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学习
——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2012-08-15张慧珍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13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思维

◆张慧珍

(江苏省连云港市塔山镇中心小学)

自主学习
——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张慧珍

(江苏省连云港市塔山镇中心小学)

优化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学生只有参与了教学活动,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新知,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得到发挥,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是教学生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亲自探索发现知识。学生不能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要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就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发现和创造,将来适应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要使学生终身受益,就得教给学生自己寻找水源的方法。可见,优化的教学过程,必然是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学生只有参与了教学活动,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新知,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得到发挥,并且在智力、能力和身心素质上获得最优的发展和提高。使学生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相互作用的联系中调节互补的过程。布鲁纳认为:“不经过真正的知识过程而单纯接受的知识是不能成为生动的知识的。”这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内因。教学过程一定要设计成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的过程。特别是备课环节时,我们就要换位思考,把学生的内容加以思考,考虑到如何让学生展现自我,激发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掘孩子的天赋,寻找优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只有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时,教学过程才能优化,教学效益的提高才能实现。

为了保证学生能真正参与学习,教学过程要设计成所有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自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做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促使他们在说中积极展开思维和情感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能量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教学效果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力求认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

例如,在教学《梦圆飞天》一课中,有关神舟号飞船的知识极其丰富,这就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机会。课前激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看书读报、上网查找、请教父母等方法,了解神舟号飞船的知识,上课是交流,完后,比一比,看谁知道的多,班级将评选“小科学家”。这一过程对小学生来说是有趣的,有趣则有学习的动力,比起教师的语言创设情境效果要好得多,学生特别积极,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三、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

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用思维的开始阶段。”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例如,教学《奶奶的白发》中,课文配有插图。右边一幅是孙子和奶奶的对话图,可以利用它创设对话情境,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朗读等方式,使教学更加直观、富有趣味。创设情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积极进行思维,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四、指导学法多样化,让学生善于参与

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一定要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中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例如,教学《小池塘》要加强读书指导和背书指导,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并能读通课文。在背诵时,可以通过补充填空、教师引读的形式来降低背诵的难度,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积累语言。

五、观察想象,让学生循序参与

教学过程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展开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观察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优化的思维程序,学生才会依序参与,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学习《陈毅探母》时,文后面一幅是插图,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抬头的动作、沉思的神态,并展开想象,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体会词句的思想感情。

六、分层练习,促进全体参与

由于学生在学业基础、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了适应各类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教学活动应从学生的差异出发,让不同层次学生按不同层次的要求拥有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积极而充分地参与学习,并获得有差异的发展。

例如,组织学生作业时,不管是巩固练习还是课内作业,都应分层练习,因材施教,对程度好的学生,可采取少做基本题,多做综合题,使他们“吃得饱”,对程度差的学生,可给予较多的模仿、基本题,少做综合题,使他们“吃得了”。分层练习,并分层评估,学生的潜能才会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七、加强教学调控,让学生有效参与

教学过程是信息传输与反馈过程。反馈是教学控制的前提。强化教学过程的反馈并依据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教学调控,可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

强化教学过程的反馈与调控,主要抓好原认知反馈、感知反馈、表象反馈、抽象概括反馈与作业练习反馈等五个环节,教师要掌握这五个方面的反馈信息,以调控自己的“教”使它适应学生的“学”,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要依据教师输出的评价信息,调控自己的“学”,以求学得对路,学得有效。只有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实现最佳组合,并且促进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最佳的发展和提高。

实践证明,只有我们教学中把“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作为主线进行教学,学生在参与的同时才能逐步学会求知,并获得能力的发展。人是万物之灵,每个儿童都是天才,都有巨大的潜能,我们要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们也会看到每个孩子的进步。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