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教学中两个基本环节的科学设计

2012-08-15顾荣华

中学语文 2012年31期
关键词:再别康桥范读首诗

顾荣华

诗歌是文学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她们或妩媚,或清丽,或豪放,或含蓄,或洋洋洒洒,或简洁浓郁,都会给教者和学者带来绝美的感受。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对诗歌的选择煞费苦心,无论是旧体诗还是新诗,在体例、风格上都力求兼顾,尽量使初中学生对诗歌有所了解,产生兴趣,建立审美的趣味,并形成对诗歌的传承和创造的意愿。如既有《赤壁》《秋词》这样易懂的绝句,也有《行路难》《白雪歌》这样费脑筋的歌行;既有《天净沙·秋思》这样催人断肠的小令,也有《水调歌头》这样豁达乐观的长调;既有《冰心诗四首》这种温暖浅显的小章,也有《再别康桥》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新格律诗。

诗歌教学有一些基本环节,是无法回避并必须明确的。比如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典故介绍,朗读示范等,似乎都有一定的程式,我们在所有诗歌示范课上都能看到,但却很少认真思考过这些环节的最佳位置。孔子说“不愤不悱,不启不发”,然而教师是不是经常先入为主地告诉了孩子们,而不是在学生想知道这些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切入了呢?不同的诗歌,在教学环节上应该考虑用不同的顺序呈现这些基本信息,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最近上了两堂诗歌教学的公开课,讲授的两首诗较有代表性:一首是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歌行体古风;一首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现代新格律诗的代表作。在教学设计中,我重点考虑了基本环节的适时安排,特别是最基本的两个环节作者简介和朗读示范,产生以下一些思考。

一、作者简介的信息筛选及时机把握

在读诗品文活动中,我们一定会“知人论世”,从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个人风格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对其作品的鉴赏角度。因此,作者简介作为一个重要且必要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一定会隆重出现,而不是一笔带过。关键是,这个环节何时出现,以何种方式出现,究竟该出现多少信息,似乎不够考究。大部分的出现形式是:介绍完课题后,直接介绍作者,并用PPT形式出现,教师读,或者学生读。总之,面目刻板,位置靠前,形式单一。然而笔者认为,作者简介作为学生理解作品的一把钥匙,要对准学生的心锁,它应该适时出现,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或牵引理解,或起承转合,或总结感悟。所以,我以为,我们在设计作者简介这个环节的时候,应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要达成教学目标,是否一定要介绍作者;

2.作者的信息很多,究竟应选择哪些信息;

3.学生到底在何时需要这些信息,需要到什么程度。

比如我在执教《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时,我设计的课程目标是:

1.自主阅读,了解诗歌内容,感受李白诗歌的飘逸自由;

2.深读课文,体会作者诗中流露出的苦闷矛盾的感情;

3.思考作者的创作思想。

这三个目标,都建立在学生对李白的生平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所以学生课前必须充分预习。在布置学生预习后,决定把作者简介这个环节放在课堂的前段,将他生平中与本诗关系密切的部分做了一个集中,用以下这段话作为本课的开场白: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二十岁走出四川,十年仗剑游历,诗名满天下;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蒙皇帝亲自召见,三年伴君生涯,终因一身傲骨,离开宫廷;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报国大志,一生落寞,却以布衣之身留下“诗仙”美名。

这段话加上我特别注意的富有激情的语调,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学生迅速把自己的前期准备和这段话勾连起来,在叹息唏嘘间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

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方面是想尽快把学生带入阅读的语境;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预习可能面铺得比较广,而且李白的生平确实比较坎坷,要讲的很多,所以,他们的准备不一定切合这首诗的具体要求,所以,将作者简介提前介入,并将最关键的信息集中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在这堂课建立正确的方向感。

在《再别康桥》这首现代诗的教学中,笔者却把作者简介几乎放到了课堂教学的最后。由于这首诗是出现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学这首诗主要是了解现代诗歌的美学追求,培养阅读和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诗人信息过早介入,反而会影响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学生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和揣摩去实现目标。《再别康桥》的音韵、意象、用词等都堪称典范,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实现基本的理解和欣赏;至于其中蕴含的感情,除了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剩下的就只有无比的眷恋和惆怅,这一点,学生也可以自行解读(教学中得到印证)。因此,过早过细地介绍徐志摩,也许反而会令学生产生误读,分散他们欣赏文本的注意力。所以,我把作者简介放到了后面,而且介绍的内容很简单,主要说了徐志摩对现代诗格律上的追求,以及他诗歌的特点,重点在于强调这首诗在节律上的典范性,以对应前面对这首诗的鉴赏,形成呼应验证的关系。

