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思考
2012-08-15刘浩然史立平
◆刘浩然 史立平
(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思考
◆刘浩然 史立平
(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再只是单一的传道者,也不再只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这种角色的转变不仅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教师应具有一定水平的教学研究能力。本文分别从教师、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进行了简要的思考:教师对其角色的转化意识应有深刻的认识;学校应积极配合课程改革的需求为教师提供提升的机会与空间;社会同时应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更多的平台以帮助教师的自我提高。
课程改革 教学研究能力 教师潜能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单一的教书匠变成了如今多元的组织者、研究者、引导者,等等。如此丰富的身份转化,对从事一线教育的教师而言无疑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如何在教学工作中有效地发挥出教师的潜能,使教学活动能够不断充实完善,是我们所应考虑的问题,以下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谈谈以下如何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
一、以师身为源头
纵观中学教育的整个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是举足轻重的。如何将教师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揣摩的。
1.身为教师应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任何教师应清楚自己的宏观与微观任务。宏观而言,身为一名教师应清楚地遵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基本准则。微观而言,每一位教师所教的科目不同,对于自己的科目,根据具体的课程标准,应具体而论。此处就以高中生物为例简要讨论以下高中生物教师可从哪些角度为自己的角色定位。
(1)高中生物是科学课程领域的一个分支。因此身为生物教师应对科学课程的教学理念有清楚的认识。唯有此,才能在学生了解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据此,生物教师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和视野来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不仅对本学科相关内容要有高深的研究,更要在教学过程有高屋建瓴的组织与引导。
(2)高中生物所涉及的内容除了对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有所帮助外,更多的内容涉及到了我们生活中很多方面。因此生物教师不仅仅是在传授看似只为了考试的知识,而是在从生物的角度与学生进行生活、生存相关的深层次交流。如若生物教师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相信对其自身研究动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2.身为教师应为自己设置一个长期目标和多个短期目标
相信每一位从事一线教育的教师在踏入事业的第一天起都有为自己设置目标,但随着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教师的目标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些教师却始终如故。在此我们不讨论目标为何会发生变化,只讨论一下教师应如何较为理性的规划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目标。
无疑,发自内心从事一线教育事业的教师均想成为优秀的教师,但如何成为优秀教师这个问题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只有热情就可以成就自己的。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为自己设置一个长远的目标,以便鞭策自己的教育生涯;同时也需要在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月、甚至每周、每天都应为自己设置可行的短期目标与计划。
3.身为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一切
这一点是想从变化的观点为教师寻找到一种进步阶梯。如今教师职业中变化的因素非常多。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快速的发展,教学中的客体——知识更新的速度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因此固步自封的对待所教授的知识内容的观点显然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教育中的另一主体——学生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其身心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对不同学生个体的影响。这样既不断关注、研究客体又不断深入了解主体,以作为教师夯实的研究基础,相信教师会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更加游刃有余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以学校为枢纽
从师身之源有所改善,远不能有效巩固、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因此还需要一个能够有效的大环境——引流之枢纽。在此,学校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的枢纽则可使千千万万的教师在合理的管理和领导下,一步步迈上更高的台阶。
学校是教师工作和体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自身不仅要不断地成长,学校亦是,只有两者互相督促、共同进步,方可建立和谐进步的教育体系。
因此,首先身为学校主管者,应在教育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校与师的态度。教师与学校之间是共进退的,只有同时拥有了不断进步的教师和有助于教师发展校园文化,学校教育才可能生机勃勃,否则,任何一方的短缺都将会导致学校教育的止步。
其次,学校主管者应平衡校内与校外之间的联系。我们的学校教育不应是完全脱离社会的书本教育。正如上文所述,如今科技发展已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因此教师不仅可将其引入课堂与所学内容相互联系起来,学校亦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实际参观和参与等行动,对知识与生活有较为直观和深刻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开阔了学生自身的眼界,也为教师的成长创造了更多的空间与资源。
三、以社会为资源
以上分别从教师和学校两点讨论了对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高的帮助,除此之外,还有社会这个大资源库可以不断提升教师的能力。
首先,各省市的师范院校可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理论研究,因此教师在学校的安排下可以定期的获得专业的深造。
其次,社会上各种有关教育的培训和会议,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了解同行所从事的教育研究平台。在此教师可以互相交流、沟通学习、鼓励督促,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进步,从而使得教师队伍更加专业深刻。
综上,笔者仅从教师、学校、社会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而要全面提高教师在教学上的研究能力绝非仅此三者。但此三者在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方面犹如中流砥柱,只有教师自身有意识地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研究能力;学校积极地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社会充分地为教师提供各种深造和交流的平台,相信在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上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高滨鹤.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协作体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4).
[2]古丽萍,李森.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2009,6(11).
[3]胡艳.中小学教师行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8,(19).
本文系2010年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1”培养模式下高师理科教育实习模式构建与实施的探索(项目批准号:W201040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