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豫剧“豫西调”的生成及衍变

2012-08-15范丹鹏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7期
关键词:皮黄豫西梆子

◆范丹鹏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浅论豫剧“豫西调”的生成及衍变

◆范丹鹏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豫西调是豫西人民群众和世代艺人智慧创造的结晶,它真实体现了豫西人民的情感、精神,保留了豫西人民生活和文化创造的历史记忆;祥符调的阳刚华美,豫西调的阴柔深沉,阴阳互补,相辅相成,极大地丰富了豫剧艺术的戏剧表现力。豫剧的发展历史表明,由于豫西调的生成和成熟,它那独特的艺术色彩和个性特征,不仅体现了人类文化创造的多样性,也为后来豫剧的走向全国,创造豫剧发展的历史辉煌发挥了重要作用。

豫西调 豫剧 生成历史 误区 历史演变 戏剧表现力

豫西调是怎样生成的?它和祥符调是什么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学界的一个麻烦问题。一方面,由于豫西调是豫剧的一个地方唱调,它和豫剧的其他唱调一样,历来都被视作俚俗不堪,鄙秽猥亵之剧,历史上一直是被官方打压的对象,很少受到上流社会和文人们的关顾,因此、它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留下更多可以确认其身世的史料记载;另一方面,由于豫剧剧种的生成,自今还仍是见仁见智,各持一端。所以,豫西调的身世也就像乱麻一团,成了一本说不清理还乱,看似明白而又不太清楚的糊涂账。

一、豫西调生成的有关历史表述

豫西调是怎样生成的?在以往的史料和记载中大体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一,在赞同豫剧生成“西来说”的文章里,多认为它源于秦腔或同州梆子。如王镇南在《关于豫剧的源流与发展》一文中说:“中国文化多是沿着黄河由西向东发展,梆子戏也是如此……入了河南省境,秦腔就变成了豫梆,即河南梆子。”他认为从秦腔发展为豫剧,首先是在豫西形成了豫西调,渐次向本省各地流布。他说“从豫西向东发展,以开封为中心,叫做祥符调;再向东以商丘为中心,叫做豫东调;从豫西有一支向黄河以北发展,现今在平原省南部(今新乡一带)还很盛行,特称为大油梆;又有一支从豫西向南发展,现今南阳一带尚有演唱者,但已不盛,特称为南阳梆。”

其二,认为豫剧是由“靠山吼”发展起来的。如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中说:河南梆子初起时,仅在豫西几县的农村中,靠着山坳,随便用木板搭上一个台,就可以演唱,因此,当地或名之为“靠山吼”。以后一天天发展,由豫西流行到豫东,到了清代末年,则已遍及全省。辛亥革命后,渐由农村进入城市,而且因地区不同有了几个派别:在阌乡以东,以洛阳为中心者,名豫西调;洛阳往东,以开封为中心者,名祥符调;由开封再往东,以商丘为中心者,则名豫东调;其由豫西向北,接近河北地区的一派,则名大油梆;其由豫西向南,接近湖北地区的一派,则名南阳梆。

冯纪汉似赞同周贻白的说法,他在《豫剧源流初探》中说:“西府调是豫剧中的牡丹,它的光彩鲜艳夺目。它在东路秦腔和蒲剧的影响下,在洛阳一带流行的靠山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他又说:“豫剧中的五个流派,影响最大的是祥符调和西府调,豫东调、高调、沙河调都是从祥符调派生出来的。”这里他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豫东调、高调、沙河调都是从祥符调派生出来的。”却唯独没有说明西府调和祥符调的关系。很明显,他既不赞同豫西调向东发展而生成祥符调的说法,因为,这与他在《初探》中提出的“豫剧最早形成于开封”的观点相悖;又弄不准该如何对豫西调进行切合实际的解读。之后,于林青在《豫剧源流考略》中,尽管明确主张豫剧生成的“本土说”,但却在豫西调怎么生成的问题上,无奈地赞同了“西来说”的观点。

其三,在赞同豫剧生成“本土说”的文章中,也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豫西调是祥符调流变的结果。如张鹏在《豫剧源流新探》中说:“祥符调流传到豫西洛阳一带,则由于当地语言发音上喉音和舌根音较重,音色深沉,在行腔上显得深厚、宽展、有力,于是就形成了豫西调。”另一种,可能是因为史料的占有尚不够充分,也只好如《初探》那样,暂时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还有一种说法,根据豫西民间流传的顺口溜和老艺人的回忆,认为豫西调是在早期戏曲青戏(弋阳腔)、皮黄腔、越调和罗戏的影响下,“胡乱套”它们的音乐唱腔形成的。如李振山在《豫剧豫西调的今昔》一文中说:有人说豫西梆子来自东路秦腔;有人说从洪洞县移民把蒲剧带到了豫西。豫西梆子确实受这两剧种影响,但它的直系母亲既不是秦腔,也不是蒲剧,而是罗戏、越调和(皮)黄戏。豫西民间很早就流传了“一青二黄三越调,梆子戏是胡乱套。”和“罗戏窝儿,出粗梆;越调底儿,掺皮黄”等顺口溜。”

