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中的细节教学

2012-08-15张荣梅

中学语文 2012年30期
关键词:项羽细节语文课堂

张荣梅

对课堂教学的关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点。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不仅要思考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不仅要改变教师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更要注意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以及自己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说起教材的处理,不禁想起自己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那时讲课总是以教参为基准点,面面俱到,生怕漏掉一点内容,这样下来,觉得自己每天疲于应付,要不停地备课,而学生也并没有得到印象深刻的知识。也听过许多语文课,在很多语文课堂上,教师拘泥于基础知识的传授,不敢放手,生怕自己漏了一个知识点没有讲到,会影响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看见的这种现象多了,我自己也开始反思,一节课如果面面俱到,都是重点,也就没有了重点。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要确立每节课的教学主线,然后围绕主线,呈现教学内容,一节课短短的40分钟,要面面俱到把所有内容讲完是不现实的,教师应该考虑的是在语文课堂上要展现的重点是什么,要抓住哪些小细节进行有效教学。很多作品中易被忽略的细微之处,往往是作者煞费苦心、精雕细刻的。善于品味这些细节,抓住这些细节教学,就相当于找到了一把打开理解文章内容之门的钥匙。课堂上的教与学是双向的,教师越是放不开学生,越容易造成学生的惰性思维,等着老师把这些知识一点点喂给自己吃,到考试的时候又一点点艰难地吐出来。所以,语文课要教会学生的应该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而不是一些简单的知识传授。抓住细节进行教学,小细节大内容,通过细节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分析,并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独立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这样才是成功的语文教学。

当然,要抓住细节进行教学并不容易,教师头脑中要有细节教学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与其面面俱到,走马观花,不如抓住一点深入挖掘,以求让学生印象深刻。教师还要有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教学姿态,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材处理能力,这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做得到的,这就要教师多学习,扎实自己的教学功底,提高自己对教材的处理能力。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细节处理方面的一些感受。

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抓住细节,短文短教,以求突出文章的重点,也让学生印象深刻。

《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我们都很熟悉,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我们许多教师都会讲到它的说明方法,文中涉及的说明方法也很多,像举例子、下定义、列数字等等,所以很多老师在讲课时,很难跳出让学生找出各种说明方法,并讨论其好处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固然符合文章的特点,但面面俱到又浮光掠影式的讲解,恐怕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觉得可以换个方式讲解这篇科学小品文,这篇科学小品文具有科学性和文学性的特点,如果只是让学生找一些说明方法,再分析它是科学性还是文学性的体现,太千篇一律了,没新意。

这篇课文的科学性可以结合课文的第四节,描写荔枝外形结构的这一节来分析。在这一节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通常”、“果肩”、“果顶”、“缝合线”这几个词来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通常”限定了一定范围,表示的是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但不是所有的情况,这个词语的运用就很好的体现了语言逻辑上的严密性。“果肩”、“果顶”、“缝合线”都是描写荔枝的术语,这正所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写什么文章,介绍什么,就要用什么专业语言,这就是语言准确性的最好体现。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也正是小品文科学性的最好体现。这短短的九个字,足以体现说明文中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对这九个字详细分析,就很容易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这个特点,学生的印象也比较深。没有重复赘余,没有面面俱到,以细节见整体,却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我们还可以在教学中,学会抓住细节,长文短教,以求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说起文言文教学,我们不免会围绕一些固定的基础知识来教学,但如果教学中只局限于这些,那这样的课堂就显得有些干瘪而毫无生气,在教学中,基础知识的传授不能孤立地进行,要抓住一些细节,带动基础知识和课文的内容,这样课堂内容也会丰富得多,学生也有兴趣得多。

拿《鸿门宴》这篇文章来说,《鸿门宴》上的争斗,也是双方性格、智谋的一个较量,所以结合文本分析人物的性格应该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教授《鸿门宴》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处理,可以在学生预习、梳理了字词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一些词,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这是抓住细节进行教学,以点带面的很好体现。课文的开头写到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向项羽告密,说刘邦要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大怒”,可以让学生分析项羽“大怒”的原因,在学生结合文本基础字词的解释,疏通文意之后,就可以从文本中分析出来,项羽兵四十万,刘邦兵十万,项羽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应该进入关中称王,所以他大怒。除了兵力的悬殊,在此处教师还可以补充双方的出身背景,项羽是贵族,刘邦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地位身份相差很远,像刘邦这样的人称王,那简直就是对项羽的侮辱,所以他要大怒。项羽的大怒也体现了项羽的自高自大,项羽的失败也是源于这种性格。当然对文本的分析并不局限于此,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分析“大怒”的其他内涵,项羽听到别人告密后并没有去调查确认,就大怒,还说明他比较“鲁莽”,易“偏听偏信”,“大怒”短短的两个字,就已经把项羽的主要性格特征展现在我们面前,真可谓“小细节,大体现”,也正因为这样的性格,所以项羽在鸿门宴上的失败就是必然的了。抓住了一个小细节,通过分析不仅深入把握了人物的性格,还能据此推测人物的命运和整个故事的结局,不能不说是抓住细节分析文本的大收获。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自己要先吃透教材,才能抓住一些细节,引导学生来深入分析课文。对我们来说,抓住细节教学,既以点带面,避免了面面俱到的呆板传授,又突出了文章的重点,增强了教学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直接以教材为媒介作用于学生。那如何对教材处理就至关重要,是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还是教会学生抓住细节,以点带面的去分析文本、理解文本,并让学生在分析文本中能够掌握一种技能和方法?这个是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候要不断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不管是长篇还是短文,只要我们认真研习教材,抓住课文的一些点滴细节进行教学,会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细节源于发现,源于对教材的深入挖掘,我们应该让语文课堂成为浓缩精华的阵地,而不是大而不当的战场。

猜你喜欢

项羽细节语文课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细节取胜
梦遇项羽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以项羽“学万人敌”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