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的特点、问题及优化
2012-08-15钟冬生李力东
◆钟冬生 李力东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的特点、问题及优化
◆钟冬生 李力东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行政案例分析课程教学意义重大,能够验证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合理性,培养学生解决行政实务问题的独立思考习惯和能力。但现行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存在案例更新缓慢,忽视案例教学总结述评与反馈,教材编著轻理论提升,师生互动不足,学生讨论深度不够等缺陷,应从案例选择、教师素质提升、学生课前准备等方面进行优化。
行政管理 案例分析 课程教学
进入2000年以来,因应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和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行政管理需要,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置了行政管理专业和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教学课程,这对于扩大和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培养符合行政管理实践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的意义
所谓《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教学,是一种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实证型教育培训方法。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有利于养成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他们通过分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也有利于整合师生智慧和资源,经验共享,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行政管理现象的技能,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人才的目的。
1.验证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必须设置合理,才能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形成合理的学生知识和理论结构,科学、合理、有效地解读现实行政管理和改革实践活动。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的一个目的就是检验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能否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实践所需要的知识、理论和能力。只有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科学、合理、有效地解读现实个案,才能验证专业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提供学生置身于复杂现实行政管理环境的体验
案例课程教学,让学生由“局外人”变成“局中人”,使他们体验到实际政务操作的各种压力和复杂性。行政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课程,让学生认识大量行政管理理论知识,学会理论分析能力。但是学生无法得到真实行政管理活动的体会。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提供实际案例,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会,形成局中人的自我认同,对行政管理实务的复杂性和压力做好心理准备。
3.培养学生解决行政实务问题的独立思考习惯和能力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是行政管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初步职业技能,沟通理论与实践,把认知性和感受性学习融合起来的一种课程教学。通过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达到培养学生应用学科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思考习惯和能力。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以案例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讨为核心,以知识的灵活应用为关键,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案例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改善其思维模式,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意识,习得解决行政管理实务的各种技能和方法。
4.培养学生与他人的互动沟通与合作能力
与人互动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能力。通过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学生可以认识到,行政实务的解决,受到行政公共性规律的约束,不是单个人通常可以解决的,它必须整合行政管理系统所有的资源。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的教学课程整合了全体学生和老师的智慧和能力,形成综合运用集体能力和资源解决实务问题的一种行动模式,在此过程中,为了达到整合全体师生智慧与能力,学生必须习得与他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既要同教师进行互动沟通,还有与学生互动沟通,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行为能力。
二、《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的特点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从程序上看,通常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先简要讲授相关公共行政理论,而后分析印证有关理论。接着引入与所讲授行政理论密切相关的行政案例,介绍案例背景,引导学生分析,把握切入点,给出分析方法。接着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以案论理。
1.重案例选择
行政案例教学是通过对行政案例进行考察和分析,使学习者获得有关公共行政管理实践的知识和经验,并提高和增强其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课程,案例是课程的核心,没有案例不是案例教学,没有恰当的案例也不是案例教学,对案例的精选是案例课成败的关键之一。