二、豫西调解读中的几种误区

据已知的有关史料和艺人们的回忆,应该可以确认豫西调是祥符调流变的结果,它也应和豫剧的其他地域唱调一样,都属于祥符调的子系统的唱调。为了说明这一论点,这里需要先排除几种对于确认豫西调身份的误区:一是所谓弦索腔对豫剧生成的影响。我们在以往对豫剧源流的研究中,过分强调了弦索腔的作用。实际上,我国曲艺和戏曲音乐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至少从北宋的唱赚开始,其音乐一直是沿着缠令和缠达两条线发展的。联曲结构的缠令和弦索腔影响了以后的曲牌体戏曲,而主调变奏的缠达则直接促成了板腔体戏曲音乐的生成。在河南的曲艺和戏曲里,如南阳大调曲、大弦戏、柳子戏、罗戏等都和弦索腔一脉相承,至今仍保留着曲牌体的音乐体制结构;而大鼓书、三弦书、坠子和各种梆子戏,则都是缠达音乐体制的直接延续,都属于主调变奏的音乐结构形制。比对豫剧的唱腔和音乐,属于弦索腔的【山坡羊】、【驻云飞】等曲牌,进入豫剧已有数百年了,但它们的所谓影响,最多也不过是早期曾经作为曲牌演唱过。而当豫剧的板式规范形成后,特别是豫剧的音乐逐渐走向成熟并越来越丰富之后,它们最多也只是作为配乐使用了。然而,像【山坡羊】、【驻云飞】这些曲牌在曲牌体的大弦戏等剧种里,不仅数百年来一直作为演唱曲牌使用,而且,还衍生出了多种变体牌子。充分说明曲牌体制的弦索腔,很难化作板腔体的板式。实践证明,主要影响和衍生豫剧音乐的不是什么女儿腔,或河南调,或弦索腔,而正是早期流行于河南地方的,唱词为齐言对仗句式,音乐属于主调变奏性质,而且是上、下句结构的曲艺音乐。

二是所谓秦腔的影响:研究豫剧源流的初始阶段,人们多依据凡梆子腔剧种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的理念,又根据明传奇《钵中莲》中关于“西秦腔犯”的记载,把秦腔认作梆子腔的鼻祖,意想出梆子腔由西向东发展的路线图。其实,剧种的生成是一个顺其自然而又相当复杂的问题,比对豫剧和秦腔的音乐唱腔,除了都属于板眼变化的声腔构成体制外,没有发现因相互衍生而应有的共同生命基因和血缘关系。

三是最具忽悠力,也是最能让人迷惑的一个误区,即祥符调的上五音和豫西调下五音的不同音调形态。由于以“5”为主音的祥符调和以“1”为主音的豫西调,所形成的不同调式、旋律,以及艺术形象和风格的鲜明对比,人们怎么也不会相信它们原是本源于一个家族,从而会比较轻易地顺从于豫剧生成的西来说。其实,关于祥符调和豫西调的关系,有不少史论文章都有表述,如《豫剧源流初探》中对豫西调的解读:“它的板路、唱腔表演,基本上和祥符调相同……也用艳腔拉腔,路子和祥符调大致上一样,”说明了早期豫西调和祥符调大体相同。而今天学界在理论上把豫西调定位为下五音,则是后来豫西调发展中的一种创新和异变。这一点《初探》也讲的非常清楚:豫西调“原来也不唱下五音,在光绪末年才改唱下五音,不用艳腔拉腔了。现在西府调的老艺人王才(小旦)、郭大孬(丑),已年近八十,他们在小时候学戏时,还没有下五音,唱法还和祥符调近似。据西府调老艺人地牤牛(贾宝须)、周海水等人说,是在六十年前,由名旦纪喜来(艺名乌木杆)、名生杨小德(艺名戏状元)等人,在唱腔上进行了艺术改革,才开始唱下五音。”

