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说课设计
2012-08-15张世东
张世东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高一学生对写景抒情的散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也有所领会。由于年龄问题,他们认识问题较肤浅,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粗读上,思维原理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之中,尤其是对作者在写景状物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不太理解,所以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充分利用其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感受和灵敏的语感,依据学情我们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法,并掌握一定的散文赏析的方法。
2.揣摩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重点学习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3.探究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养多元审美的价值观。
首先要从激发兴趣入手,导入新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语设置,可以从设置情景入手,采用音乐配置画面,渲染气氛,为介绍作者和背景垫定良好基础,人们常说题好文一半,对《荷塘月色》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联系课文判断,作者所描写的对象是荷塘,是月色,还是二者兼有呢?通过讨论二者是兼容互有的关系,即“月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由此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感知,了解文章重点描写的对象,又让学生们懂得了一个好的标题能迅速地激发好奇心,扣住读者心弦,所以,拟题好坏,举足轻重。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首先要学生自读课文,在读中感受、品味、思考语言文字的魅力。
第一步学生自由地读,不要齐读,因为朗读是一种对文本再创造的过程,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每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们朗读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第二步请学生进行片段朗读,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拨、指引,强调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即让学生“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关键是要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第三步仔细品读,把握情感。经几次诵读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感知,就让学生们挑出文章中自己最喜欢的语段来交流,按预设学生可能选4、5自然段的比较多,如果有人提到自己喜欢第3自然段作者的独白:“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教师就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这里可以设计两个问题:
1.你为什么喜欢这段独白?这时学生可能会说他写出了作者自由的心境。老师就可以追问到,你从哪里看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揣摩语言。
2.这段独白,作者心里有几个荷塘?几个自己?作者喜欢哪个荷塘?联系文章的开始,作者在此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就会发现,这里有两个荷塘:平时的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路边的树也不知名,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有点寂寞,一点诗意也没有;今晚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到了另一个世界”,才是作者倾心向往的。这里也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平常的自己,想不想,做不做,说不说都由不得自己;一个是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可见使得作者已感受到独处的妙处,在这满月的光里,暂时地摆脱了由不得自己的不宁静,获得了心灵的自由,所以也超出了平常自己。这段独白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扣紧文本,抓住矛盾,展开讨论。因为这里有两个矛盾可以分析,本来清华园就是一个世界,哪来的两个世界呢?这是一个矛盾。另外一个矛盾更不能放过,那就是“平常的自己”和“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这是后面感情发展的线索。正因为作者在这另有一番样子的荷塘里才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摆脱了白天的烦恼心情变得解放了,觉得自由了,平时并不起眼的荷塘此时此刻也就变得美好起来了,显得有诗意了,所以这一段最后一句话就说“我且受用这天边的荷塘月色好了”。
第四步,赏析语段,品味语言。接下来教授第4段时,可以让喜欢第4段的同学来朗读,并让同学说出各自喜欢这一段中的哪些语句,为什么,这之后,老师作必要的启发指点,引导学生细心地品味,重点分析通感修辞格。再另举两个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什么叫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这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用听觉写嗅觉,相似点:断断续续,若有若无)
①秦观:自在飞在轻似梦,天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
②艾青: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赞誉日本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
这些问题的设置主要引导学生从修辞、叠词的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这三个方面来赏析文章,至于有些问题有学生发现的,有已发现却用心不细的,可从不同的角度发问。
接着用刚才所学的赏析方法,对第5自然段从语言、情感、描写的角度等方面进行赏析,特别对于这一段中几个精彩的动词和语句,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点拨,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难处,而且能掌握一些赏析散文的手法,学会自己赏析文章。
第6段文字是作者离开荷塘前再写的四周的景色,引导学生把赏析的重点落在最后一句话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以问学生,这里的“热闹”与上文的“宁静”有矛盾吗?讨论后学生就能明白:原来清华园的荷塘并不是散文所写的那样宁静、幽僻,其实还有喧闹的一面,作者不过是以情寓景,选择了幽僻的一面,排斥了喧闹的一面。所以他用相当华丽的语言,排比的句法,营造了一个宁静的、诗意的境界,这里再次证实了作者所写的荷塘已不是平日所见的荷塘了,而是一个虚拟的、理想的荷塘,但就是这样的荷塘,最终还是没有让他摆脱内心的不宁静,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所以作者说“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在淡淡的喜悦之中渗透着淡淡的哀愁。
至于文章最后作者引用《采莲赋》和《西湖曲》中描写采莲时热烈的生活场面,可以向学生再提两个问题:
对江南采莲的联想与写荷塘月色有何联系?能不能将它删去呢?讨论后学生就能明白:不能删,它和全文的中心是保持一致的。作者因为内心的不自由才产生了对自由快乐的向往,进一步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某种失望,以致于最后还是发出了“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的无奈的叹息设置。这两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进步领会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第五步拓展延伸,探讨文章开头所说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关于作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认为缘于对蒋介石反革命政府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愤怒,也有人认为是缘于作者的思乡之情,还有人认为缘于作者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认为缘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可以让学生就这个问题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文章进行探讨,如《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之我见》,我认为这个问题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唯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见智的看法,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每一位读者会因为年龄、阅历、所处的时代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篇“荷塘月色”来,这就是创造性的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