2.学生讨论为主
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是第一位的。案例教学跟非案例教学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案例课程有相当比重的时间和环节让学生针对案例反映的行政管理问题进行深度讨论。这个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讨论环节包括个人发言、小组讨论、全班集中讨论和辩论,小组讨论和集中讨论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发言。讨论和发言的环节多,量也比较大,决定讨论的时间占用也相当多。但是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集中讨论,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主角,教师原则上并不参与讨论,更不提供所讨论问题的标准答案。教师责任是为学生讨论提供必要的知识和理论背景解释,并为学生就相关知识、理论和问题提供解答释疑。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教学以学生讨论为主,旨在培养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独立能力和案例体验,这是非案例教学所无法获得的教学效应。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干预也不放任
在案例讨论中,教师必须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向“权威、书本、教师”挑战,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开放、自由地讨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多种方式适当地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多向思维,抓住学生讨论中的“奇思妙想”,引发有分歧的观点,激化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案例教学实现多向度的充分交流而具有生机和活力。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但是不强制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限制学生。
4.重理论深度提炼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不能为分析而分析,必须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案例教学中,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得到充分交流与碰撞,使理论得到深化和提升。教师虽不参与具体讨论,也不提供问题解决的权威答案,但是教师在引导、指导学生讨论,以及最后环节的课堂教学总结中,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将案例教学的理论深度尽可能地阐述和演绎。
三、存在问题
1.案例更新缓慢
提供具有现实性、典型性和鲜活性的案例是公共行政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案例内容脱离实际,平淡而无刺激,不可能使学生感兴趣,也不可能引起争论而激活其思维。案例必须随时间推移和教学的需要不断更新,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着公共行政案例既陈旧又匮乏的突出问题。许多任课教师没有深人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捕捉那些有现实意义的典型案例,并下功夫认真按照案例特点编写出生动有趣的案例内容,设计出富有挑战性的讨论问题,往往满足于一些过时陈旧或者不够典型的案例。
2.学生讨论时间少且缺乏深度
行政案例教学需要严格确保学生的讨论时间,包括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小组案例讨论,要有专人做记录,讨论后要推举一名学生代表作好准备在全班讨论上发言。在这个基础上进入全班课堂交流,其由一名学员主持,全班同学进行案例分析、经验互动,先是各小组推举的代表宣读分析报告,然后学生自由发言,从不同角度以案论理,全面分析,主持人作小结,教师最后就案例教学作点评总结。但是在现存的实际教学中,学生讨论的时间分配和讨论的深度都非常不够。
3.相关环节没有安排适当的师生互动
案例教学中,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达到充分交流,是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教学得到优化的重要条件。因此需要在课堂上,坚持启发式、互动式讲授,进行发散性、扩散性思维的引导,促发思维创新。在课程结束时,进行多维度的点评互动,不强求唯一结论,坚持师生共同参与,相互碰撞,深入探讨,做到学学相长,教学相长。但是,当前的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中,尽管注意到讨论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往往缺乏师生之间的适当的互动,特别是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以及教师点评总结后,没有安排学生与教师进行该有的互动,对教师角色在案例教学中对学生讨论的影响和提高作用发挥不够。
4.教学过程不完善,忽视案例教学的总结述评与反馈
调查表明,教师通常对课程准备和课程教学实施高度重视,但往往对课程教学的总结述评重视不够,有的总结述评简单化、形式化,走过场,有的干脆没有总结述评,学生讨论环节结束,课堂教学就结束了。总结评述通常由任课教师来做,它是任课教师对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一个客观总结,是对学生讨论的一种评价,反映任课教师的总结处理风格和方法,也反映任课教师对案例教学的一个基本理解和看法。这是学生需要知道的。只有对比任课教师的总结评述,学生才能对自己的案例理解有一个对比提高。只有每次教学都这样对比提高,学生的案例讨论、辩论能力才能习得和提高。至于反馈阶段,很多教学者更不重视。所谓反馈,即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感受和效果评价。案例反馈,可以是课堂结束就作出,也可以是课外作出。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其效果如何,学生作为参与主体,具有极大发言权,学生的体会和评价对教学改进具有重要价值。只有每次案例教学都征询学生的体会和感受,才能发现教学过程种种不足并及时改进。
5.教材编著重案例,轻分析,轻理论提升
现有案例教材通常存在这样的问题:国外案例过多,案例可控性差;案例主要来源于二手材料,真实性差;案例主题局限于琐碎小事,缺乏理论敏感性;案例可讨论性差,无法引起不同意见的争论;案例描述夹杂着选编者的分析和评论,缺乏客观性。最显著的问题是提供了很多案例,但是总体上仅是个案例材料,而不像一个案例课程,缺乏理论分析部分。