这里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搞清楚:一是所谓上五音和下五音的区分,是学界对祥符调和豫西调唱腔艺术的理论总结,那只是说明了它们最为常见的一种唱法,并非没有其他唱法;如李振山在《豫剧豫西调的今昔》中提供的崔大照等老辈艺人的喊腔唱法:“前三皇后五帝年深久远,有尧舜和禹汤四大名贤……”是一段早期演员和科班学艺常用的练唱教材。无论是曲调、过门,还是假声唱法都和祥符调近似。同样,祥符调也绝非仅有上五音一种唱法,在孙延德传给陈素真的《吵宫》的唱腔中,(见范立方《豫剧音乐通论》)原本就有以“1”音为主音的所谓下五音唱法。而且,祥符调里经常使用的“醒梦曲”:如“昏昏沉沉如在梦,不知南北与西东……”也是典型的以“1”为主音的下五音唱法。还有大家熟悉的祥符调名家王素君,它的唱腔几乎全是下五音曲调,你能说他唱的是豫西调吗?其二,鉴别某种唱调,所谓上五音和下五音只是其艺术元素之一,其他如语音、用字、用嗓以及音乐表现上的各种因素,也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地方语音和音乐构成是确定唱调属性的更为重要的条件,如祥符调和豫东调、沙河调、高调等的区别,主要便是依据地方语音和音乐构成等因素来鉴别的。

三、豫西调的历史衍变及基质解读

豫西调的生成和衍变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豫剧的早期形态——“土梆戏”阶段。据有关史料记载,豫剧在开封一带生成后,先是在开封周围的“内十处”和“外八处”活动。关于内十处和外八处老艺人说法不一,大体上内十处即祥符、杞县、陈留、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兰封、封丘、原武等县;外八处是指鄢陵、扶沟、许昌、襄县、郏县、荥阳、汜水、密县等,其中,涉及了开封以西的不少地方。另外,据同治年间为朱仙镇《重修明皇宫碑》捐款的班社中,涉及豫西的就有洧川、荥阳、汜水、密县、新郑、长葛、登封、巩县等。张鹏在《豫剧源流新探》中说:“在同治年间(1862—1874年),豫剧的传播已从内十处、外八处扩大到更远的地方,西边到了巩县,北边到了长垣,东边到了兰考,南边到了太康。”说明“土梆戏”很早就在豫西流行了。

二是多剧种相互交溶阶段。据史料记载,清道光二十一年黄河决口以后,差不多与蒋扎子把豫剧带到商丘一带的相同时期,在豫西大地上,正处于多剧种相互交流融合的时期。洛阳古为河南府,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非常厚重的地方。历史上很多古老的戏曲剧种,如弋阳腔、皮黄腔、罗卷戏、越调和秦腔、蒲剧等,都曾在这里交汇流传。据李振山在《豫剧豫西调今昔》一文里介绍:“豫西梆子到底是怎样‘胡乱套’呢?据说它是从几个剧种里摄取了些东西套在一起。”“第一个剧种是曾经活动在中原一带的很古老的清(青)戏。”“第二个剧种是(皮)黄戏,从襄樊一带传到豫西。”“第三个剧种是我省土生土长的较早的越调。”崔大照还说:“梆子腔是热沾皮,胃口很大,见啥吸收啥。”豫西梆子名旦张庆冠,名老生贾宝须(地牤牛)也都说:“豫西梆子的调门是四下凑来的,武打来自皮黄戏,引子、曲牌和道白来自罗戏。”李振山认为:“这许多胡乱套来的东西,在吸收融化过程中,结合了豫西地方的语言……终于形成了一个生气勃勃的新剧种——豫西梆子。”

另据有关史料和艺人们回忆,这一时期在河南各地出现了多个剧种同台演出的现象,如梆罗卷同台,梆罗或罗卷同台,也有皮黄、越调和梆子等合演的情况,人们称之为“两下锅”或“三下锅”。还常有演员在演出中临时改唱别的剧种唱调的情况。如上世纪二十年代,戏状元杨小德常常正唱着梆子,转板就唱皮黄戏;被称作豫西旦角的总师傅的燕小庚,也曾与皮黄戏艺人配演《二进宫》。三十年代末,梆子戏《长坂坡》里还唱有皮黄戏的原板。四十年代郑州梆子戏科班里还教唱皮黄戏的调门和节目;皮黄戏中的京胡,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担任梆子戏的主奏乐器。还有史料中常常提到的,洛阳城西、南各县山区的“靠山黄”,它就是因为靠山搭台又夹唱皮黄戏调门而得名。从开封传来的被称作河南讴的土梆戏,到了豫西山区,即变成了“靠山吼”,也称“靠山黄”。由于史料表述的不太清楚,只能说“靠山吼”有可能是梆子,而“靠山黄”很可能是皮黄,或梆子掺皮黄的“两下锅”了。