因此,诗歌教学中作者简介这个部分,既应结合教者设计的教学目标,也应结合这首诗本身的美学意蕴,更应考虑到孩子对这首诗的学习能达到的程度。在信息选择上,万不可求全,应和本诗的内容密切对应,和本课的教学目标密切对应。过多过细地介绍作者,有时候反而对学生形成干扰,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施。

二、朗读教学中的范读安排及目标诉求

朗读教学的环节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朗读既得到充分实施,又不显得为读而读,单调枯燥,通常会采取各种形式来读,如全班齐读,小组读,男女生分别读,老师范读或者录音范读等。有朗读就有指导,老师范读就是对学生最直观最有效的指导。然而范读这个环节应该在什么时候出现,起到什么作用,有以下几种常态:

1.先入为主,奠定基调。老师不一定要读得最好,但是轻重缓急、节奏把握、情感跌宕必须正确,接下来就是对学生具体的指导,向范读规定的方向进步;

2.学生自读,适时指导。指导过程中可以先局部范读,铺垫做足后,也就是学生积累渐渐到达一定程度后,再由老师进行全诗范读,这时的范读就会起到总结归纳的作用;

3.细化技巧,起承转合。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细化的指导,但是允许学生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表现。教师的范读可供参考,对下面的讲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这个环节必须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一切可有可无的环节都有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力。所以,朗读环节不能泛滥,不能花哨,甚至用不用配乐都是要慎重考虑的。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的情感有好几个层次,既有难以排遣的郁闷,又有对李云的赞美,还有自己的豪情,最后还是以豁达潇洒为结束,要准确地再现这些情感,在朗读上要求很高。再加上古诗学习中学生还需扫除一定的知识障碍,所以,要求学生短时间内读出这首长诗的韵味,是不现实的,再加上本课的教学目标不可能仅仅通过朗读来实现,于是在朗读上我就采取了先行指导的方法,在纠正基本的字词、句读之后,配上古典音乐,情绪饱满地朗读了全诗。这样做,力求给学生创设情感的氛围,使学生尽快丢掉拘谨,迅速投入到诗歌的情感中来。结合这个范读,接下来我还设计了学生的六读:一读读出流畅感,二读读出忧愁心,三读读出送别情,四读读出烦恼思,五读读出大落差,六读完整大演绎。学生的朗读步步深入,达到了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

《再别康桥》的情绪很容易确定,学生的朗读虽然不容易到位,但基调都不会错,尤其是开头的“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这样的句子一出现,学生想不惆怅都难。因此,这堂课重点在于以这首完美的现代诗为例,切实地教会学生一些朗读的知识和技巧,并通过这些知识技巧帮助朗读实践,使学生既能正确地理解诗歌内涵,又能形成一定的诗歌朗读技能。我以诗歌的节律为切入点,让学生寻找诗歌中讲究节律的地方,并在他们的发现中不断渗透各种朗读方法,如怎样处理韵脚,重音应如何处理,如何表示强调,整齐的句式该怎么读,细化到句子和词语,学生的积累越来越多,读起来也越来越有自信。接着,我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范读,无形中起到纠正、示范的作用,然而我提的问题却是:“我的朗读和你们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由知识技巧的学习过渡到对情感的把握,用范读现身说法,更有说服力。学生对情感的明确也使他们更进一步提高了对诗歌的领悟,这种方法和情感的相互验证,也是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对于学生朗读上有困难的诗歌,所谓困难,是指学生无法正确把握情感,控制节奏,应在学生朗读错误形成前有所渗透,使他们少走弯路;而学生读起来比较流畅,容易把握的诗歌——音调清晰,节律明确的诗歌,则可以让他们充分展示,暴露出朗读的缺陷,然后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之更有表现力。

当然,诗歌的教学实在太丰富,绝对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设计套路,这就既需要我们努力地探索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学养,厚积薄发。

猜你喜欢

再别康桥范读首诗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上课没人抢》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我想写首诗给你
基于UMU平台的语文互动教学探究——以《再别康桥》一课教学为例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论《再别康桥》诗歌意境美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