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在模仿与想象中——小学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几个策略

2012-08-15浙江陶惠芬

作文教学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莱克随文想象

浙江 陶惠芬

“随文练笔”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正为广大教师所用。基于当前随文练笔中存在着“切入不准”、“ 虚情假意”、“落点随意”等现象,依托教材文本,在模仿与想象中去写,可以切实提高随文练笔的效果。

随文练笔 策略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随文练笔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随文练笔不仅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也是解读文本的重要手段,两者彼此交融,和谐运行。“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教版的教材选文,思想性、艺术性都较高,文章体裁、表现手法、表达情感却不同,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方法促进读写结合,提高有效性。

一、依托文本形式 重视仿写

儿童的“模仿性”很强,随文练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阅读教学中有大量的范句、范段、范文作为随文练笔的“中介”。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语言表达形式之后,让他们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或形式,去丰富、发展课文内容。这样,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拓展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仿写可以尝试以下两种形式:

1.学习范本,仿写句段

阅读教学中大量的经典句段可以作为随文练笔的“范本”,利用这些范本及时进行写作,既有“仿”的痕迹,又有“创”的内容。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课中这样尝试:

师:“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清楚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鸟非常多。

生:鸟都在飞来飞去,作者看不清了。

师:是的,“应接不暇”就是告诉我们鸟的多,也看出作者喜爱鸟。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你的眼睛也会“应接不暇”?

请学生用“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_____,又错过了_______,看清楚了_______,”的句式随文练笔。学生仿写天上云朵的变化,烟花节烟花绽放的瞬间的情景等内容。

“依样画葫芦”,仿写同样方面的内容,使学生的课堂阅读得到延伸。把写作的难度降低一些,学生乐于接受。句子的仿写能拓展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段落仿写在中段教学中运用比较多,它是写作训练的基础和前提,是“连句成段”的终点,又是“连段成篇”的起点。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课中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变化时:

师: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也来仿照课文写写,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用下面的段式来写一写。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_______,变成了______。他的______,变成了_____。他的 _____,变成了_______。

通过这样的语言习得,既锤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拓展推进了盘古的英雄品质,丰满了人物形象。

这类片段练笔,在诗歌教学中用到的特别多。学生仿照文本的语言,结合自己的感受,“辞以情发”,诉诸文字,既有“课”的影子,又有心灵的折射,充分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立足课文特点,及时进行随文练笔。像这样,文中既有“仿”的痕迹,又有“创”的内容。这种仿中有创的练笔,从最大程度上展现了形象,开掘了文本的潜在资源,创出了文本的再生资源。这正是语段体悟上绽放的活力,显示的无穷魅力。

2.典型引路,模仿写法

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要让学生及时掌握名家名篇的表现方法,遇到独特表达手法的片段和典范的句子,我们就不应该错失学习和模仿的机会,而应该安排学生进行仿写训练。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三年级上册《花钟》一课中是这样教学的: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课文中描写了哪些花,它们各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请划下来。

(交流。指名回答,教师点击课件。花名、时间。)

师:快速默读,同样写花开,可是作者用了不一样的语言。你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吗?

生:“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抓住了花的形态、颜色)

生:“睡莲从梦中醒来。”是把花当作了人,又体现了开花的时间是在早晨。(引导学生发现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师:再次投入地读一读,你还能发现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可以看出作者对花的喜爱)

师:同样写花开,作者却运用不同的语言,加入了自己的情感,把花写得有情有趣。请你读出作者想表达的情趣来。

(自由读后,再指名读,齐读)

师:背诵。美丽的花,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让我们记住这些语言吧。

师:你还知道哪些花在什么时候开放?(教师随机板书)

师:老师在网上收集了一些(课件出示内容),读一读。

师:请你模仿这段话,也来写一写不同时间开放的三种花儿。

(学生练笔、交流、修改)

这一段教学中,可训练的语言点较多:时间词位置的变换,拟人手法的运用等,小学生刚接触各种修辞手法,理解往往不透彻,这样有意识地安排模仿运用训练,使学生逐步领会各种修辞手法,从而丰富了语言表达形式,提高了表达能力。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该怎么写,就可以描写出类似的事或物,如在学习《翠鸟》、《荷花》、《燕子》等课文后,都可以进行这样的随文练笔。

二、激发想象空间 丰满内涵

文本总是藏着许多空白,有许多意犹未尽之处,它是教材中的“空灵”部分,在似乎“无”的空白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是学生阅读时驰骋想象的空间。此时,教师就要开发教材的留白空间,在“言虽尽而意无穷”处进行练笔,引导学生填补和阐析,并落实训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训练就会变得扎实而灵动,课堂练笔也就成了填补文本空白的有效手段。

1.扩充词语,延展情节

我们在倾听文本声音的同时,不能忽视一些词语,它往往是文本的血肉,或许它就埋藏着文本的精华,值得我们去细嚼慢咽,去揣摩,去品味。笔者在教学《检阅》一文中:终于有一名队员说话了“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时博莱克怎么办?”对此是这样教学的:

师:联系上下文,想想“棘手”是什么意思?这个“棘手”的问题是指什么?

生:游行时博莱克怎么办?

