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
2012-08-15王友成
王友成
从2006年秋季开始,大部分省市步入新课改。新课改除了在教学理念上有很多的更新以外,教材设置为必修和选修也成为本轮课改的一大亮点。选修课的开设使广大师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是让我们既期待又感兴奋的事情。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师生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天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然而在兴奋之余,我们感受更多的是惶恐,甚至手足无措。选修课给我们带来了压力和挑战,怎么选,怎么教,怎么学等一系列问题困扰我们,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摸索着前行。
在这近六年的选修课教学实践中,我们虽发现了一些问题,但也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在此提出,以供参考。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必修与选修的冲突
我省高中语文共五个模块的必修和若干模块的选修。按照新课程的整体设计,高中三年被划分为十二个学段,其中必修课程五个学段,选修课程四个学段,另外三个学段用于高考复习,选修课程的学习时间与必修课程的学习时间相当,在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总的感觉就是一线教师在拼命赶课,必修课程学不透,选修课程学不完,选修课程学习内容被任意删减,学习时间被大量压缩。如我们学校已选的选修课有《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小说欣赏》等,根本就没有时间开课,学生当然也无暇欣赏,何谈从中去感受文学美、艺术美?
2.他选和自选的矛盾
选修课重在一个“选”字。学生对选修课的学习应是为了满足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对选修课所选的内容应该有自主权。然而,目前,在学校教学行为中普遍存在的凡考则教,不考不教,为考而教的局面,决定了选修课“不选修”,选修课的开设、教学全由“高考”说了算,而不是依据新课标、课程计划来决定。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一些相应的所谓的“选修”和“指定选修”等对策,甚至于统一发文件,统一指导开设选修模块,有时连教科书也统一指定等等。现在绝大多数的学校是“市县指定选修范围——学校选定课程——教师班级授课——学生班内听课”的模式。学生何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决定取舍?当“选修”成了“必修”,课程标准也就成了一种理想化的表述,选修课设置的初衷也就随之弱化或消逝。
3.新旧教学理念的冲突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在教学上有灵活性和拓展性”,“不能单纯从教师的储备和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然而我们很多一线教师仍然没能改变长期以来的教学思维习惯,拿着新瓶装旧酒,有的老师抱着教材教参不放,照本宣科,对教材只做简单化处理,不加丝毫的优化选择,教师只发挥了其“录放”功能。如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不分轻重主次,每篇必讲,每讲必详,作者,时代,主题,手法,意象,意境,面面俱到,滴水不漏,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得枯燥无味,该灵活的不灵活,该拓展的没拓展,何来效果?而有的教师更是将选修课上成了高考复习课。由于长期以来受到高考指挥棒的严重影响,平时什么都要与高考挂钩,选修课也在劫难逃。如教师在教学《语言文字运用》时,干脆脱离教材,直接按照高考考点“字音”“字形”“成语”“病句”“修辞”一路上了下来。教学《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时候,课堂就成了文言文教学的天下。什么“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实词”“虚词”“文言句式”都来了,一首诗词变成了一道道的诗歌鉴赏题,反复讲解,反复练习,选修课被上成这样,难道说不是选修课程的一种悲哀?
4.主体与主导的冲突
有些教师在教授选修课的时候,把本应是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当成了驰骋自己想象的自留地,一个人自由发挥到底,成了满堂灌。而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硬是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课堂上的有效互动成了被动的灌输和无休止的你问我答。而有的教师又放得过开,把所有问题都交给学生去合作探究,不加指导,放任自流,过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而导致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让可有可无的探究都有道理,这样的课堂也就成了一种无效课堂。有些教师在选修课教学中,抓住灵活性和拓展不放,毫无节制的补充知识,过于追求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的系统化,片面追求新奇深奥,脱离了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把选修课堂变成了“百家讲坛”。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
5.评价形式过于单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以电力网理论和控制理论为基础的,依赖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电力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通俗的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是指通过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实现产品在设计、生产、操作等流程中无人化、智能化、自动化的过程的一种先进的工作方式。
新课程标准倡导评价多元化,多样化。它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对语文课程的实施起到直接的制约作用,切实抓好课程评价工作,对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方向,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我们现在所采取的评价方式仍然是阶段性考试,特别是市县级统一的期中期末考试。这种评价方式过分单一,过于传统,而这种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地促进目标完成,甚至伤害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哪里还有促进个性发展可言?
