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1”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德育工作案例

2012-08-15张桂林邵亚娟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工区校企供电

张桂林,邵亚娟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一、“N+1”教学模式

“N+1”教学模式中,“N”为学生校内修业时间(部分专业同时存在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专业和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对应初中起点班“N”为4,对于高中起点“N”为2),“1”为最后一年学业,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放到企业现场中完成。所需的理论、实践教学和学生生活场所等由企业提供,理论授课与实践技能训练交替进行,以行业标准为考核标准,实行现场考核,校企双方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N+1”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是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定岗实践。通过“N+1”教学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二、“N+1”教学模式下企业蕴含的德育资源

企业的德育资源,就是企业所独有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原材料,大体包括企业本身、企业人才、企业文化三个方面。

1.企业本身

优秀的企业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德育基地。企业融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教育因素于一体,这样的企业自然成为高职院校首选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例如我院的铁道供电专业,自2005年以来即与郑州铁路局洛阳供电段连续实施“N+1”校企联合办学。供电段每次举办主题图片展都邀请学生参加,从不同视角展示员工在安全生产、技术创新、流程优化、不断进取、无私奉献等方面的精神风貌,诠释企业在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同时,积极为员工营造快乐工作、和谐生活的氛围。

我院校企合作的洛阳供电段管辖范围纵横豫、鄂、陕、晋4省18市,担负着陇海、焦柳、侯月、宁西四条干线、1278公里线路上的电力机车供电任务。其管内铁路沿线有着如洛阳八路军办事处、洛阳烈士陵园、杨连第烈士纪念碑、抗大太岳分校、黄台岗中共南阳支部遗址、红泥湾宛东战役遗址及烈士墓等革命历史纪念地。有着龙门石窟、白马寺、医圣祠、武侯祠、张衡墓、汉代冶铁遗址、南阳府衙等历史文化名胜。校企共同合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基地的资源,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在“N+1”教学班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让学生切身感受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艰难困苦和巨大成就,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企业人才

优秀的企业拥有一支现代化的企业管理队伍和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在“N+1”教学模式中,学院聘请这一群体中的佼佼者走上讲台,直接为学生授课、做学生管理工作,他们是德育工作的人才资源。其中有曾经在郑州铁路局变电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变电值班员,在铁道部接触网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接触网工技师等。“供电工作关乎人身设备安全,即使考试99分,也会由于那1分的没注意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企业教师的现身说法,以职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培训学生,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3.企业文化

企业在创业、建设、生产、发展过程中,都书写着企业建设者、劳动者的高尚情怀,表现着他们与时代同行的聪明才智。如供电段阳城接触网工区,地处太行山深处,管辖着侯月线阳城站区至磨滩区间折合92公里的接触网检修任务。沿线山峦起伏,桥隧众多,环境艰苦。交通的不便、运煤通道的污染等艰苦条件可想而知。为改善工区生活环境,工区职工在院内修建了花池、草坪;为了有一块活动场地,工区职工自己动手,在工区墙外的半山腰用几个月时间修建了一个灯光篮球场;团员青年利用各种边角废料自己动手搭起了葡萄架,开辟了“共青团菜园”、“共青团花坛”,建立了“共青之窗”。如今的工区院里亭台楼阁、绿树成荫、杨柳依依、喷泉四射、草坪翠绿,葡萄架下摆放着石凳供人们闲暇时小憩,院里的美景与墙外荒凉的大山形成了强烈反差。工区职工工作上不甘落后、敢争一流的精神在全国行业内外也是赫赫有名的。2001年,工区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2002年,被全国铁道团委授予“全路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2003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光荣称号。这所有的一切都体现着企业精神,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些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优秀资源。

三、校企联合德育培养的途径和措施

校内的德育理论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础课程,而学生在企业的实习也是一种德育实践活动,能否利用好这一机会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关键。

1.完全真实的职业现场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职学生并不缺乏对于与德育有关的课程的学习,如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等课程。但在学校所学的“道德”、“修养”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在亲身参与活动和工作中,在与企业及社会的互动中才能得以检验。供电段培训基地有完整的牵引供电设备,齐全的生活设施,即使千里之外的乌鲁木齐和哈尔滨铁路局也慕名而来,要求在此基地培训自己的职工。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学生对于“道德”、“修养”课程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学生在真实的现场工作环境中,按照企业标准统一着装,按照企业制度统一管理,学生本人才能有亲身体验,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2.企业的日常生活和环境成为隐性课程

“N+1”模式下所蕴涵的隐性课程对学生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每次新一届的“N+1”教学班在培训基地开班,供电段都要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我院及供电段的领导都亲自出席,并向学生详细介绍供电段及培训基地的有关情况,讲解供电段的规章制度。这种极具有象征意义的开学仪式,使学生们能更快地融入新环境。

郑州铁路局每年都在培训基地进行牵引供电职工技能大赛,几乎所有的比赛项目都不是单独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都需要选手间的相互配合。在此期间,“N+1”教学班的学生们都会被要求轮流辅助选手们的训练和比赛,身处现场以第一视觉观摩大赛。大赛中参赛选手拼搏向上的精神、精益求精的作风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学生才会从内心深处理解工作中集体主义之含义、团结合作之重要。

3.扎实创新的教学点党的工作

“N+1”教学班中学生党员占了一定数量,我院成立了“N+1”教学点学生党小组,在供电段党委的指导下开展党员和预备党员的组织生活。虽然远离了学院党委,但依然能继续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管理。考察期满,我院和企业党组织共同参与,组织学生党员在培训基地的练兵线上面对党旗庄严宣誓。这一活动对校企双方党建工作新局面的开创起到重要的作用。

4.校企携手,关爱学生

学院领导及系主任、总支书记等定期到“N+1”培训基地,协调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培训基地位于洛阳市郊区,秋季麦收时麦田里蚁穴被毁,红蚁四处乱飞攻击人畜,被红蚁叮咬过的皮肤会成片地溃烂,痛痒难耐。在学院和供电段协调联系下,第一时间从铁路卫生防疫站购得高效除虫剂,在此期间对宿舍、教室喷洒,对已被叮咬的学生及时送诊。针对学生管理,除学院配备的管理教师,企业也加入到学生管理中来。有名来自离异家庭的学生,自卑、不求上进,为了能请到假去泡网吧,甚至口含红颜料冒充吐血。企业管理老师假装不知此情,买来柴鸡炖好鸡汤,送到学生宿舍,从关心健康入手,循循善诱,帮助学生走出了心理误区。

四、校企联合德育培养的优势

校企联合,不仅使专业技能的培养找到了合适的载体,也为德育提供了机会。为学生个体道德形成、发展提供了源泉和动力,为学生提供了真正的自我教育机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得以握手,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实践证明,“N+1”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充分利用企业优秀而又丰富的德育资源,的确是一条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德育途径。运用校企联合德育培养机制,依靠“N+1”教学模式一定能打开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值得高职院校借鉴与推广。

[1]姜蕙.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德恩.职业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吕春雷.优化成才环境,校企合作共建校园文化[J].教书育人,2001,(14).

[4]孙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德育论纲[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

[5]严文华.跨文化企业管理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杨红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

猜你喜欢

工区校企供电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战洪魔保供电
红军与供电人的故事
一种井下安全供电装置的设计
山西直供电折戟
耀眼的橘红色——河南省焦作市公路局养护工区养护机械队速写
铁路线上别样的春节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煤层气排采产气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以延川南工区谭坪构造带排采井为例