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

2012-08-15王文忠赵凤武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13期
关键词:探究语文课堂

◆王文忠 赵凤武

(山东省青州市黄楼初级中学)

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

◆王文忠 赵凤武

(山东省青州市黄楼初级中学)

叶圣陶先生曾说:“尝谓老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探索,自求解决,故老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先生强调了“相机诱导”的重要性,希望学生能够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个性学习的需要。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学习

曾几何时,我们学习语文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每天哇啦哇啦地读课文,一遍一遍地默写词语,没完没了地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思想,不假思索地背现成的答案,昏天黑地地“造”作文,一张张的试卷铺天盖地——学生枯燥无味地学,老师日复一日地教。

随着课改的春风,教师放下了拿了许多年的教参,抛开了所谓的“标准答案”,不再事事做示范,也不再设套一步一步地请君入瓮。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也在张扬,“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已深入人心,教师放下了高高在上的架子,作为参与者、组织者与学生心灵沟通。教学内容不再拘泥于课本,“生活处处皆语文”,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身边的平凡小事,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对名篇佳作不再肢解得支离破碎,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做心灵的远游。课堂上不再满足于师生问答,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从产生问题始,到解决问题终,循序渐进,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王国,教室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飞翔的天空。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迸发出了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自主学习,能主动投入。但是,在语文学习中,有很多东西学生还是模糊的,学生能自主学什么呢?

在课堂上,要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要让学生充分读书。课文的字词理解,自读课文的学习都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课文的学习目标,可让学生自己预习后定出,并且把课堂也交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因为每个人在生活阅历、知识掌握、思想认识上有差异,所以教师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但是,有不少老师喜欢走极端,片面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这样做,势必让一些学生的学习陷入“无主、盲目、无所适从的境地”。倡导自主学习,不能单单从形式入手,更不能强求某一种模式。于漪老师曾说:“关键在培养学生求知的浓厚兴趣与内在动力,激发他们酷爱读书,指导他们学会读书”。倡导自主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是很有必要的。课堂合作学习是实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定的章法。合作学习时,要明确合作学习的组织秩序。由主持人组织小组成员将大家的意见进行分类,找出相同的意见,形成共识。将小组内的主要意见分歧共同讨论和研究,最后形成一致的结论,作为小组的集体意见在课堂上汇报。课堂合作学习,绝对是一个有秩序的过程,七嘴八舌的无序发言,只能扰乱学习者的正常思维,也给学习和思考的懒惰者开小差、游离合作过程创造了条件,合作学习的效益根本无从谈起。

课堂合作学习要有一个合作的核心问题,非合作难以实现问题的解决,有依靠群众力量的必要性。合作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发散性,答案可能并不唯一,能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形成不同的意见,还要有一定的生发性,可以启迪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在课堂上让学生提问题,容易出现很多不易控制的问题,如学生提的问题价值不大,问题提的重复了,有的问题偏离文义,等等,以至于完不成教学任务,就需要教师很好的驾驭课堂。问题从学生中来,再让学生去解决,教师适当点拨、补充。学生的问题被展示,讨论有了成就感,积极性会越来越高,而且经老师归纳,既把握了重点,也教会了学生该怎样去提有价值的问题。

语文的独特性在于它的个人的学习无可替代。诵读、感悟、体味、积累这些千百年来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合作学习无法替代的,更多要靠自己的独立学习,或者说在自己的独特学习体验中完成。

虽然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性比较强,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非但不能弱化,而且要加强,只是加强的方式不是越俎代庖,而是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监控。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抓住问题的本质和核心,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监控,监控不是控制,监控的目的是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把握各小组内合作学习的情况,对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予与及时的指导。同时,在监控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教学的新问题,及时帮助自己调整教学策略,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

鼓励实施合作教学,就是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我们强调教师监控的目的,是防止学生不会合作,不会思考,而不是防止学生思维出圈。相反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鼓励学生能够探究创新,鼓励学生有新的生成。

合作与创新已经成为时代对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理应成为教育教学当务之急的培养目标。课堂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类新型人才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而探究学习能够“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倡导探究学习,就是鼓励和帮助学生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合适的答案,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自己获取知识的途径,勇于探索、发现。

可是,很多教师对探究性学习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有的在学习中进行钻牛角尖似的探究,也有的让学生天马行空地想象,各抒己见,哪怕胡思乱想也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其实,“探究”不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而应该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贯穿课堂,不是针对某一环节,某一个问题。学生探究的结果各式各样,教师对探究的结果也必须有一定的评价。肯定其正确的结果,让学生明白探究的真谛。

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一方面,需要我们大刀阔斧,锐意改革;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认真冷静地审视自己走过的道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改革难免有过失。有的人墨守成规,保住自己的老一套死死不放,“春风不度玉门关”;有的人半开半掩,让自己的门里刮进一丝春风,坚持“要一点一点地来”;有的人则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死死抓住到撒手不管,从“一言堂”到“大放羊”,教师成了旁观者,学生提的问题不管是否有价值,一律说“好”,甚至出现错误的结论也不过问,或持模棱两可的态度,由以前的教师至上变成了学生至上;有的人课堂效率低下,像一盘散沙,不一而足。我们说,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生动活泼的知识讲解,反复地、科学地训练,不断地督促、提醒,循循善诱以及必要的惩戒。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有独立学习能力的个体。自主、合作、探究要求的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策略的完善。

猜你喜欢

探究语文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