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课堂几种病态结尾的诊断
2012-08-15何登保
何登保
最近,笔者有幸担任了省级初中语文优质课评审的评委,欣赏了各具风采的课堂教学,欣喜地发现了一大批教学新秀正在成长。但是,也发现了课堂上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本文结合课例,谈谈语文课堂的结尾之弊。
一、因文生情,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远离文本和学生
以情为主的文章自然要求老师引导学生真正地入境,课堂结尾沿着文章情感发展的脉络,作点渲染,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情感的浸润,这不失为一种好的结尾方式。但是,有的老师渲染过度,课堂结尾成了一种私情的泛滥。
一位老师执教泰戈尔的《金色花》,课堂结尾安排学生以“母爱”为话题说一段话。对学生说话的内容,老师并未做评点,而在每个学生回答后反复点化,“妈妈,妈妈,你永远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课堂上充斥着老师高分贝的对“妈妈”的声声呼唤。而老师这样渲染的目的在于引出自己原先准备好的一段文字:
妈妈,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想起几天前,你来为我带孩子时,脚上还沾着棉花地里的泥巴,女儿的心中就有着万千的悄悄话;妈妈,妈妈,我亲爱的妈妈,记得我小时候,你坐着木盆,在河里为我捉起小鱼小虾,那时我是多么的惊讶;妈妈,妈妈,如今你的头上已布满霜花,岁月在你的皱纹间留下了年华。妈妈,妈妈,如今我也成了一位小女孩的妈妈,妈妈,妈妈,我的妈妈,无论风雨,无论坎坷,你都是我温暖的家,我也是你最幸福的小丫!
如果我们再回视一下课文,就可能感觉到,这段抒情独白与原文情感基调是有较大出入的。《金色花》通过几幅富有情趣的画面,表现孩子的天真、活泼、可爱。同时,从孩子的眼中,妈妈那沐浴后披肩长发的线条,那祷告与读书的造型是多么优雅。孩子是一位天使,妈妈也是一位天使,诗篇是美与爱的结晶,而不是“妈妈,妈妈”式的歇斯底里。
另一位老师执教鲁迅的散文《风筝》,结尾要求学生说说曾经触动自己的故事,体会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老师在象征性地提问了几个学生之后,就随着一段柔美的音乐,很抒情地叙述自己的故事:
我,一个农村女孩,家里有两个哥哥,当年父亲力排众议,让我上大学。毕业后,我走上了讲台,父亲自然很高兴。以后,我成家了,想调动工作。父亲怕我一人在外面吃苦受累,强烈反对我调动工作。很长一段时间,父亲消失在我的视线之外。一个下雪的早晨,外面雪花飞舞,我打开窗户,看到远处一个老人站在雪地里,缩着手,哆嗦着身子,他的身边,放着大大小小的蛇皮带,那是为我准备的鸡鸭鱼之类的过年用品。那一刻,我泪雨滂沱,那是生我养我的爸爸呀!那是我朝思暮想的爸爸呀!我的父亲是全天下最普通的父亲,也是全天下千千万万个父亲的缩影,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百善孝为先,奉养父母,是子女天经地义的事,向全天下的父母致敬!(随即转身向台下听课的老师鞠躬)
看得出来,这段话是执教老师精心准备的,融含着自己的真情。但是,用这段话结束课堂教学的问题在于:第一,这段话表达对父爱的感激,与《风筝》的情感基调不吻合,引申不合理。第二,老师情感过于投入,以至声音哽咽,不能回到正常的教学情境中,忘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二、由古及今,胡乱联想,推衍的内容有严重的“恶搞”倾向
对课文内容作合理的推断或引申,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有利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但是,这样的推衍,必须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而不能随心所欲。
有个老师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以一个“猜”字来串起教学的主线——猜时代背景,猜字音字义,猜背诵技巧,猜诗歌主旨……且不说这种“猜”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单说说结尾“猜今日陶公”就让人匪夷所思。教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他可以当什么社会角色?请展开你的奇思妙想。
我们看看学生的回答和老师的评点:
生一: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今天的环境已经破坏得很厉害,他没有隐居之所。他应该到中央党校去当讲师,因为他清廉,可以主讲反腐倡廉。
师:很好,陶渊明能当大学讲师,并主讲为官之道,你很有政治头脑。
生二: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他可以去当豆农,因为今天的粮价很高,种豆可以使他致富。
师:很好,你很有经济头脑。
生三: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可以到自然环境保护区当环保宣传员。
师:很好,你很有环保意识。
生四: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可以去当公务员,因为他知识丰富,文笔又很好。
师:很好,你真知人善任。
因为完全脱离了文本,学生思维很活跃,回答貌似很精彩,但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对文本的歪曲,更是对古人的恶搞。老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反而有如下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给陶渊明作了合适的安排,如果让他当官,他能够为人民服务;如果让他经商,他能消除贫富差距;如果让他当农民,他能带领农民勤劳致富;如果让他当作家,他还为人民写出更多的好作品……陶渊明如果生活在今天,能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做时代的弄潮儿。
呜呼,陶公当时代的弄潮儿,与《归园田居》表达的情感不啻有十万八千里!
