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还原文本写作和阅读结合起来
——例说一种语文课文教学思路
2012-08-15孔宪锋
孔宪锋
语文课文教学常常侧重于阅读这一层面。有人认为,阅读量提上去了,语文素养,包括学生的写作素养自然就提高了,“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我们接触到的学生群体虽然达到了一定的阅读量,但写作水平仍往往不尽如人意。
记得读大学时,一位同学揭秘自己作文得高分的绝招:我集中精力认真解读,准确地说,认真推敲了十多篇优秀作文的结构,分析了作文使用的材料、手法,把它们化为我的独特营养,高考作文写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的确,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具体地说,即为文章的成因和形成过程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一定会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
今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为例来谈谈这种把揭示文章写作成因、过程与阅读规律结合起来的语文教学思路。
从创作上讲,《沁园春·长沙》写作动因不同于学生常规作文,它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有感而发的力作。毛泽东即将到广东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组织发动农民运动,从情感上推测对此他可能是充满信心的,可能是平淡的,也可能是心情沉重、缺乏自信的。感情不同,则要写出的词从意象到意象的特点都会大相径庭。
毛泽东的情感是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学生从已经学过的《沁园春·雪》一词中就可以推断出来。如何去表现这种积极向上的豪迈的情感?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谈谈自己的思路。再回过头来,梳理一下毛泽东的思路:独立—看—怅寥廓—问—携来—忆—恰—记,这些字眼很好的体现了作者的思路。具体而言,就是作者站在橘子洲头看到湘江美景,激发出内心的感慨,情不自禁问出“谁主沉浮”的问题。接下来怎么写?可以直接回答,也可以通过写景含蓄地回答。作者高妙之处是通过“同学少年”的不同侧面的特质来展示这个群体卓尔不群的素质,尤其是结尾用一个夸张的游泳场景进一步表现“同学少年”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革命斗士。
与《沁园春·雪》相比,本文在写作上有下面两方面变化:《雪》在“望”景之后,仍然以想象中的景来表达情感;而《长沙》在“看”景之后,却由景物触发出情感,直抒胸臆,发出疑问。其次,《雪》的结尾是直接抒发情感,“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长沙》的结尾是以一个夸张的场景结束,“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现能“主沉浮”的同学少年的精神风貌。
对写作过程的揭示还需要在微观上做些揣摩。如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看到了什么?如果学生要写,能写出什么?再看毛泽东的词写到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如何有序安排;如何让它们做到变化而充实?这就会引出远近、高低、动静、视觉等与写作有关的概念。
再如,写“同学少年”,如何写出他们的特质?这就会引出“多角度”“立体”“侧面”等写作概念。
这样对作品写作思维脉络的揭示,对创作主体成文过程的还原,定会对学生写作很有启发。
再说说阅读教学的实施。本文是一首词。诗词教学包括三个方面:语言、内容,表达技巧。语言包括语言特点、语言风格等;内容包括诗歌意象、意境、诗歌的表情达意等;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又以诗歌内容为鉴赏阅读核心。
从具体操作上看,阅读可以从微观出发,归结于宏观;也可以由宏观而微观。有些老师喜欢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然后结合文本具体材料验证或校正学生的最初感觉,这就是由宏观而微观。
由微观到宏观是另一种构思,教师引领学生从文本的局部出发,逐渐指向某段甚至全文的内核。
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我引导学生从微观入手,一步步让学生去体会一代伟人的大气磅礴,体会词人宽广的胸襟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对未来前途的自信。
我们把上阕内容分成三个小层去逐步考察:第一层次,我们要求学生把三行文字还原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标准的句子,并体会词作语序的妙用。改动的句子为:寒秋,(我)独立(在)橘子洲头,(我看见)湘江北去。而词作把“独立”提到了最前面,把看到的流动的湘江也相对提前了,妙处何在?我们引导学生从“立”字的原形出发,“立”就是一个大写的“人”高高站于天地之间。联系毛泽东的十六字令《山》,“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的意境思考,我们能想象出毛泽东“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雄心壮志,也为全词确定了感情发展的方向。因为,面对秋天,人们的情感可能是悲伤的、哀怨的、凄婉的、平静的、豪迈的……,推到词作之首的一个“独立寒秋”句子,就把一切低迷消沉的情感一扫而空,留下的只能是充满阳刚之气的、乐观向上的、豪气满怀的伟人情感。
第二层次,则是看到的秋景。一个“看”字总领七句。作者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由静而动,由植物而动物而人,思维不断拓展。学生很容易感受得到这里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不同,后者写景中有明显的表明情感方向的字眼,“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即是。学生从这组意象和意象的特点出发很容易揣摩出景色营造的氛围、意境:色彩斑斓、美不胜收、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给我们无限的、积极向上的美感。这些景物自然地会触发词人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
第三个层次,“怅寥廓”是难点。默写起来是难点,理解起来也有困难。这三个字实际是因寥廓而怅,也就是因看到山河之壮阔,天空之高远,情不自禁要把心中瞬间涌起的对人生的思考迸发出来。作者不问人,而是问“苍茫大地”,有“天问”之气魄,算是直抒胸臆。
至此,我们完成了对词作上阕的微观解读。把三个层次结合起来,就可以从宏观上把握词作上阕的内容。上阕作者运用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写了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发出“谁主沉浮”的疑问(实际是无疑而问)。
下阕我们也从微观入手,通过体味一些词句,感受写人的具体角度,从而整体把握这一群人(同学少年)的品质,思考这样的一群人是否能够承担“主沉浮”这一历史重担和神圣使命。下阕在写法上以怀人忆事为主。一个“携”字写出“同学少年”的亲密,“峥嵘”写出了他们的团结品质,面对风雨如磐的岁月,他们冷静、手拉着手、心连着心。“少年”写出了他们年轻有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写出了他们奋发有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出了他们关心国家、关心民生的思想;“粪土当年万户侯”写出了他们蔑视权贵,不同流合污的人格魅力;最后一个场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侧面反映这群青年有缚苍龙、改造社会的气魄,他们是“中流砥柱”。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从宏观上领会这群人的精神面貌,就很容易懂得:他们是时代的骄子,时代的真正主宰。他们就是“主沉浮”的人,与上阕的疑问前后照应。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奥妙,我们设计了一道小题,来巩固课堂阅读的成果: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人们说“遍”和“染”字用得好。你的看法呢?请说明理由。
这一小题涉及到语言、手法、内容三个方面。学生在具体解答时,往往不是很周密。我们进一步做了指导: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复述或展开这两个词表达的内容,二是抓住方法,并作具体分析,三是把这两个词的所表的情达的意具体表达出来。
“遍”,是从范围角度对“红”这种暖色的层层铺展,山树由于浸秋霜而成红色;“染”字,是说山林像被人工染成了红色,是彻底地染红了,着意于程度。这两个字描写出对山林远景的视觉,甚至触觉感受,突出了湘江两岸景色的壮美,让我们感受到当时形势的如火如荼。很好地表现出词人奔放、激昂的感情。
总之,和学生一起去还原作品的创作成因、创作过程,能够让学生建构起模仿写作的意识,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阅读,尤其是深层次阅读;和学生一道,带着阅读规律进行阅读,能够深入到文章的核心区感受、品评作品的意趣、旨归,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对学生的写作也有很好的帮助。
这种两结合的思路操作起来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两方面可以平行推进,也可以糅合进行,穿插进行,需要施教者自己去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