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一体,共生互动
2012-08-15王惠强
王惠强
(太仓市城厢镇新毛小学,江苏太仓 215414)
人们常说教师是 “辛勤的园丁”,那学生就是老师心中最美的花朵。要让花儿们迎风绽放,必定要有适宜的土壤,精心的栽培。信息技术课堂通过创设情境化的教学环境,设定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任务要求,提供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素材,利用生活经验去感悟,结合话题去讨论,给予时空去锻炼。使情境、任务、素材、经验、话题、时空六位一体、共生互动,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迸发出创意的火花。
一、创一些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学习目标的达成,只有通过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地强化学习动机。每堂课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如三年级“画图”教学模块中的《调整图形》这一课,创设“喜羊羊勇闯狼堡”的故事型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水平翻转、垂直翻转、按一定角度旋转、拉伸和扭曲的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喜羊羊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去学习、去尝试、去探索,很好地达成了学习目标。因此,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二、设一些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但这种探究既不能漫无目的又不能无从下手,而是要让学生围绕每课的学习目标,结合相关的知识技能、根据一定的条件来达成的。如“WORD”学习模块中的《输入文字》这课,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插入点、删除文字的知识,在学生练习操作时给予一定的任务: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我军消灭了敌人。学生有目的地根据任务,结合已有基础(语文知识、键盘知识)去探究新知,发现光标位置的奥秘,了解spaceback和 delete两个功能键的不同作用。这样的任务设定既实现了多样化操作的要求,又提升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意愿和能力。
三、供一些资源,让学生自己去创造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最终是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课堂上学习的点点滴滴最后要汇成知识的大海,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去解决实际问题,或是创作出富有个人特色的作品来。但万丈高楼不能凭空而起,学生的创造力要在对作品不断的欣赏、交流、评价中吸收其中的精华,摘取符合自己能力的部分,最后才能实现再创造。“画图”、“WORD”、“幻灯片制作”教学模块的综合应用练习,可以围绕“制作贺卡”这一主题展开。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优秀的范例、制作用素材(贺语库、图片库、声音库、动画库),指导他们欣赏交流,利用素材进行模仿制作,了解贺卡的基本组成,熟练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自己创作所需的其它资源,发挥自己的创意灵感,最终创作出符合自己需求的作品来。这样的循序渐进使得学生的制作有底气,创作有发挥。
四、给一些经验,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知识是寓于生活、扎根于现实的。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生活实例,挖掘生活中的知识原型。画图中的“填充颜色”知识点,先出示一幅无色的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说说中国地域的特点,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交流:不同的地区填充怎样的颜色才比较合适?最后出示有颜色的中国地图,指导学生给无色的地图填充颜色。这样的练习贴合了生活,联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习的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
五、出一些话题,让学生自己去讨论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互帮互学,实现共同发展。《下载文字》这课中要求保存网页中的部分文字是个难点,学生开始无从下手。可以设计两个话题展开讨论:①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处理文字的软件?(记事本、写字板)②在不同窗口中传递数据,可以采用什么方式?(复制、粘贴)。这种切合学生知识水平的话题,符合学生交流的需求,有效避免了讨论变成闲谈。
六、留一些时空,让学生自己去锻炼
信息社会的到来,扩展了信息交流的时空,给人们带来了生活、工作、学习、人际互动方式新的变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大大拓宽了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把信息技术教育从单纯强调个体行为的活动中解放出来,融入到广阔的社会群(团)体活动中,在时间和空间的转变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社会参与度。网络知识模块,学生的学习兴奋度很高,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课堂所学,更迫切地希望运用所学去自我锻炼。每节课可以给予学生几分钟自由练习的机会,让他们运用课堂所学去因特网上遨游。在自我不断的锻炼中,学会做一个文明的网络人,富有责任心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