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段习作起步的阅读教学策略

2012-08-15浙江

作文教学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习作文本课文

浙江 金 鹰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和写作是紧密相连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是阅读的最高体现。三年级的学生处在写作的起步阶段,他们的阅读量不会很大,阅读面也不会很宽,除了习作中提供的例文外,课文就成了习作训练最好的模板。三年级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深思熟虑、独具匠心,是学生模仿习作的绝佳范本。那么,如何开展阅读教学才能使阅读与起步写作有效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拨动琴弦——诉真情

我们常说有感而发,可见习作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真实表达与真情交流。处在习作起步阶段的孩子没有娴熟的技巧,没有足够的经历,没有丰富的辞藻,所有这些决定他们很难被动的习作。想要化被动为主动,只能从情感上下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本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是放飞情感、启迪思想的“资源宝库”。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情”来关照课堂,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当学生被课文中的人、事、物、景所感染并产生共鸣时,表达的欲望已然生成,心中有话,自然下笔无忧了。此时恰当地安排小练笔,那就成了学生心灵的呼唤,心声的宣泄,可以让文章内蕴的情感涌出纸外,从而为深化文本铺路搭桥。

如《给予树》一课,我紧抓“沉默不语”一词,层层分析,在分析中将情感层层推进。学生从金吉娅送娃娃给陌生女孩感受到了这个女孩的善良,从“沉默不语”,“只……却……”,“许多……什么都没有”等词句中进一步感受她的懂事,仁爱。此时再读一读女孩的心愿卡,猜一猜是什么样的一个小女孩会“什么都没有”?孩子们一边猜测,一边早已眼眶湿润了,在那泪花里有对金吉娅的赞扬,更有对那个陌生女孩的同情。那么所有感谢,所有感动的语言,化成一封封感谢信,已经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二、补白悬念——促思维

有了表达的欲望,那么训练素材又何处寻呢?这是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特别犯难的一个问题。其实我们教材中的某些课文,内容含蓄简炼,叙述描写留有空白、悬念,正好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想象、思考、拓展的余地。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空白地方,让学生依自己的理解去诠释空白,实现对文本内容的充实,让文本更加有血有肉。

1.补白

“补白”即把课文中情节跳跃或语句简短、精炼的空白处补上,让学生入乎其内,简单处还它个具体,委婉处还它个直接,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通过填补这些“空白”,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空白,进行适当巧妙的补白,才能捕捉到丰富多彩的生成资源,给语文课引进一溪活水,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如《盘古开天地》一文中这样描写“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像这种以省略号结尾的地方,给了学生无限想象和创作的空间,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续写。 而《掌声》一文,英子因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她内心充满了自卑。文中仅写了:上课前,她就早早地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师如果能在此处让学生展开想象:下课时……,体育课时……,大家都去秋游时……那么,我们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了练笔的素材,削弱了作文的任务意识,同时通过这样的口语交际,小练笔,还加深了同学们对英子的同情,在教学中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续悬

有些课文的结尾让人感觉言已止而意未尽,仍留有悬念,这为学生创造了一个遐想驰骋的空间,为练笔提供了一块难得的宝地。教师要果断地泼上浓墨、画上重彩,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故事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大胆地对文本进行合理延伸,变成自己的作品,培养创新精神。如《绝招》一课写到“同意的举手。”就戛然而止了,那么以后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暑假的绝招大比拼又会有什么新鲜事呢?于是,学生兴致盎然,心随笔动,有人让三胖学芭蕾了,认为这样能让他身材变好,身体倍儿棒;有人让二福学双节棍了,认为这样能强身健体,除强扶弱……各种理由,各种想法,都是充满童心、童趣。

三、依托文本——学方法

对于处在习作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习作的难点除了“写什么”就是“怎么写”。很多学生片段会写,但是完整的作文却无从下笔;又或者写了很多,但所写的段落杂乱无章,没有条理。这些问题的成因往往是因为很多时候,阅读教学只为“理解”服务,教师的立足点往往是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而对于写作方法,中低段教师深入探究的不多,他们更多的是把这个任务投放进每个单元的习作课中。试想,在每学期110课时左右的语文课中,作文课只占了短短16课时,每篇作文指导课的时间是2课时,教师要在这2课时中传授写作知识,指导写作方法,又要组织各种活动,开拓学生思路,还要保证学生练习表达的时间,哪里来得及?所以我们不妨把习作的枝叶伸向更广阔的阅读课。学会挖掘教材资源,精心选择结构清晰、语言生动的课文进行有意识的研读,探究,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构段方法,感受到条理清楚的好处。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名家名篇、美文佳作,教师在引导学生反复咀嚼玩味,领会其中精妙后,还应学以致用,进行练笔。这些可以仿写的内容和形式,给学生提供了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地进行有效仿写,有助于学生在理解与表达、学习与运用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从而降低了起步习作的难度,并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如我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让学生通过朗读后一起找找能概括西沙群岛特点的词。再从“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两个词的出处明白作文总起段的作用就是概括交代后续要写的内容。浏览全文,我们显而易见地发现作者浓墨重彩进行描写的是“物产丰富”,由此可见写作要主次分明,有侧重点,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了为什么课题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而非“美丽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不仅在作文的取题,写作的结构和顺序上值得初学写作的人借鉴,它语言上的魅力也投合三年级孩子的口味。如大龙虾的威武,海龟的四脚朝天……这些都为文章的教学增添了很多乐趣,也勾起了学生模仿的兴致。有前期阅读教学的铺垫,后期的习作训练就水到渠成了。

相信有了阅读教学为写作起步插上有力的翅膀,我们的写作教学必能突出重围。反之,我们的阅读教学也能如涅槃的凤凰,焕发出新时代更加蓬勃的生机,迸发出浴火之后的本真之美。

[1]赵振民.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协同关系[J].语文教学与研究.2 0 0 7,(0 7).

[2]余文森.林高明.郑华枫.可以这样教作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9.

猜你喜欢

习作文本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习作展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