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的古诗词曲鉴赏

2012-08-15张朝昌

中学语文 2012年12期
关键词:首诗意境意象

张朝昌

诗歌鉴赏是语文考试主观题中极具挑战性的题型,在新课标理念之下古诗词教学更具挑战性和时代性。

一、明确新课标,培养鉴赏力

新课标强调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首先,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理解古代诗词曲的艺术内容,这是一种以理解诗词曲语言为基础的综合理解能力,涉及理解古典诗词曲中的凝固意象。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分析诗词曲的内容判断推理出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内容,即写作的情感倾向及目的,涉及到分析作者个人的主观意志。至于每一位诗人,在其作品中所表达的观点态度,有的直白,如李白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的含蓄,如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有的隐晦,如王维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有的张扬,如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特别是写景抒情的诗作,其观点与态度是不易把握的,这只能从诗作的隐含意去仔细领悟与思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审美力和判断力,从而提高其鉴赏力。其次,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抓住其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解读文本,做到准确把握而深刻领悟。

二、深解新课程,提高鉴赏力

1.透视文本内涵

首先,了解诗歌意象有关知识是鉴赏诗歌的重要途径。掌握诗歌中常见意象不仅能帮助我们准确解读诗歌,还能提高理解诗歌的速度。诗歌意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学生具备相关知识,如常见意象包括:杨柳(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杨花(象征离散)、梧桐(表现寂寞惆怅、凄苦悲凉伤怀)、木叶(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梅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纯净洁白)、兰花(象征高洁、美好)、菊花(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竹(象征正直、向上、有气节)、桃花(形容美女的容颜)、牡丹(表现富贵、美好)等,为进一步鉴赏文本奠定基石。其次,熟悉选材及思想情感类型。古典诗词曲的选材分类包括怀古诗、咏怀(物)诗、送别诗、山水诗、边塞诗等,情感类型包括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活杂感、长亭送别。忧国伤时的诗歌大都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宫》)、反映离乱的痛苦(杜甫《春望》)、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建功报国的诗歌大都表达渴望建功立业(陆游 《书愤》)、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 (文天祥 《过零丁洋》)、感慨年华消逝,壮志难酬(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思乡怀人的诗歌大都抒发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表达思亲念友(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书写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等;生活杂感的诗歌大都表达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昔盛今衰的感慨(姜夔《扬州慢》)、借古讽今(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2.把握鉴赏步骤

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为,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细读标题、分析意象、品味意境、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把握形象特点、辨析表达技巧、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概括主旨、联系背景、分清主次、全面评价。总之,可归纳以下口诀:掌握风格流派,学会知人论文。分析意象意境,探讨言志抒情。古迹古言古事,大多借古道今。洞察诗眼细节,道出弦外之音。抓住修辞会意,运用术语赏评。

三、探究新题型,升华鉴赏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古诗词曲的考试命题鲜明的突出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考生要想获得较好的成绩,须潜心探究试题题型,了解命题样式,洞悉鉴赏规律,才能事半功倍而柳暗花明。

1.鉴赏作品形象

文学作品形象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寄托,尤其是古诗词曲中的艺术形象更是再现诗人情思志趣的灵魂,从某种意义而言抓住了 “形象”就抓住了作品的 “思想”。从题干表述方式论之:(1)单纯形象题。如:“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现了怎样的情景”,“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形象特点题。如:“所见景色有什么特点?”(3)形象鉴赏题。如:“从不同角度描写了薄暮中所见景物,请作简要赏析。”(4)组合形象分析题。诗歌中的意象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往往相互组合而成“意境”,因此,对意境的考查,也可以说是对意象的更全面、更深入的考查。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写的事物或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其考查形式主要为:“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词的前二句写出了怎样的情形?”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找准诗歌中所塑造的形象本身,学会采用简练准确的词语概括其特点并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形象与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的内在联系或说明其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意义。如:王维《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参考答案】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形象),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境界)。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2.鉴赏作品语言

作家的思想情感是以语言为媒介为窗口来表达和流露的。故鉴赏古诗词曲应立足于文本的字词句透析其生命内涵和思想意义,进而深解全文。一方面注重理解赏析诗中关键字词的表达方式和内在意蕴。如:“这一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某词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角度合理展开想象进行揣摩,正确解读全诗意境,揭示全诗主旨。如: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中“鸟空啼”的“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好处。【参考答案】“鸟空啼”的“空”是“白白地”、“徒劳地”的意思;在此暗含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台城历经变迁,已经面目全非,但不解人情的大自然却一年一度春色依然,连鸟儿也无谓地在啼鸣。用自然人事的对照,加深了“六朝如梦”的感慨。另一方面旨在鉴赏诗歌的语言特点。如“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为“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请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等。教师要积极启迪学生从整体上品味全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如王维的清新淡雅,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朴实无华,苏轼的豪迈旷达,陆游的悲壮忧愤,李清照的柔婉隽永,辛弃疾的雄浑悲慨。答题时首先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特色,然后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最后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参考答案】此诗的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自然贴切地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3.鉴赏表达技巧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作家的气质、性格表现在作品中便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而表达技巧正是构建作品艺术风格形成完美艺术样式的关键所在。从题干表述方式而言有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手法/修辞。”、“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我们应引领学生从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描写手法(对比反衬、虚实结合、用典、动静结合、远近结合、正侧面结合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等)方面进行赏析。譬如:直抒胸臆有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间接抒情有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衬托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动衬静,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虚实结合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比喻如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夸张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鉴赏时首先得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句中是如何使用的,最后回答此手法的作用,说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此外,教学中教师还应开启学生评价古诗词曲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智慧之门,激发想象,张扬个性,倡导多元解读,切实提高其鉴赏水准和语文能力。

猜你喜欢

首诗意境意象
《上课没人抢》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我想写首诗给你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象、形神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