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文百八课》对当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2012-08-15陈麓伊

中学语文 2012年16期
关键词:国文课文阅读教学

陈麓伊

《国文百八课》是夏丏尊先生和叶绍钧先生在1935年至1938年陆续编写的一部颇有特色的用于初中国文科教学自修用的课本。它的内容安排,用教科书编辑的话来说,就是“每课为一单元,有一定的目标,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项,各项打成一片”。细细研读,会发现听说教学在《国文百八课》中没有体现,而阅读和写作教学是其核心和重点。这套教材更为突出的特点是:每一课的主题明确,且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紧密结合、环环相扣。

审视当下的初中语文教育,在应试压力的大环境下,由于阅读题和作文题在试卷中占据的比例最大,我们在教学中确实是做到了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放在提纲挈领的位置。但是一篇课文讲解下来,教师往往引导学生更多地把精力浇灌在了对课文本身的学习上,而忽视了“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写作教学往往是用专门的课程来渗透,这无疑是浪费了课文的有利资源。因此,以下是笔者从《国文百八课》中所得到的一些启发。

一、写作教学可以强调客观具体的科学性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封建科举时代,“以文取仕”的价值观就早已把作文的功能和价值人为地推至登峰造极的高度。在我们当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课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模式: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评讲。学生在写作中或许提高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写作材料运用能力,但未曾收获到客观具体的写作知识。而《国文百八课》则以“文话”的形式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客观科学性。正如夏丏尊和叶圣陶所说:“在学校教育上,国文科向和其他科学对列,不被认为一种科学,因此国文科至今还缺乏客观具体的科学性。本书编辑旨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给与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国文百八课》的最大特色是它的文话,它是全书的纲领,是全书成败所系,因而也是编者用力最多的部分。这四册里面共有文话七十二篇,它并没有拘泥于形式上的整齐,但在编排上又极具系统性。它的第一册从“文章面面观”开始,接着讲文言体和语体以及文章的分类,这个是总引子。本册的重点在于用总共九课的篇幅讲记述和叙述,讲题材,讲顺序,讲倒错,讲快慢,讲观点的一致与移动。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扭转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强调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结果语文教学由最初讲究语文学科的训练体系、训练技法,变为最终将学生当成变相的工具进行训练,“科学化”走进了“异化”的歧途。于是强调针对“科学化”的弊端,语文科目的人文性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但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长期积累下来的“短于定量、长于定性”的研究范式的原因,语文教学又一度陷入了为人文而人文的误区。翻看当下的人教版语文课本,“写作”放在了和“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同等的位置作为一个版块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更多地侧重于引导学生对文章人文性的感悟,忽略了阅读教学为写作教学服务的功能。书上也并未涉及任何写作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也没有有意识地去提炼更具实用性的科学写作方法,一堂堂的写作课上下来,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没得到实质的提升。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学生能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做到观点正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会使用标点符号,字写得正确整齐”。如指导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国文百八课》的方法,用古今例文逐个击破“议论文的主旨”、“立论和驳论”、“议论文的变装”、“推理方式一 ——演绎”、“推理方式二 ——归纳”、“推理方式三 ——辩证”这几种议论文写作的知识点,而不是对每一篇课文都采用“分析论点、论据、论证”的传统方法进行写作教学。其实概括地来说,作文教学是“定体则无,大体须有”,当然不可能有一个能够套用到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中去的固定“模式”。但是,另一方面,作文又是一门科学,它总有共性,具有共同的规律可循。

二、阅读教学应该更注重比较阅读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重点,但它又是困扰语文教学的难点。对于阅读教学的研究,“心理学界重实验,语文教育界重经验”,但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中心。比较《国文百八课》和当下的人教版语文课本,《国文百八课》一个学期的课文数量是三十六篇,而人教版语文课本只涉及二十五篇课文。初中三年下来,学生只在课堂上读到了一百五十篇课文,在教学过程中还充斥着繁文缛节、陈词滥调,学生的阅读视野得不到拓展,能力自然也难以提高。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学者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比较阅读中,教学能倾向于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而不是设计一系列“标准答案”式的问题让阅读教学只剩下语、修、逻、文、字、词、句、篇这一骨架和时代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等几块肌肉。比较阅读能为阅读教学注入血液和活力。

《国文百八课》的教学重点突出,且任何一个文话的学习都有两篇古今的例文以供学习。比如小说教学,《国文百八课》在第三册第二课中,以叶绍钧的《赤着的脚》和莫泊桑的《项链》来让学生学习“小说的真实性”这一文话。它首先在文话中提纲挈领地指出“我们应该记着:小说是由作者创造出来的,决非依据事实写述的记叙文;可是小说是真实的,这真实系指对于人生和社会的表现和描摹而言。”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教学主题和精要的阅读指导,课堂上的时间就能更多地分配给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经典性的文学作品是常读常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去读、去体会。教学中,学生应该是有所懂有所不懂,教师没必要把每句话都解释清楚。在当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于一篇课文提炼出一个最核心的教学目标,然后适当引入一些课外文章与课内课文互相辉映着进行教学,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拓展,兴趣也会被激发。

三、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应紧密结合、互相渗透

国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就看是否让学生学会了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养成了阅读和写作的习惯。为了实现阅读、写作方法和习惯的养成这一语文科的目标,《国文百八课》其科学之处在于设计了有序的教学模式。教材的价值就在于选一些文章来读,出一些题目来做,教材是学方法、练方法的依据。读某一篇文字,目的固然在了解这篇文字讲些什么,但更重要的是练习一些读写方法,以便读其他的文字其他的书。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与写作的方法,养成阅读与写作的习惯,教材设计了系统严密的阅读和写作训练体系,即文话、文选、文法、习问环环相扣的教材体系。教材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它们,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着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给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

当前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看似融合在一起了,实质上远远达不到所要求的教学效果。有位老师在教《散步》一课时,带领学生在自主研读、讨论中感悟祖孙三代人之间浓浓的亲情,课后布置这样一个作业“以‘亲情无价’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写真事、诉真情”。这个教学设计看似很合理,可是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却会感到很头疼,因为一堂课下来亲情感受到了,可是写作知识并没有学到什么。既然在阅读过后要布置给学生一个这样的写作任务,为何在教学中不能花些时间强调写作知识呢。教师完全可以在讲授课文前就告诉同学们今天需要完成的作业,在解读课文、分析语言的同时对学生点出这些都是可以“为我所用”的写作技巧。空谈“写真事、诉真情”的要求,学生难以写出感人肺腑的作文。

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以方法,这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这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让学生们心知其故。只有二者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的来说,《国文百八课》在设计上着力追求的是“科学化”,最大特色是它的文话,以文章学的系统让学生学习语文。虽然它具有人文性不够、缺乏注释等种种弊端,但它仍是一套极具特色、值得借鉴的好教材,有待更为深入的研究,为当下的语文教学带来更多的启发。

猜你喜欢

国文课文阅读教学
转弯, 也是人生的一种前进方式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舞 国文倩 漆画 30cm x 30cm 2019年
背课文的小偷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背课文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