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的班级德育管理
2012-08-15杨立芳胡春林胡晓青
◆杨立芳 胡春林 胡晓青
(山东省青州市经济开发区牛家小学)
新理念下的班级德育管理
◆杨立芳 胡春林 胡晓青
(山东省青州市经济开发区牛家小学)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家长有“望子成龙”的心情,希望子女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结果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还有一些学校和地方,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学校的设施建设抓得比较紧,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纪律法制教育,对学生在校外活动的情况,抓得比较松。这种重智育,轻德育的普遍现象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些学生在社会上接受了不良影响,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校内校外,课内课外,都要抓紧,一点都放松不得。
新理念 班级 德育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家长有“望子成龙”的心情,希望子女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结果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还有一些学校和地方,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学校的设施建设抓得比较紧,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纪律法制教育,对学生在校外活动的情况,抓得比较松。这种重智育,轻德育的普遍现象。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些学生在社会上接受了不良影响,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校内校外,课内课外,都要抓紧,一点放松不得。以下就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德育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德育教育的环境化
陈鹤琴先生说过:“教育上的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这是不可否定的。”环境对人影响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经常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并始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创造环境、利用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利用对各功能室的布置,如展示有特色的画,各类爱祖国、爱家乡、英雄角的布置等。这些布置,都展示了小学生对道德美的体验和追求,也是对良好行为的正面强化,更是唤起学生的自我教育的途径。
二、德育攻心,身正言教
俗语说,“正人先正己。”身正言教,是学校班级德育管理中的一个大原则。只有做到身体力行、言行一致,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起到榜样的作用。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进步、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教师的道德力量。教师的道德力量,又主要从教师的价值观和在师生交往的关系中对学生的影响体现出来。这时候,班主任就要通过对照《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全面衡量自己,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找出自身的差距,加以纠正和提高。
班主任、教师是小学生模仿和学习的主要对象之一。现在的小学生属独生子女的居多,孩子在家庭养成的任性和得到家长的溺爱特别严重。家庭的影响对于孩子们来说已是根深蒂固,如果再没有班主任老师的光辉形象,那么孩子也就成了目前现代教育的牺牲品。所以说,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德育攻心”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这里的“心”首先是班主任的,其次是学生的。
三、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
刚开始做班主任的时候,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样做班主任的效率是不是太低了。难道做班主任一定要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没有很好地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的工作是一种很容易得罪人的工作。所以首先班主任要给班干部强有力的支持,鼓励他们通过接受挑战,达到提高自己在管理方面的素质,为以后走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化解同学对班干部的抵触情绪,让他们知道班干部的管理决不是针对个人的,而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有同学违反纪律,班干部不用直接与其发生冲突,而只需如实将情况向我反映,让我来处理即可。
四、虚心求教,共同进步
师生之间的互补,完全由此而来。教师是人,不是神,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做到及时解答。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形象,这种自我调节才能更加完善。师生关系影响德育效能,它能同时使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同时获得直观的道德经验。
德育过程是班主任与学生互相交往的过程,也是班主任的自我教育过程。纯洁的师生关系是这种德育过程的有机载体,是施教与受教的心理基础。一是班主任要热爱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权利,尊重他们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二是要积极取得家庭的支持,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及其思想的症结所在,家访有助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建立家校联系卡,随时随地地沟通家庭与学校共同作用学生的办法。还可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指导帮助。三是搞好一些活动,如队会、主题队会、互赠自制小礼物祝贺生日等,通过德育渗透、了解,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树立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顺应世界范围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发展个性的理论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新课程要求教师重新思考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班主任应该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许多优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激励学生成才。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每个学生都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爱好,珍惜这些特点,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承认学生的智力差异。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促进全体儿童、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
六、家、校配合更有效地进行学生德育教育
目前学生有较优越的条件,受父母的百般娇惯,有的父母不能用适当法来教育孩子,使孩子的心理得到平衡发展,这就需要家、校通过共同的努力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学校公开日时,可开展一些活动,分低、中、高年级段来实行。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感到自豪,懂得在家里也应关心周围的人和事。
七、新理念促使班主任不断审视,转换自身角色
班主任角色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教师为中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对班主任必须绝对服从。权威型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亦步亦趋,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时代呼唤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代之以“对话者”、“引导者”角色,提高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树立起新时代“生活导师”的形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种人才成长的周期体现决定了小学班级德育的长期性。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尤其需要长期积累和反复。这就必须从小学抓起,从小学班级德育管理抓起,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班主任更应做到心理调整的良性循环,方能实现班级德育管理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