6.部分教师消极应对
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改的主要参与者,实践者,一方面应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开设选修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写,这无疑是增加了新任务,另一方面,习惯了老教材的老师,面对新的选修教材,不得不重新审视。新的教学内容对教师的储备和教学能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这就迫使他们不断地阅读、进修、培训,以充实自己。这样,势必使某些教师感觉身心疲惫,对选修课的教学持有一定的消极态度,对选修课的投入过少,因而,降低了选修课教学的有效性。
7.过分张扬人文性,突出活动式
有不少就是把选修课等同于活动课,把选修课的教学简单地扩大为文化熏陶,片面地强调人文性。常用看电影,举办演讲比赛,编课本剧,搞社会调查,写些小论文等活动来代替选修课教学等等。
二、对改进选修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想实现选修课程的课程目标,让学生真正从选修课中受益,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做了以下的思考和探索。
1.突出一个“选”字
一是选教材。分为教师选和学生选。教师选的为指定选修,对学生来讲也就是“必修”。学生选的为自主选修,可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当然这里也包括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这样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就由必修,指定选修和自主选修构成,教师可合理的去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顺序。比如可适当延长必修的教学时间,可以把选修特别是学生自选的部分合理地穿插到必修的时段内,而没有必要等到必修阶段结束了,再来安排选修的教学,我们甚至做过这样大胆的想象,根据学生自主选修情况,重新编班,由学校统一安排一时间,由在某一模块有特长的教师来任教,这样既不会受到原班级授课形式的制约,又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师个人专业特长,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是选教法。好的教学方法对语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选修课的教学也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方能体现出选修课的魅力。如在教学《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模块时,可以采用“创设意境,语言交流”的办法,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运用语言。在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有的教师将《项羽之死》《西门豹治邺》《大铁椎传》三篇刻画人物的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围绕“人物独具魅力的人性美”和“几种常见的刻画人物的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思考,然后交流,再和《种树郭橐驼传》对比阅读,发现不同。这不仅节省了课时,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比较阅读及思考能力,而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彰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既避免了填鸭式的满堂灌,又避免了无效的假对话等。
2.重在一个“修”字
一是教师加强自身选修课修养,根据学校实际,自身实际,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提高语文教学素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开设选修课的需求。
二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学习选修课程,如在活动中学,在交流中学,在观赏中学,在指导下学,在自主状态下学等。根据这些方式、特点,可以设计出相应的选修课学习方法,规范学习过程,以便促使学生能从多方面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全面地提升语文素养。
3.落实一个“评”字
一是确定评价依据。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是评价的基准。”也就是说通过学习,学生是否达到该课程开设的目标,应是我们评价的依据。如《先秦诸子选读》的目标是通过学习先秦诸子论著,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文化传统和思想传统深入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对于该课程的评价即可依据该目标来确立。
二是明确评价手段。对于选修课评价,课程目标特别指出:“在注重基础的同时,更多地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模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所以我认为对选修课的评价绝对不能只依靠单一的考试,而应实行多元方式,重结果更重过程,即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比如,可以把学生的读书笔记,札记,实践活动作为过程评价的要素,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他评相结合等。多元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突破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还能避免一些老师把选修课上成练习课或高考复习课,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语文积极性,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然,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比如,安徽省从2009年开始,高考始终考查“诗歌与散文”“戏剧与小说”模块中的散文与小说部分,我们在这些方面的选修,就应该适当地有所倾斜。
随着选修课教学的深入开展,一线教师选修课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必将会有更多更好的做法交流出来,供广大语文教师选择学习,我们期待着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园地里开出更多灿烂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