜吾老先生那样投入,那样忘我。通过朗读,可以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耳濡其情,领着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搏与灵魂,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情感上的美的享受。

二、语文的欣赏之美

朱光潜先生以古松为例,给予欣赏之美以生动诠释:“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他还说: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它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学会欣赏课文之美,才能学会欣赏文学之美。唯其如此,我们的学生才会充满灵气,我们身后的文化底蕴才会得以继承。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美的理解有一个误区,认为那些丑的、荒诞不经的事物不属于美的范畴,应把它们打入另册。皆大欢喜的大团圆式的喜剧才是美的,那种肝肠寸断,给人带来遗憾的、伤感的悲剧是不美的。为纠正学生这种错误的观点和看法,我便给他们讲美的范畴不仅有优美、崇高,有喜剧,还有荒诞和悲剧,同时给他们讲清悲剧的性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恩格斯语),同时鲁迅先生对悲剧的评价为“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通过对美的范畴的解释和悲剧的分析,同时举了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的例子,如《哈姆雷特》、《麦克白》等,纠正了学生的偏见,提高了他们的审美兴趣和理论修养,也培养了他们正确鉴赏美的能力。

三、语文的想象之美

朱光潜在《谈美》中阐述:什么叫做想象呢?它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比如看到寒鸦,心中就印下一个寒鸦的影子,知道它像什么样,这种心境从外物摄来的影子就是“意象”。意象在脑中留有痕迹,我眼睛看不见寒鸦时仍然可以想到寒鸦像什么样,甚至于你从来没有见过寒鸦,别人描写给你听,说它像什么样,你也可以凑合已有意象推知大概。这种回想或凑合以往意象的心理活动叫做“想象”。他还以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为例,他说:杨柳本来可以引起无数的联想,桓温因杨柳而想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萧道成因杨柳而想起“此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韩君平因杨柳而想起“昔日青青今在否”的章台,何以这首诗的主人独懊悔当初劝丈夫出去谋官呢了。因为“夫婿”的意象对于“春日凝妆上翠楼”的闺中少妇是一种受情感饱和的意象,而杨柳的浓绿又最易惹起春意,所以经它一触动,“夫婿”的意象就立刻浮上她的心头了。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换一种情感就是换一种意象,换一种意象就是换一种境界。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文学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重视直觉感受,情感体验,想象活动,心灵参与等一系列审美心里活动和思维模式的把握和导训。教学必须从对文学形象的具体感受切入。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对意境的透析,把握作者作品的情感,才能使学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从而增强审美能力,拓展思维空间,发展想象能力。

[1]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8月第1版.

(编辑 李艳华)

(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人民警察学校)

猜你喜欢

寒鸦朱光潜杨柳
挚友可贵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Try to Think Yourself into the Role
杨柳 书法作品
风儿吹过杨柳湾
与美同行——读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有感
寒鸦与乌鸦
寒鸦与乌鸦
杨柳
寒鸦和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