四、《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教学优化的主要方面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的优化,要求教师课前充分准备,课后深入总结提高,把握教学规律,注重教学专题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选择,注重案例精选和编写。教学实施中灵活运用各种手段,衔接各课程教学环节,改进各教学环节。
1.案例的优化
(1)案例典型性选择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通常以个案揭示一般,则选择一个具有高度典型性的个案就显得至关重要。案例典型主要考量:案例反映问题的典型性;案例处理方式、方法的典型性;案例社会关注度较高、社会影响较大;案例事实演变过程的典型。
(2)案例展示优化
充分展示,确保理解。案例教学既要保证时间控制,同时,也不能为控制时间进度而削弱学生对案例的基本了解。必须确保充分的课堂展示,以学生对案例的有效把握为控制时间的前提。案例展示关键:边展示、边解读案例中难以理解的环节。对那些复杂的案例,还必须有足够的知识过度,即教师须对案例的相关知识或背景进行说明,对相关行政管理理论、知识进行说明,然后才去讲解案例本身。学生有了足够的背景知识之后才能对一个复杂个案有深度了解,才能有效参与对案例的讨论和评价。对于一个典型且复杂个案,如果一次展示不能确保理解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都把握,可能还得重复展示和解读。
2.学生讨论过程的优化
学生讨论的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但讨论的主持、发言,甚至案例答案的解决,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参与讨论,更不提供讨论的权威答案,其责任是提供讨论相关理论知识和背景的解答释疑。学生讨论过程的优化,一个注意点是,主张在学生讨论结尾处,应以学生为中心回顾讨论过程,对于主要问题及主要决策可以通过集体表决的方式达成一致。也可以提供学生一个分析框架,鼓励学生根据案例撰写分析报告,将他们最终的见解形成系统的书面材料。这样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让他们自己获得解决情景模拟问题的自信和体验。当然,讨论过程优化还包括讨论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讨论需要多少时间和环节是个科学问题,也是个民主问题,讨论的学生位置安排、发言时间和顺序等反应的都是民主化,通过案例讨论,不但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自信和能力,还要获得置身于具体案例进行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素质,以便这样的习惯、能力和素质能够习得并迁移到日后可能的行政管理工作中。
3.相关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必要传授
有人研究了哈佛的公共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其一个目的就是提供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和认识工具,以便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实际情况、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这说明,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的教学不能仅是案例分析,而是要通过案例让学生明白相关理论、技能和和知识。所以,在讲解个案的过程必须进行与案例相关的行政管理理论和知识的传授和解说。学生只有在明白案例反映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领会案例教学的目的。案例教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具体个案理解该个案内在的行政管理理论和问题。因此理论和知识的传授具有导向作用,应该作为案例教学的重要一环。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传授,有利于学生讨论问题思路的集中,将讨论都集中到理论问题上来,而这些理论和问题对学生阅读材料也具有理论导向的作用。
4.案例材料提前让学生阅读,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必须综合运用多方面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教学对象,综合运用自学、讲授、专题研讨、情景模拟和参观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为了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要求学生在讨论前必须具体了解案例的内容,而这样必须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对讨论的案例有清楚的了解。课前准备包括案例概述、主要观点或看法、主要疑问等内容的课堂发言提纲。案例分析的基础是学生对案例的充分把握,这既要确保展示的充分,也要控制时间进度,否则案例分析就无法完成。而对于一些复杂的典型个案,为了确保学生对个案的足够理解,应该做好课前准备:可以将该个案的PPT、教案材料和思考题放置到学生公共邮箱,让他们在课前下载做准备,并要求学生写出书面的案例分析笔记。也可以将该个案材料复印分发给每个学生,并提供思考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理解该个案。
5.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公共行政案例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要求教师具有相当高的素质。教师要在课外花费很多精力去组织准备,课前要进行精心的设计,课堂上要创造性地组织引导,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公共行政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要有一定的行政管理实践经验和行政艺术水平。提高教师素质是优化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基础。
[1]周金堂.哈佛公共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特点与启示[J].江西行政学院,2008,(3).
[2]舒冬华.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14).
[3]冉敏.行政案例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3).
[4]周金堂.哈佛公共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特点与启示[J].江西行政学院,2008,(3).
[5]教军章,何颖.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的合理化设计[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4).
本文为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教学模式的形式与优化》(校内编号e1116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