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成就精彩
——正确运用素材,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
2012-08-15吴剑文
◆吴剑文
(义乌市上溪中学)
细节成就精彩
——正确运用素材,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
◆吴剑文
(义乌市上溪中学)
教学素材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合理选择那些既能围绕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又能将技术融入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情景之中的素材,是教师课前备课的重点。如果老师能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选择好的教学素材,布置与学生生活相关、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学习任务,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定会提高。
信息技术 教学素材 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原有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为了适应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要求,贯彻新课程理念,教师需大胆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这不仅反映在教师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上,还反映在对课堂教学素材的把握和处理上。好的素材能让学生感受到专业技能就在身边,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学效果也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一、怎样才是鲜活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素材
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素材不计其数,教师要择优选取。我认为,鲜活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素材才是好的教学素材。当然,好的教学素材需要精心挑选,教师在挑选教学素材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
教师所选的素材应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材的中心和重难点。
2.启发性
所选的素材应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个人经验,应该是学生乐于思考且易于产生联想的。
3.挑战性
所选的素材难度要适中。太易,学生会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也就是说,要使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
4.趣味性
新颖、奇特而有趣的素材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学起来有兴趣。
5.生活性
也就是说,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意识到“实用性”。
其实,无论是什么素材,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处理教学素材,体现出自己高超的技巧!
二、如何体现出教师根据学情处理教学素材的能力
每一节课都应当是有针对性的,没有一个适合任何学生的教材和教案。教师设计一节具体的课时,都应当把它当做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只有根据学生实际和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教学条件,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一切教学都应该围绕着学生进行,一切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地改进。将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优化重组,而不是拘泥于手头的教参教案,要变通,要灵活,做到“活而不乱”。
1.合理加工教材,精选教学内容,实施有效教学
目前,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上还存在理论性较强或内容过于陈旧的倾向,这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用教材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而定。要研究学生现有水平,挑战潜在水平。从学生实际出发用教材,主要考虑如下几点: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用教材,根据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用教材等。教师使用教材必须从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出发。在《EXCEL筛选》一课中,如果用成绩案例教学生各种筛选的办法,学生会缺乏积极性,不想听。该课可以设计一个警察破案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也当一回“警察”,进行破案,学习起来就比较有动力。线索一包括了“自动筛选”的知识点,线索2~6受贿包括了“自定义筛选”中的“大于或等于”“包含”等筛选条件。具体情境设计为:一个劫匪抢了银行,警方接到报案,迅速展开调查。根据调查、取证,锁定了以下犯罪嫌疑人(见“犯罪嫌疑人.xls”),掌握如下线索:(1)劫匪是男性;(2)劫匪身高在1.70米~1.80米之间;(3)年龄在20岁以上;(4)根据口音,判断是云南或贵州人;(5)名字中包含一个“成”字。要求:根据线索,用EXCEL对“犯罪嫌疑人.xls”文件进行筛选,找出罪犯。从课例中我们看到,教师创造性地通过活动的方式处理和使用教材,学生参与面广,体验也比较深刻,这是正是我们提倡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真正地对学生有益。
2.寻找生活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灵活施教
教师要善于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生活实例,挖掘生活中的知识原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如在《认识Photoshop》一课,该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图像采集的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Photoshop,并掌握一些简单的图片处理方法。上课之初,教师可先用数码相机为每个学生拍摄一张照片,教师将照片从数码相机复制到电脑,简略描述了数码相机与电脑的连接和复制过程。教师通过电子教室演示刚刚拍摄的照片,并让学生观察自己对照片的主观感受,由于这些照片在教室中拍摄的,曝光,对比度、大小等都有一定的缺陷。这些照片就成为了学生实践的素材。展示完照片后,教师布置了本节课的任务:对自己的照片进行美化处理,并把它做成制作1寸证件照。布置任务后,教师对界面进行简单的讲解,学生马上进入实践阶段,实践过程中允许学生相互进行交流与探讨,并参考教师提供的辅助课件,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发现学生操作的亮点与问题。由于教师选择了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场景,现场生成了用于学习和操作的素材,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在学习时保持了极大的热情,与使用网络下载的图片作为学习素材相比,整个课堂显得更有生机,学习效率明显提高,绝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身边的事物作为课堂素材,使学生主动地把生活知识运用到学习当中,实现了知识的生活化。
3.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变封闭课堂为开放课堂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一日千里,在该领域不断涌现新技术、新观点、新理论,这使得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需要不断更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不断地更新换代,而学校的教学设备却跟不上这一节奏,从而导致了教学与社会需要的严重脱节。因此,适当地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利用社会资源来协助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还可以把实践活动中的获取的素材作为课堂中的教学素材,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辅相成,变封闭课堂为开放课堂。如《计算机系统与维护》课程教学过程中,学校基本上都采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机器作为教具,教师普遍感觉该门课程教学难度大,与现实脱节严重。教师可以采用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结合教学,安排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电脑市场模拟装配一台计算机,并且收集一定数量的配机单以及收集品牌机的广告单,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带上数码相机等设备,对主流的配件进行拍摄。教师也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去电脑市场将市场上的主流主板、CPU、硬盘内存等拍成数码照片,也可以将技术人员的装机过程拍成录像,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再来看这些旧的机器,与教师拍的照片进行对比,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以及各个部件的装配特点。教师还可以将平时学校故障电脑的维修过程拍摄成录像,让学生了解整个维修的过程。
总之,教学素材的选择要与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等要素紧密相关,要选择能为教学服务的资料,才能给学生以启发和教育;教学素材的选择要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材料的启发教育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教学素材的选择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去考虑,才能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素材的作用,在教学工作中想方设法设计、使用好教学素材,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李培军.教学素材的选择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02).
[2]刘平.亲历过程升华体验——信息技术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实施策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