三、由读到写,写的内容与课文不能作无缝对接
读写结合,以写来收束课堂,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选择恰当角度,进行写作训练。比如,于精彩处仿写,于空白处补写等。但是,我们发现,有些老师设计写作训练时,不能做有效的引导,写的内容与课文相去甚远。
一位老师执教莫怀戚的《散步》,在课堂的结尾,老师安排了一个仿写训练:
家可以很小,螺蛳壳是蜗牛的家;家也可以很大,_______________。
在老师不断的启发下,学生有如下的回答:
家也可以很大,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家也可以很大,宇宙是地球的家;家也可以很大,大海是鱼儿的家;家也可以很大,天空是鸟儿的家;家也可以很大,天空是云朵的家……
如果是专项的语言训练,学生的回答是精彩的。但是,如果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了。《散步》叙述的是家庭生活,主题是表现亲情的。而老师给的示例,包括学生仿写出来的句子,只是变换着视角,来审视家的“大”与“小”,这与《散步》的主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另外一位老师在《散步》教学的结尾,先有这样的小结:“在我们就要走出美文《散步》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吟诵文章最后一段,再次在《散步》精致对称的语言中,感知和谐美满的亲情。”接着安排了一个“拓展迁移”:试着用对称的形式写一组句子,描绘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比如“孩子的眼睛”。
因为已到下课的时间,老师匆忙展示了自己准备的内容:
孩子的眼睛,像浸在水中的一颗乌亮的宝石,那么晶莹;像黑夜中闪烁的一粒珍珠,那么夺目。
我们分析一下,老师精心造出来以总结课文的句子,是有问题的:将课文中的“亲情”变换为“孩子的眼睛”,内容与课文没有什么关联;从形式上看,也不能体现文章最后一段于整齐中见错落之美的特征。这样的写作训练,放在任何一节语文课的结尾,都没有什么区别,怎么能体现“读写结合”呢?
四、由文及道,背离了文学鉴赏,变成了空洞的思想说教
“文以载道”,文学作品中融含着道德教化的因素,但是,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应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而有些老师在课堂的结尾,生硬强加道德教育的内容。一个老师在执教《杨修之死》的结尾,有这样的设计:同学们,你们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启示?
下面是学生的问答:
生一:做事要稳重,不要耍小聪明;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生二:做人要低调,做事要周全。
生三:为人要谦虚,做事要谨慎。
生四:要把才能用到该用的地方。
如果说,学生的回答,还差强人意,那么,老师的总结,则有空洞说教的嫌疑:
做人不能侍才放旷,要审时度势,韬光养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上级要尊重,对朋友要爱护,对规范制度要遵守。将自己的才能用在合适的地方,不要耍小聪明,而要拥有大智慧。
同样,一位老师执教《范进中举》,在结束时进行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范进中举》,知道了范进在成功时的表现。请同学们记住,我们成功时要看得起别人,失败时要看得起自己;成功时要淡然,失败时要坦然……
应该说,《范进中举》的本意不是谈人生的成功与失败。范进的笑也是含泪的笑,得意并不是他的真性情。据此引发关于“成功”“失败”的人生态度,是不恰当的。这种忽略本体的拔高、升华,使原本处处流淌着诗意的语文,扭曲成了粗糙的说教,只能让学生与语文越来越远。
五、由课内到课外,作业成为一种虚假的点缀
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学生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或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布置作业应该具有针对性,也有可操作性。但是,有两种作业,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点缀。
一是作业过大,有专业研究的倾向。一位老师执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布置的作业:课外阅读王永照《苏轼传》,林语堂《苏东坡传》,东方龙吟《万古风流苏东坡》。
这样的专题阅读自然是有价价值的,但是,能做这样阅读的也许是大学教授或是专门从事苏东坡研究的学者,作为初中学生一节课的课后作业,显然大而无当。类似的还有教《智取生辰纲》则读《水浒》,教《杨修之死》则读《三国》……
二是作业过虚,有非语文化的倾向。一位老师教完《金色花》后留下的作业:生活中,我们应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请用行动回报母爱。晚上回家,请给妈妈端上一杯茶/给妈妈梳一次头/给妈妈唱首歌………
另一位老师也英雄所用略同,在教学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后,布置了如下作业:在父亲母亲的背上静静趴一会,回想一下小时候父母背自己的情形,然后轻轻为他们捶捶背。再仔细观察一下,父母的背和你的背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带着情感走向生活,用心不可谓不好,但是,这是感恩行为,而不是语文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