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缺失初探
2012-08-15柯雪芬
柯雪芬
所谓“语文味”,从内涵上说,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从外延上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这是提出“语文味”这一教学理念的程少堂先生对“语文味”的界定。我个人认为,语文味是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一节语文课,或者说,来构建一节语文课,核心是要将语文课的情味、美感、文化积淀和生存智慧给激发出来,展示出来,让学生真正体味到语文的魅力。
这些从理论的角度似乎无懈可击,可是,当今语文课堂仍充斥着太多非语文的现象,致使语文教学一直徜徉在语文味缺失的境况中。究其原因,有方方面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成因做一点深入探究。
一、语文味在应试的夹缝中变质
高中阶段,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团团转。曾经有一段时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何为“名师”、“优秀教师”?那就是对考试大纲吃得最透彻的,对应试技巧把握得最到位的,所教的学生由此取得了高分的教师。可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考分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课堂的中心自然也不在“语文味”了。老师满堂灌,学生拼命记笔记,语文的教与学,完全异化为机械化模式化操作,语文味当然缺失。
如今,我们虽然也高举着素质教育的大旗,轰轰烈烈地推行课改,但我个人认为,语文教育改革的最大困扰依旧是高中学段面临高考的关隘。新课标的“评价建议”虽针对当前考试的某些弊端,强调了评价的过程性、多元化及差异性,但是,它却回避了教育评价最“刚性的”需求——甄选功能的公平性。新课程改革如果创造不出新的语文考试模式,语文改革就很难成功,我们当前面临的语文教学现实就难以改观。于是,现实逼着我们扭曲着去解答这个难题: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侧重于素质教育,高三则全面进行应试教育。这个举指似乎合情合理,既满足了高考的刚性需求,又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软着陆。但事实上,这多少有着自欺欺人的味道。
首先,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即使高一高二的课堂,也时刻瞄准了高考的方向与动态来突破;高三就更不用说了,面对“题海”,作为语文教师,要替学生来解剖、放大、显微各类题目,还要再掰口喂食,课堂语文味的变异也就在所难免。
其次,面对频繁而来的统考、会考,教师的教学只能是“戴着脚镣手铐跳舞”。本来,文学命题就应是多解多元的;可是考试中,要的却是推理出一个“万法归一”的答案。孰不知文学语言毕竟不同于数学符号,允许有多种阐释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如此一来,语文味能剩多少?
再次,学生在各门功课的高考的压力之下,真正用来学习语文的时间又占了多少呢?作业都是草草了事,更别提课外的阅读量了。课外的阅读量太少,积累自然就不多,语文素养又怎么能提高呢?课堂语文味的提高又谈何容易?其实,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面对阅读甚少、写作甚微的学生,面对工具书基本不用、口舌基本不动的学生,对问题的症结不能说不明白,却只能是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夹缝中向左走向右走,左右为难。
二、语文味在语文学科性质的模糊性中众口难调
我们知道,中国语文界历年来对于“语文”二字的具体阐释争议不休,时至今日,很多人一谈到语文教学改革,就张口闭口的谈语文学科的性质、方法、内容等,仍然在追问“语文”究竟是“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孔夫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是诸多语文教育者在学术界关于语文这个概念各执一词的思想基础。但对于语文的“学科性”问题过于敏感,往往牵制了我们许多精力,反而影响了对语文教学许多迫切问题的思考、分析、实践以及评价,有点得不偿失!于是,我们经常能看到,一堂语文公开课上下来,关于语文课的真味,对于课堂的评价,专家们都有一套自己的“语文”标准,公有公的理,婆有婆的道,语文味的度无论向左走向右走都异常地众口难调。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曾在 《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分别是:
“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
“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而造成“假主体行为”;
“杂”:把“人文性”当成标签到处贴,致使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
“碎”:零敲碎打,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
“偏”:重视“双基”,进行接受学习,弱化学生主体性。
这个总结让我们非常鲜明的看到:老师在把握语文课时,有的重“语”,有的重“文”,有的又在创新上左右失据,将语文课视为T台走秀,走过场,套模式,热热闹闹却徒有形而失去了语文的真味。这也总结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因为在“语”与“文”之间度的把握难有统一标准,致使语文味无法左右逢源,在学科性质的模糊性中显得众口难调。
其实,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定位,虽有专家说 “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和稀泥是二元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堂好课,有语言的积累品析,有情味的把握,有审美的渗透,有智慧的激发,即使只有其中二三,亦是一堂有味道的语文课了。
三、语文味在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缺失中变味
再好的剧本,从平庸的演员口中念出,也会变得干瘪无味,毫无创造;而优秀演员哪怕是你给他一个菜谱,他也能念得催人泪下。要使语文课的语文味充分体现,关键是要求文本与学生之间最重要的中介——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要使课堂焕发出语文味,教师应该自身就有语文味,“腹有诗书气自华”。试想,一个自身语言都贫瘠干涸,安于就事论事,墨守陈规照本宣科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难把课堂变得有滋有味的。反之,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出口成章,词藻丰富,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无疑都会是一堂好课。当然,要使一堂课达到语文味这样的审美高度,各方元素都应调动起来,但无论何时,教师教学语言都是其中最能挑动学生学习生命力的元素,基于此,语文教师除语言内容上语文味十足,还应在个人朗读能力,言语表演能力、感染力上下功夫。否则,课堂的语文味也将会大打折扣。所以,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要求,很大程度上是对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高要求。
此外,语文教学包罗万象,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事,都与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要求语文教师除了“专”外,最好还是杂家,其知识构建既要向左走又要向右走,最好各方面的知识都能有所了解,如音乐、美术、天文、地理等。而在杂的同时,还要能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新的动态,特别是学生喜爱的一些青少年作家的作品,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你必须有所了解,否则与学生会形成“知识上的代沟”,甚至变为情感上的代沟,以至最终影响到课堂的味儿。
四、语文味在学生功利思想的浪潮中淡化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厚积薄发,讲究的是“功到自然成”,可是有太多学生却将学习置于“功利”二字之下。记得学期伊始,我给学生列出了一长串的选读书目。学生当时就问我:老师,看完这些书,我的语文学习成绩能提高多少?上课了,又有学生追问:老师,这些内容期中考试考不考?高考考不考?如果不考,干脆不上了!面对近期的期中、期末考试,远期的高考,学生无法不急功近利,我作为语文教师也就无法不悲哀。语文教学不是不要功利,但如果是以牺牲语文价值为代价,那这种功利性教学就是令人唾弃的教学了。事实就是如此,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语文课的“美”和“利”之间向左走向右走方向明确,对于语文课的语文味需求往往排在功利满足之后,语文味在如此思潮中被淡化。
新课程标准说: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是在功利主义的大潮中,长期以来处于附庸地位的语文课堂,往往忽视了自身的特性和本色,远离了激情和审美,迷失在空洞的说教和题海的训练中,成为了中学各门课程当中教学改革喊得最响亮但地位又最尴尬的学科。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学生,这更多的是一个教育体制需要完善的问题。学习语文不像学习数理化等学科那样可以马上产生直接的效果,读书、思考、领悟、鉴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是没有办法产生“经济效应”的,往往不为考试而学习语文的学生,语文成绩却都还不错,因为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领悟、学会了鉴赏,考试时就能游刃有余,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功夫在诗外”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语文味便是我们语文教学应持有的境界,失去语文味的语文教育必然造成学生思想感情的严重贫血,也因此造成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当然,我们盘点“非语文现象”,是为了剖析教学中的暗伤;质疑语文味缺失的成因,是为了反思教学中的得失,是为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失语文教学的传统和本真,不失语文的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