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习作情境素材开拓农村学生童趣作文通途

2012-08-15江苏刘新华

作文教学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童趣习作创设

江苏 刘新华

当下农村小学生作文依然存在认识肤浅,内容干瘪,缺乏真情实感的通病。究其原因,主要是习作缺乏素材。如何解决这个突出问题呢?近年来,笔者结合儿童情境体验式习作课题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努力挖掘习作情境素材,开拓农村学生童趣作文通途。

一、引领生活写真 挖掘习作情境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农村孩子的父母忙于外出打工,很少顾及孩子的玩乐与智力开发。孩子的玩具很少,加之农村娱乐设施也不多,孩子们却总是结伴玩乐,三五成群,追逐嬉戏,走东串西,捞鱼摸虾,爬树下田,他们倒也乐此不疲。农村孩子白天在外面“野”,晚上在外面“疯”,平时在外面“泼”,逢年过节更“皮”。春节时放烟花爆竹,走亲访友;夏日里捕蝉捉虫,瓜田李下;秋日里收割摘果,劲头十足……四时八节,都有其独特的玩乐方式,再加上丧葬嫁娶,乡村集市,处处都有孩子的身影。更有“童孙不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学农实践,凡此种种,你能说孩子们的生活不丰富吗?如果认真地写下来,哪一件不充溢着鲜明的乡土气息呢?又有哪一件不是孩子们的亲历体验呢?我们的语文老师,不要埋怨农村孩子生活视野的狭窄,城里孩子不是一样缺乏农村生活得体验吗?引领孩子进行生活写真,挖掘特定时空下孩子的生活情境素材,精心筛选,适时点拨,农村孩子也会“文思泉涌”,童真童趣,妙语真情溢于言表。

二、师生校景写生 挖掘习作情境素材

校园荷池花开,芬芳烂漫,倩丽迷人;行知乐园,曲径回环,相映成趣;四季花坛,杨柳依依,绿草成茵。特别是金秋季节,丹桂飘香,沁人心脾……校园“十八”景点成了人文的自然景观。这些,都为情境作文教学创设了可贵的资源。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美、理解美、追求美、表达美,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我们统筹规划,大力开展“月季文化”活动,分季节、分年级段精心指导“写生”,做到有序观察,分步实施,师生共同创作景点素描作文,编辑了《小荷初露》校本情境作文集。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给学生留下经久的回忆,创设浓浓的情意,写出富有儿童个性的情境作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双狮”细语情意绵,百年古韵显风姿》《“双松”迎客笑盈盈,红枫私语话斜阳》等一篇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校园写生作文集便结集出版了。

三、巧借经典影视观感 挖掘习作情境素材

影视是农村孩子最喜闻乐见的,它以其动态性、再现性等优势,穿越时空界限,为学生开启一扇探索世界的窗口,把鲜活的生活搬进课堂,将学生平时不易感知的事物纳入感知的范围,将远离学生生活的对象呈现在学生眼前。给学生以视听的享受、情感的共鸣、心灵的震撼,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触发学生写作灵感,唤起学生写作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情动而辞发。“看经典电影,讲动人故事,悟精彩人生,促个性成长”之生命励志教育专题演讲比赛就是在全校学生观看了影片《唐山大地震》《超强台风》,在撰写观后感的基础上,遴选了27名选手进行演讲角逐,小选手精彩的表演博得了评委老师的阵阵掌声。

四、展现文本镜头 挖掘习作情境素材

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创设一定的情境就好像给学生再现一个彩色的镜头,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避免空话、假话、套话。课堂情境练笔机动灵活,切入口小,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省时有效的途径,却又是常常被我们所忽视的可贵的习作训练资源。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要求教师认真解读文本,确定三维目标,充分利用录像画面、音乐渲染来创设情境,使学生真正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巧用小练笔,如抓住文本空白,化概括为详细,展开想象,超越文本,激活文本灵性。如有的课文虽言尽却意未止,结尾有想象的余地,感人至深的故事内容,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续写故事或倾吐心灵感受。学生在文本情境的渲染下,情动而辞发,既深入了解了文本,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习作表达能力。

五、精心设计班队活动 挖掘习作情境素材

农村学校班队活动相对较少,活动形式也比较单一。近年来,随着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农村孩子的班队活动也逐渐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常常在活动中忘乎所以,创造奇迹,情感体验十分丰富。即便如此,由于缺少表达的欲望和表达的环境,缺少教师及时的捕捉契机,从而使这些不断涌现的习作素材却时过境迁,如过眼烟云。充满情趣的班队活动重在情境创设,追求意趣横生,越是让孩子们玩得快乐,他们的体验越是深入,要表达的思想越是丰富,需要表达的愿望就越是强烈。我们用心捕捉班队活动情景中蕴藏着的语言训练点,科学地设计出各种快乐活动,让孩子快活地玩,尽情地说,将农村孩子带进童趣作文的新天地。去年立夏,我们班就组织了一次妙趣横生的“斗蛋”比赛,教室里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我也与孩子们笑在了一起,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课后,我趁热打铁,让同学们用自己的笔记下这欢乐的时光。于是,一篇篇具有真情实感的精彩的“斗蛋”比赛作文就在同学们的笔下生辉了。

六、组织参观考察 挖掘习作情境素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考察旅行就是引领农村孩子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亲近大自然,开阔的视野,增长阅历,提供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饱览祖国风景名胜,访课文作者游踪,走访名人,瞻仰故居,从多方面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品味生活,触动和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习作具备了有源之水。今年春天,我们组织了一批孩子考察常州淹城春秋园,了解了“诸子百家争鸣”的春秋文化;考察无锡三国城,领略了“三英战吕布”酣畅淋漓的沙场血拼,感受了“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荡气回肠;参观了水浒城,品味了“清明上河街”的繁华。《铁血丹心》电影特技表演,让孩子们打开眼界,妇孺皆知的武大郎饼店、王婆茶馆、郑屠肉铺等更是让孩子们流连忘返……祖国的辉煌历史、灿烂文化、绮丽风景无不激发孩子的民族自豪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一篇篇饱含真情的游记从学生笔端流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还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事物,每天也都会发生许多的事情,可写的内容自然很多很多。但相当一部分学生面对大千世界竟也无动于衷,他们不会捕捉生活中的一个个镜头作为自己写作的素材,有的学生即使捕捉到了也不知如何下笔。我们教师就是要想尽可能的方式、手段,创设一定的条件、情景,诱导、激发学生相关的体验,从而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冲动和欲望。

情境教育理论“儿童情境体验式习作探究”要求我们从生活中优选创设典型情境场景,让情境化的生活体验场景营造能够为儿童从生活经验到语言表达寻找过渡性中介道路。因此,挖掘习作情境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并及时捕捉素材,开拓农村学生童趣作文通途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童趣习作创设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童趣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童趣照相薄
习作展示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