师:为什么“棘手”呢?如果我们就是儿童队员们,“博莱克是个拄拐、截肢的孩子,在国庆这么隆重、盛大的游行中”你们说,该怎么办?

生: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

生:不让他去吧!但谁去跟他说呢?

生:博莱克也是我们中的一员,是令大家骄傲的儿童队员的一分子,有什么理由把他拒之门外呢?

…………

师: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大家都心存顾虑,不知道该怎么安排拄拐的博莱克。如果你就是儿童队的其中一员,你会怎么说呢?请动笔写下来。

读学生写的话,仿佛看到了那个场景,学生有的写为了集体的形象,打算去劝说博莱克不去,有的学生说博莱克也是儿童队中的一员,应该让他去。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队员们的犹豫、矛盾,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队长的话把大家的疑虑统统打消了,而且大家都一致同意了,这也照应了课文结尾:“这些小伙子真棒!”

2.增值句子,填补空白

语言有温度,学习一个句,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门。例如四年级下册的《中彩那天》一课,笔者是这样指导学生的:

师:我话音刚落,就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是打给库伯的。

生:为什么给库伯打电话?

生:打电话是想把车还给库伯。父亲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选择打电话请同事来取车。父亲诚实守信的人格占了上风。

师:为什么要还给库伯?读书找找原因。

生:(齐读)“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师:同学们,当得知父亲要把车子还给库伯先生时,“我”是不理解,反对的。当第二天库伯把车开走,晚上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时,为什么“我”已经平静了呢?这中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想象他们当时的语言、动作、心理,把想到的写下来。

(学生自由练笔,交流)

生:当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小声地哭起来。母亲走过来,温柔地抚摸着我的头,把我抱在怀里说:“没事的,这辆奔驰车再好,终究不是我们的,现在物归原主,我们应该高兴才对啊!”“以后,我们有钱了,再买一辆更好的车,做人只要诚实守信用,就会拥有数不清的财富。”父亲坦然地说,我看到他的脸上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这次小练笔是通过联系上下文,逐层朗读感悟后,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与神情,切己体察,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丰满了人物之形象。在想象练笔中,人物的形象会在学生的脑海中逐渐鲜明起来,这既是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转述,发展语言,又能让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叶圣陶先生在谈古诗教学中指出:“领会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因而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中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因此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古诗。

3.精描细摹,形神兼得

在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这些插图除了有直观理解、形象教育、激趣诱情、美感熏陶等功能外,还是进行随文练笔的极好媒体。这种练笔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笔者在教学《将相和》时,文中对“负荆请罪”这一故事图片,作为练笔的材料。

以下是学生写的片段:

蔺相如快步来到门前,只见廉颇背上背着荆条,单膝跪在门口,他赶紧上前一步,俯下身来,热情地说:“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廉大将军,这可万万使不得啊!”廉颇双手抱拳,诚心诚意地说:“不,大人,您让我先把话说完,我不应该在众人面前诋毁你,您的宽宏大度,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今天是来请罪的。”蔺相如赶紧把廉颇扶起来,说:“将军,往事就不要再提了!其他国家不敢来侵犯我们,还不是仰仗您将军的大名!”廉颇满脸愧疚地说:“蔺大人,您过奖了!我定将与您并肩作战!”

从学生的随文小练笔中可以看出,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蔺相如的大度,廉颇的知错就改,效果非常好。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小练笔来演一演,两个人物的形象活脱脱呈现在了大家眼前。

4.续写结尾,延伸情感

一篇好文章,作者有时特意不写结局,给读者揣摩回味的余地,继而选择自己的认知情感进行延伸,更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因此,我们可以抓住文本的结尾,及时练笔,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思绪,捕捉情感的蓄积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同时也升华了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的结尾是西蒙和桑娜的对话: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此处可以进行练笔:①渔夫看见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他会怎么说?怎么做?②桑娜和她的丈夫是怎样关心照顾两个孩子的?③桑娜会怎么和自己的五个孩子说?这五个孩子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围绕这三个问题,学生展开想象,当堂练笔。

这样的续写既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又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童话故事非常适合续写,因为童话是学生最爱读的,故事充满了想象力,主人公又具有神奇的力量。,如《小木偶的故事》,小木偶的红背包被小红狐抢走了,小女巫用她的魔杖给了小红狐各类表情,会哭、会笑,他在街上再遇到小红狐和警察时,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让学生进行练笔,学生顺着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进行续写。

续写是原文合乎情理的延伸和发展,是一种培养想象能力的好方法。课堂教学实践中如能尽量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备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或者延伸故事情节,或者补充课文内容,就可加速他们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转化。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好这些“疏可走马”处,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填补这一“空白”。

语文教学“既要书声琅琅,也要静思默想,还要妙笔生花”。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带上自己的一颗慧心,巧妙挖掘训练的“泉眼”,先让学生“心动”,而后“笔动”,并且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写。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读写目标,使语文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1]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10.10.

[2]教学月刊.教学月刊社,2 0 10.12.

[3]名师讲语文.丛书.语文出版社,2 0 0 8.8.

猜你喜欢

莱克随文想象
莱克勤(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周该有几个“无会日”?
快乐的想象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