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惠课堂更给力——戚光宇《琵琶行》课堂教学实录点评
2012-08-15童国嘉
童国嘉
白居易是诗圣杜甫之后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在新乐府运动的实践中,反对嘲弄风月,抨击矫揉造作,提倡写诗作文有实在内容,不作无病呻吟。他认为“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诗歌矣”(《策林》六十九),因此,他的诗大多缘事而发,有感而作,做到叙事和表情结合,“讽谕“和“易谕”兼备,形成了“意深词浅,思苦言甘”,通俗浅切的独特诗风。然而,要把诗歌写得如此通俗易谕,绝非易事,没有卓越的文学才华和语言智慧是无法实现的。清人刘熙载就曾说过:“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琵琶行》正是体现白居易诗歌这种极高艺术境界的代表作之一,苏教版、人教版都列入高中教材必读篇目。学习白居易的诗,就是要引导学生着力领悟这种现实主义的诗风和高超的语言技巧,达到新课标提出的“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的要求。
江苏省清江中学戚光宇老师在执教这首诗歌中,能够认真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本校实际、学生实际出发,立足于语文特性、诗歌特点和《琵琶行》的特色,在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之间探索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上出了一堂值得肯定的、高质量的好课,我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实惠”。实者,实际,实在;惠者,给人以好处、让人能获益。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实惠不是以知识的被动接受和知识量的增加为目的,而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智慧提升为追求,不是以统一的考试适应为满足,而是以学生的终身受用为关注,可以说,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人、成才以至于整个生命成长,这种是最给力的实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实惠体现在知识学习的自主中
知识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课堂往往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课程给的是知识,教师讲的是知识,作业练的是知识,考试考的是知识,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当然还是知识,学生为知识而奋斗、生存,实质是为考试和分数奋斗、生存,分数攀升了,结果,知识堆砌,而智慧贫乏,其严重后果就是培养了一些“有学识的无知者”或者“持有证书的蠢人”。新课程实施后,又有些老师矫枉过正,在强化人文性时弱化了工具性,甚至有些课堂看不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也是不可取的。其实,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基本的特点。我以为,人文性是通过工具性来实现的。新课改不是要削弱语文知识教学,而是要改进知识教学的方式或知识获得的方式,改机械灌输、死记硬背为自主建构,在主动探究中实现知识的内化。戚光宇老师的课堂就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在导入新课时,不是将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白居易的生平事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对话引领学生走进历史,走进作者。在疏通字词时,让学生先读后议,互帮互助,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正音解词。这样的教学,学生参与其中,动脑动手动口,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收集资料使用工具书的能力都在这种参与中得到了培养。即使牵涉到有关知识概念,例如理解什么是“通感”,也不是教师讲授告诉,而是让学生通过回忆 《荷塘月色》中使用通感的名句来进行比较、品味,从中体悟通感的定义和使用通感的妙处,这种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和讲授法不可同日而语的。
第二,实惠体现在文本解读的探究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教师的重要责任就是要助推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因为,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主体精神得到尊重,才能有效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戚老师的课堂设计了情境导入、整体感知、诗句品析、延伸欣赏教学流程,在施教中,不仅循循善诱的带领学生由浅入深,由合到分,由学到用的展开学习,让课堂教学有着合适的程序性,让学生的学习更符合认知规律,而且他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放权于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学习者、探究者。学生所进行的探究也不是漫无目的的天马行空,或自由消遣的茶馆侃大山,而是带着语文学习的任务围绕文本进行的探究。这在整体感知课文环节体现得最为突出。戚老师先让学生自读诗前小序,并思考回答:小序写了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什么作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分析概括能力。紧接着围绕 “三奏”、“三感”,展开了一连串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步步深入地探究理清了全诗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和主体段落。作为必读课文的教学,正确把握诗篇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是深入学习理解诗歌内涵的前提和基础;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是体现语文特性所必需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应有之义。因为,面对语言材料,学生不仅要能读、读会,更要会读、读好,如果我们的学生经过高中语文教育之后,读完一篇文章,连文章写的主要内容都说不清楚,很难说语文教育对他的人生是有用的教育。
第三,实惠体现在诗歌语言的体验中
体验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促进知识向智慧转变的有效路径。《琵琶行》之所以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音乐诗”,主要在于诗人凭借超人的语言技巧描绘了琵琶女精湛的弹奏艺术,把无形的听觉形象转化为可视、可感、可触、可摸的具体形象,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独特的审美感受。但是,要教育学生学习理解这种语言艺术和表达技巧,依靠条分缕析的讲解,就会把原本的美味佳肴变得索然无味。戚老师采用的教法就是充分让学生多读、多悟、多想、多体验。一是读,课上有全诗的伴乐范读,学生的自由诵读,主要段落和关键诗句、关键字词的品读等,学生入情入境,涵咏品味,以这种方式去体验感悟诗中蕴藏的辛酸泪,悲愤情,效果很好。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还有学者说,“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语文中语言就基本属于他的了,人文也就在其中。”二是品,诗人写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既重彩浓墨,又别具匠心。戚老师巧妙抓住人物的出场亮相,乐曲的起承转合,引导学生一路品去,让人顿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听其声的感受,在这种情境中,琵琶女的身世和诗人的情感怎能不引起学生心灵的共振?三是想,通过诗人描绘的“急雨”、“私语”、“银瓶乍破”“刀枪鸣”、“如裂帛”等等实体意象,引导学生联想生发,在想象中领悟优美感人的音乐旋律、节奏。文吉先生认为,体验的过程,就是学习者“通过亲自参与,反复观察、实践、练习等,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我想戚老师在此让学生多重参与体验,真是一举多得的实惠,不仅能让学生感悟到《琵琶行》的语言艺术,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情感、态度、观念的升华。
第四,实惠体现在鉴赏能力的迁移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规定了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依靠死读书,读死书获得的,而是在实践中培养的。戚老师在第四板块,用李贺的《听李凭箜篌引》与《琵琶行》进行比较赏析,这是非常恰当的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活动。这两首诗题材相同,情感有别,体裁相近,风格有异,对于学生来说,学范例在先,解新知在后,把教材内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教材外新的问题,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正是有了这样用的实践机会,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以学带用,以用促学,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必然会得到养育和提升。有学者认为,“简单知识的形成及其转化为简单能力的过程和方法是简单的,复杂知识的形成及其转化为复杂能力的过程和方法是复杂的”。戚老师所采取的拓展阅读,是一种综合化的能力训练,是实践智慧的综合反映,算得上是较为复杂的语文实践,但是因为选文与所学内容联系紧密,既是立足课内,基于文本,又能跳出文本,落实文本,学生完全能够完成学习任务,随着实践活动的结束,新问题的解决,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也就实现了一次由简单向复杂的转化、演变,其语文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也就在这种转化和演变中得到丰富和提升,这种实惠在学生的一生中都将是十分宝贵和难得的。
总起来说,这是一堂实实在在让学生获益的实惠课,给力课,成功课,有点遗憾的是,它只是全诗教学的一部分,在第二节课里如何衔接,如何深化,如何处理留下的问题,不得而知,因而点评的偏颇和不足也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