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芭蕾舞教学质量的优化策略
2012-08-15律丽娜
◆律丽娜
(广东舞蹈学校)
提升芭蕾舞教学质量的优化策略
◆律丽娜
(广东舞蹈学校)
本文在论述了芭蕾舞艺术“开”、“绷”、“直”、“立”四项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从深入把握芭蕾基础训练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全方位提高教学能力、注重培养学习者的音乐感、注重与其他艺术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善于因材施教这五个方面,对提升芭蕾舞教学质量提出了相关对策。
芭蕾舞教学 教学质量 优化对策
一、引言
芭蕾舞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艺术性,被人们称为“高尚的艺术”,是融合音乐、舞蹈、体态、服饰、气质为一体的人体艺术,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芭蕾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当时只是为统治者在奢华的宴会上提供享乐的表演。随后,芭蕾舞被移植到法国,并在逐渐统一了芭蕾动作术语和形成了规范的芭蕾基础艺术表达体系的基础上沿袭至今。
由于芭蕾舞起源于国外,因此对于国内教学而言,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芭蕾舞教学中,舞蹈教学理论的理性化思维就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用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芭蕾舞艺术的基本特征
1.“开”
指芭蕾基础训练中强调学习者双肩和髋关节的外开。具体而言,肩关节外开可以舒展人体的线条,肩关节的外开不仅能使学生增添昂扬的精神及高雅的气质,而且有利于后背的直挺及收紧,使舞姿更加挺拔、舒展;髋关节向两侧打开,不仅能够舒展人体的线条,而且还能够增加人体下肢的表现能力。在芭蕾基础训练的实际过程中,中腿的外“开”要求学生必须从髋关节打开,从而带动膝关节、脚腕关节以及脚趾尖全部打开,因此有一定的难度。
2.“绷”
是芭蕾的基本要素之一。绷脚是教师在基础训练课中经常提醒学生的话语之一。例如,学习者的动力腿只要一动,尤其是出现了离地的状态,就必须绷脚。绷脚也有两个重要作用:使踝关节得到强有力的锻炼,增强了趾关节的能力和灵敏性;延长腿的长度,从而强化了腿的流线型的优美。
3.“直”
在芭蕾舞基础训练课中,“直”有两个目的,一是从技术技能训练的角度。重心的垂直是人体在直立状态下的必须,惟有这样才能使舞蹈从容不迫,才能保证动作的稳定性,一气呵成。在任何情况下,上身因舞姿造型的需要而出现前倾后仰左摇右晃时,人体的重心必须严格保持垂直,人在舞蹈中身体会出现千变万化的形态,为了能使身体的重心始终保持垂直,从而顺利完成一些旋转和高难度的技巧,就需要在动作中不断地调整重心。二是从精神气质角度。要求身体挺拔直立,不能挺胸叠肚,不能塌腰凸臀,同时也包括腿在需要直的时候,必须绷直脚背,收紧膝盖,从而使人有一种精神倍增、赏心悦目的高雅、潇洒、帅气的气质,给人带来朝气蓬勃的青春美感。
4.“立”
是芭蕾舞训练中强调得最多的元素之一。“立”和“直”不同,有自己的含义,芭蕾中的“立”是从形体上的美到舞蹈中的美的整体概念,是在直的基础上的升华,从技术层面上而言,是指腰椎到颈椎部位的立,由于从腰椎到颈椎这一部位是人的躯体中活动范围最大的部位,因此,只有把这一部位控制住,才能够真正立起来,这同时也正是“立”的真髓。芭蕾的美就是建立在直立基础上,只有先找到直立,才能完成更美更高的技巧和艺术表现,并由此给人带来一种提升的感觉,这是一种轻盈、敏捷和精神气质的美。
三、芭蕾舞教学的主要提升策略
1.深入把握芭蕾基础训练的重要作用
芭蕾舞练习对学习者肌肉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肌肉走向、肌肉承受力、关节得到解放,使体态达到舒展,其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一教学过程不仅将人体运动生理和艺术表现有机地结合,为练习者提供丰富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意识,而且还表现在严谨的动作结构和严密的训练程序上。
2.教师要全方位提高教学能力
(1)芭蕾舞教师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
选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是芭蕾舞教师教学技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可或缺因素。具体而言,芭蕾舞教师至少应该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了解学生的自身状况、身体条件、运动基础、文化素质以及个性特点:二是要准确把握每一次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及重点和难点;三是掌握先进的、有效地教学理论,并从中找到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原则。
(2)合理开展芭蕾舞动作创编研究和实践工作
芭蕾舞套路创编就是按一定的时间、场地、范围、方向路线和音乐特点的要求,将单个动作合理地连接起来,组成一套完整和流畅的成套动作。成套动作的创编要遵循运动人体科学原理、美学法则和芭蕾舞项目的运动规律,把单个动作进行有机联系,是指和谐而完美形成一个整体,而不是简单地将单个动作单纯地罗列在一起,可见,成套动作的创编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做好该工作,需要芭蕾舞教室不断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
3.注重培养学习者的音乐感
音乐在芭蕾舞教学中的运用,有着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意义,符合感官教学的一般规律。从心理学法则的角度而言,人们通过自身的感觉和知觉来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并作为人对客观事物认识过程中的初级阶段;而视觉和听觉又是感觉和知觉中最为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
在芭蕾舞教学实践过程中,整个芭蕾舞课堂训练都是伴随着音乐与动作的密切配合而进行的,这就意味着整个芭蕾舞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同时也是对音乐感进行深入培养的过程。如果能够把学习者的各个感觉器官进行综合协调运用,就能够在芭蕾舞的感觉以及节奏感的培养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合适的音乐伴奏不仅能给学生带来内在的舞蹈激情,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舞蹈技术技巧。可见,音乐在芭蕾教学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音乐与舞蹈动作的相结合,符合芭蕾舞训练的科学性。
4.注重与其他艺术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
芭蕾舞蹈的教学和其他艺术的教学都具有相同的教学目的。具体而言,芭蕾舞蹈与文学、美术以及前文提及的音乐艺术之间的关系向来密不可分。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来传达或某种复杂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时,人们往往会借助自身的姿态语言和动作语言,并简单明了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且能够获得更好的共鸣。
5.善于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和量体裁衣是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芭蕾舞教室要想通过时间有限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收获,就应该对学生的个性以及心理状态进行充分了解。一般来说,爱提问、爱插嘴的学生一般具有较高的智力,他们一旦把自己的疑惑解决好了,就能在后续的训练中获得明显的进步。
[1]李承明.芭蕾舞及教学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张玉萍.独具魅力的丹麦芭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1).
[3]郝林晓.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及其成长模式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7).
[4]张波.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