三是豫西调的成熟阶段。进入上世纪三十年代,一方面,“热沾皮”的豫西梆子,在与其他剧种的长期合作演出中,逐渐变大变强。按《豫西调的今昔》一文中的说法:“梆子腔起初只是罗戏班里的附属小技……久之,梆子节目竟然喧宾夺主在罗戏班里占据了主要地位,群众也称罗戏班为梆子班了。原是罗戏本行的节目反变成带搭兼演了。”说明豫西调在艺术上已经超越了同台演出的其他剧种,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特别喜爱,它才能在众多剧种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一枝独秀。另一方面,戏曲声腔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声腔规范的形成。有史料表明,祥符调传入豫西以后,因受到豫西地方文化的影响,接受并学习了好多早期戏曲剧种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吸纳和融化了它们优秀音乐艺术元素,走了一条与豫剧其他地域唱调不同的发展道路,由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色。

审视豫西调的生命密码,我们不难发现,它之所以形成了既和祥符调有着明显差别,又有别于豫东、沙河、高调等子系统唱调,有着独特的另类的风格和形貌特征,和它的生命基质和构成元素密切相关。构成豫西调艺术的基质和元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其一,源于祥符调的母性基质。如前所说,早期豫西调曾被叫做豫西梆子,而且,它还是以梆子的名份和身份与其他剧种合作演出的,这些记载和回忆,不仅历史地见证了它和河南梆子的血脉联系,也昭示了它的身份的标识。再从它的声腔形貌来看,尽管经历了长期的传承和变革,但体现河南梆子生命基质的核,却仍和祥符调及其他唱调基本相同,特别是声腔的构成,各种板式的结构规范以及演唱及乐队伴奏的艺术等等,处处都彰显了河南梆子剧种的“种”和“根”的特性,表明了它本源于河南梆子家族的正宗血统的史实。

其二,早期戏曲剧种的影响。豫西民间的很多顺口溜,不仅见证了豫西梆子和其他剧种同台演出和豫西调的生成历史。从豫西调的艺术特征中,也处处显示了它“胡乱套”用其他剧种艺术的痕迹。一是在对豫西调曲牌音乐的多次搜集普查中,发现属于豫剧自己的音乐牌子并不多见,常见的则是其他剧种的曲牌;二是豫西调中最富特色的下五音曲调,明显是在祥符调的基础上,受到了豫西越调和豫西民间曲艺的更多影响形成的。前述艺人回忆“豫西梆子的调门是四下凑来的,武打来自皮黄戏,引子、曲牌和道白来自罗戏。”说明它吸纳了皮黄的武打,罗戏的引子、曲牌和道白,而调门是四下凑来的。

其三,豫西独特的地方语音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常言说语音是声腔之根,豫西独特的地方语音,无疑对豫西调的艺术特征有着重大影响。豫西的地域文化,包括它的地理、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条件,对当地人们的性格特征有着重大的影响,诸如豫西人的生活习性,情感取向,审美追求等都是铸就豫西调艺术特征的重要因素。

豫西调是豫西人民群众和世代艺人智慧创造的结晶,它不仅真实体现了豫西人民的情感、精神,保留了豫西人民生活和文化创造的历史记忆;而且,有人常把豫西调比作阴,把祥符调视为阳,祥符调的阳刚华美,豫西调的阴柔深沉,阴阳互补,相辅相成,极大地丰富了豫剧艺术的戏剧表现力。豫剧的发展历史表明,由于豫西调的生成和成熟,它那独特的艺术色彩和个性特征,不仅体现了人类文化创造的多样性,也为后来豫剧的走向全国,并创造豫剧发展的历史辉煌发挥了重要作用。

[1]纪汉.豫剧源流初探.奔流,1963,(5-6)

[2]鹏.豫剧源流新探.河南戏曲艺术,1981,(3-4).

[3]英.豫剧探源.豫剧源流考论,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

[4]振山.豫剧豫西调的今昔.豫剧源流考论,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

[5]立方.豫剧音乐通论.中国戏剧出版社.

[6]镇南.关于豫剧的源流和发展.豫剧源流考论,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

[7]林青.豫剧源流考略.豫剧源流考论,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

猜你喜欢

皮黄豫西梆子
现代钢琴作品中国粹文化的传承分析
——以《皮黄》为例
豫西靠山簧的衍变与传承
豫西夜长坪钼钨矿床典型磁异常二维反演浅析
公羊爸爸
俗说俗物
西 府 情
黄河三角洲东路梆子的传承发展与价值探究
瑞阳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地区栽培表现
浅析中国钢琴作品《皮黄》
浅析钢琴曲《皮黄》的创作特色与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